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471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该结合结构设置在附镜的中梁位置;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容腔,该容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移动杆及套在该移动杆上的弹簧,该移动杆的上方设有卡钩从壳体上方伸出,该移动杆的下端从壳体的下方伸出并与一按键相连,另外,在该壳体的外侧前方相对所述卡钩的下方设有卡体。该结构操作方便,且在操作过程中不易损坏主镜中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该结合结构设置在附镜的中梁位置;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容腔,该容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移动杆及套在该移动杆上的弹簧,该移动杆的上方设有卡钩从壳体上方伸出,该移动杆的下端从壳体的下方伸出并与一按键相连,另外,在该壳体的外侧前方相对所述卡钩的下方设有卡体。该结构操作方便,且在操作过程中不易损坏主镜中梁。【专利说明】 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的附属配件,尤指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镜片功能的不同,眼镜具有多种功能,例如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平光眼镜、太阳眼镜等等,目前还出现有一种专门用于观看3D影像的3D眼镜。但是由于结构的限制,一副眼镜一般只具有一个功能。然而,在有些场合,人们需要佩戴具有双重功能的眼镜,例如具有遮阳效果的近视镜。虽然有的镜片本身就具有双重功能,但却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比如具有遮阳效果的近视镜在有阳光的室外适合使用,但在室内或阴天时则不适合使用,导致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更换不同的眼镜,极为不便。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眼镜前方设置一附镜则是很好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中,附镜与主镜的连接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附镜与主镜相互枢接,但是这种构造的眼镜,即使不想使用附镜,附镜也与主镜始终连接在一起,使用上不够灵活,也不能任意选择不同功能的附镜。另一种附镜与主镜的连接方式是在附镜上设置结合结构,以便在不改变主镜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将附镜架设在主镜上。于2006年12月13日授权公告的CN2847321Y专利前案,公开了 “一种复镜”,该复镜的附加镜片上的结合结构是一种夹持机构,这种夹持机构是夹持在主镜的中梁上,该结构使用非常方便,一般单手即可操作。但是在夹持定位过程中,夹持机构的机械夹钩需要与主镜的中梁接触后,借助与中梁的相互作用力,才能令机械夹钩被向后拉伸,再夹在中梁上。这样的结合方式,由于需要给中梁一个作用力,而中梁又是眼镜中最为脆弱的部位,因此容易使主镜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又不易损坏主镜中梁的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该结合结构设置在附镜的中梁位置;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容腔,该容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移动杆及套在该移动杆上的弹簧,该移动杆的上方设有卡钩从壳体上方伸出,该移动杆的下端从壳体的下方伸出并与一按键相连,另外,在该壳体的外侧前方相对所述卡钩的下方设有卡体。所述的壳体上相对所述容腔的上方开设导孔,所述的移动杆从该导孔穿过而伸出壳体之外。所述的结合结构作为附镜的中梁直接与附镜镜片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结合结构固定在附镜的附镜镜框的中梁上。 所述的壳体由座体及前盖组合而成。所述的容腔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的卡体设置在所述前盖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方便:本技术所述的附镜结构只需单手就可以将其固定到主镜上,因此使用非常方便,可以随取随用。2.不易损坏主镜的中梁:附镜在夹持主镜中梁时,需按压按键使卡钩向上张开,之后才夹住主镜中梁,在操作过程中不需接触主镜中梁,不会对主镜中梁产生外力,因此不会因附镜的夹持操作而损坏主镜中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附镜与主镜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结合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结合结构的动作状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结合结构I设置在附镜9的中梁位置,其可以作为附镜9的中梁直接与附镜镜片2固定在一起(图中实施例所示),对于附镜镜片2需要嵌固在附镜镜框的附镜结构来说,该结合结构I可以固定在附镜镜框的中梁上。所述的结合结构I包括壳体,为了方便制作,该壳体可以由座体11及前盖12组合而成。该壳体内设有容腔13,该容腔13可以设置在该座体11上,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移动杆14及套在该移动杆14上的弹簧15,该移动杆14的上方设有卡钩141从壳体上方伸出,该移动杆14的下端从壳体的下方伸出并与一按键16相连,另外,在该壳体的外侧前方相对所述卡钩141的下方设有卡体17,该卡体17与卡钩141形成夹持状态,该卡体17可以设置在所述前盖12上。进一步的,为了使移动杆14上下滑移时平稳移动,可以在所述的壳体上相对所述容腔13上方开设导孔18,所述移动杆14从该导孔18穿过而伸出壳体之外,这样该移动杆14即可沿着导孔18的方向上下滑移。当要组装附镜9于主镜8之上时,配合图3及图5所示,抓住附镜的中梁,按压按键16,使两个卡钩141向上方伸出更长距离,然后,令该卡钩141与卡体17分别从上下抱住主镜8的中梁81,之后松开按键16,主镜8的中梁81即被夹在卡钩141与卡体17之间,从而将附镜9固定在主镜8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结构设置在附镜的中梁位置;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容腔,该容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移动杆及套在该移动杆上的弹簧,该移动杆的上方设有卡钩从壳体上方伸出,该移动杆的下端从壳体的下方伸出并与一按键相连,另外,在该壳体的外侧前方相对所述卡钩的下方设有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相对所述容腔的上方开设导孔,所述的移动杆从该导孔穿过而伸出壳体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结构作为附镜的中梁直接与附镜镜片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结构固定在附镜的附镜镜框的中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座体及前盖组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的卡体设置在所述前盖上。【文档编号】G02C9/04GK203397040SQ201320485870【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专利技术者】贾宝恒 申请人: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镜与附镜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结构设置在附镜的中梁位置;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容腔,该容腔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移动杆及套在该移动杆上的弹簧,该移动杆的上方设有卡钩从壳体上方伸出,该移动杆的下端从壳体的下方伸出并与一按键相连,另外,在该壳体的外侧前方相对所述卡钩的下方设有卡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宝恒
申请(专利权)人: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