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宏娇专利>正文

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747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19:50
一种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包括一收尘桶,该收尘桶的上面设置出气室,该出气室包括由上盖板、隔板及花板分隔成的若干分气室,且各分气室于花板上呈径向分布;各分气室的花板上分别固定布袋,且这些布袋延伸于收尘桶内,并根据分气室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布袋组,各布袋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在收尘桶中心位置连通,从而在收尘桶内形成径向向心,轴向互联的缝隙状气流通道网络;每一气流通道对应的收尘桶桶壁上开设进气口,该收尘桶的桶壁外侧设有环形进气道,沿桶壁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支气道,所述进气口通过这些支气道与环形进气道连通,环形进气道上开设烟气入口输入外部烟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延长布袋寿命,且能减少清灰时二次扬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包括一收尘桶,该收尘桶的上面设置出气室,该出气室包括由上盖板、隔板及花板分隔成的若干分气室,且各分气室于花板上呈径向分布;各分气室的花板上分别固定布袋,且这些布袋延伸于收尘桶内,并根据分气室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布袋组,各布袋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在收尘桶中心位置连通,从而在收尘桶内形成径向向心,轴向互联的缝隙状气流通道网络;每一气流通道对应的收尘桶桶壁上开设进气口,该收尘桶的桶壁外侧设有环形进气道,沿桶壁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支气道,所述进气口通过这些支气道与环形进气道连通,环形进气道上开设烟气入口输入外部烟气。本专利技术有利于延长布袋寿命,且能减少清灰时二次扬尘。【专利说明】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袋收尘器,特别是一种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
技术介绍
圆形布袋收尘器,为便于分室清灰,通常采用花板在上,袋笼内支撑,布袋外过滤的结构方式,其具有节省钢材,抗负压,刚性好等优点。但若采用较长的滤袋,按以往和现有的技术,都是从下部进风再折向上,这样存在两个缺点,其一是布袋下部常结厚尘,容易磨损布袋而漏烟气,其二是清灰时的落尘被下部逆向进风吹起,造成二次扬尘,增加清灰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布袋收尘器下部进风所造成的布袋易磨损和清灰时二次扬尘加重清灰负荷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延长布袋使用寿命,减少清灰时二次扬尘的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包括一收尘桶,该收尘桶的上面设置出气室,下面设置储灰斗,出气室上设有清灰装置,该出气室包括由上盖板、隔板及花板分隔成的若干分气室,且各分气室于花板上呈径向分布;各分气室的花板上分别固定带袋笼的布袋,且这些布袋延伸于收尘桶内,并根据所属分气室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布袋组,各布袋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在收尘桶中心位置连通,从而在收尘桶内形成径向呈向心辐射状,轴向互联的缝隙状气流通道网络;每一气流通道对应的收尘桶桶壁上开设若干进气口,该收尘桶的桶壁外侧设有环绕桶壁的环形进气道,沿桶壁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支气道,所述进气口通过这些支气道与环形进气道连通,环形进气道上开设烟气入口输入外部烟气。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各分气室均布于花板上。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该出气室按60°角均分成六个分气室。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各进气口宽度为0.lnT0.2m,长度为0.2nTl.0m,且各进气口间隔均匀,间隔宽度为0.lnT0.5m。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该环形进气道设置于收尘桶外侧中间位置,各支气道对称地设置于环形进气道的上、下端。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该气流通道的宽度为0.lnT0.2m。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各分气室经环形出气道与外部连通,所述清灰装置包括设于各分气室的反吸风进气口及清灰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收尘桶内进风均匀且风向与落尘方向垂直,解决了以往和现有的布袋收尘器下部进风所造成的布袋易磨损和清灰时二次扬尘加重清灰负荷的问题,有利于延长布袋的寿命,且进风方向与落尘方向垂直,能尽量避免二次扬尘,从而减小了清灰负荷。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同一直径规格下,可选择不同长度的滤袋,形成系列化产品,具有易于产品标准化、模块化和长寿命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剖视部分为一分气室内部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中编号含义为:I花板,2清灰气阀,3反吸风进气口,4环形出气道,5布袋,6收尘桶,7进气口,8支气道,9环形进气道,10储灰斗,11支架,12气流通道,13烟气入口,14出气室,15上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包括一收尘桶6,该收尘桶6的上面设置出气室14,下面设置储灰斗10,出气室14上设有清灰装置,该出气室14包括由上盖板15、隔板(图中未不)及花板I分隔成的若干分气室,且各分气室于花板I上呈径向分布;各分气室的花板I上分别固定带袋笼的布袋5,且这些布袋5延伸于收尘桶6内,并根据所属分气室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布袋组,各布袋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2,各气流通道12在收尘桶中心位置连通,从而在收尘桶6内形成径向呈向心辐射状,轴向互联的缝隙状气流通道网络,且每一气流通道12对应的收尘桶桶壁上开设若干进气口 7,该收尘桶6的桶壁外侧设有环绕桶壁的环形进气道9,沿桶壁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支气道8,进气口 7通过这些支气道8与环形进气道9连通,环形进气道9上开设烟气入口 13输入外部烟气。该气流通道12的宽度一般为0.lnT0.2m。各分气室经环形出气道4与外部连通,该清灰装置包括设于各分气室的反吸风进气口 3及清灰气阀2。(清灰原理为已知技术,因而在此不作更多说明)。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收尘桶6的内部空间为圆形桶状,且出气室14被均匀分成六个分气室,各分气室的圆心角为60度。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花板I外径取2.675m,且花板I经六分中线分成六份,每份上布置一组布袋,每组布袋21个,沿六分中线设置宽度0.14m的气流通道12 ;控制气阀2的通径DN250mm ;反吸风进风口 3的通径DN250mm ;环形出气道4的出口通径DN500mm ;滤袋5的直径O 130mm,长度6m,单个过滤面积2.44 Hl2 ;收尘桶6的桶身直径2.65m,高度6m ;进气口 7的宽度0.14m,长度0.5m,间隔0.5m ;进气支道8上、下对称布置;环形进气道9的进口通径DN500mm ;储灰斗10的高度2.0m,支架11的高度3.0m,按图1和图2的结构与位置关系,组装成一个300 Hf的烟气循环反吸风清灰布袋收尘器。实施例2: 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实施例1的滤袋5由6m长改为4m,收尘桶6的桶身长由6m改为4m,其余尺寸不变,就成了过滤面积为200 Hf的同类收尘器。实施例3: 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实施例1的滤袋5由6m长改为2m,收尘桶6的桶身长由6m改为2m,其余尺寸不变,就成了过滤面积为100 Hf的同类收尘器。【权利要求】1.一种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包括一收尘桶,该收尘桶的上面设置出气室,下面设置储灰斗,出气室上设有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室包括由上盖板、隔板及花板分隔成的若干分气室,且各分气室于花板上呈径向分布;各分气室的花板上分别固定带袋笼的布袋,且这些布袋延伸于收尘桶内,并根据所属分气室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布袋组,各布袋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在收尘桶中心位置连通,从而在收尘桶内形成径向呈向心辐射状,轴向互联的缝隙状气流通道网络;每一气流通道对应的收尘桶桶壁上开设若干进气口,该收尘桶的桶壁外侧设有环绕桶壁的环形进气道,沿桶壁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支气道,所述进气口通过这些支气道与环形进气道连通,环形进气道上开设烟气入口输入外部烟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特征在于,各分气室均布于花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室按60°角均分成六个分气室。4.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向进气的布袋收尘器,其包括一收尘桶,该收尘桶的上面设置出气室,下面设置储灰斗,出气室上设有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室包括由上盖板、隔板及花板分隔成的若干分气室,且各分气室于花板上呈径向分布;各分气室的花板上分别固定带袋笼的布袋,且这些布袋延伸于收尘桶内,并根据所属分气室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布袋组,各布袋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在收尘桶中心位置连通,从而在收尘桶内形成径向呈向心辐射状,轴向互联的缝隙状气流通道网络;每一气流通道对应的收尘桶桶壁上开设若干进气口,该收尘桶的桶壁外侧设有环绕桶壁的环形进气道,沿桶壁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支气道,所述进气口通过这些支气道与环形进气道连通,环形进气道上开设烟气入口输入外部烟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宏娇石俊阳石仁章梁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石宏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