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433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的一端与第二板的中间部分相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分别设有螺钉孔,第一板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其中一个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再生,有利于患者恢复,并满足不同患者需求,通用性强,方便临床医生进行术中选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
本技术属于颅颌面接骨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
技术介绍
以往颅颌面骨折常常采用牙间结扎、骨间接扎固定、颌间牵引、克氏针、牙弓板等方法进行治疗,存在着损伤大、固位差、进食困难等缺点。现在一般使用接骨板治疗颅颌面骨折,但一般接骨板普遍存在通用性不强,解剖形态恢复效果不理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尤其适合直接应用在颅骨及颌面部骨折、畸形手术修复和重建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中间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分别设有螺钉孔,所述第一板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其中一个夹角为钝角。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第一板设有一个以上螺钉孔,所述第二板设有两个以上螺钉孔。所述第一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螺钉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螺钉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的所述螺钉孔均设有沉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的所述螺钉孔均为圆形螺钉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为可弯折的纯钛微型钢板。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再生,有利于患者恢复,并满足不同患者需求,通用性强,方便临床医生进行术中选择。上述接骨板能够对于颌面中部不涉及过多生物机械力的骨折,面中部垂直和水平立柱结构区移位性骨折,力柱区粉碎性骨折或小范围缺损支撑固定,在治疗上既能恢复原有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其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板 2、第二板 3、圆形螺钉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包括第一板I和第二板2,第一板I的一端与第二板2的中间部分相连接,第一板I和第二板2上分别设有螺钉孔,第一板I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板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其中一个夹角为钝角,该钝角角度为大于90度且小于130度。第一板I和第二板2上分别设有两个圆形螺钉孔3。第一板I上的相邻两个圆形螺钉孔3之间的连接板的侧面为内凹弧形曲面。第二板2上的相邻两个圆形螺钉孔3之间的连接板的侧面为内凹弧形曲面。第一板I上的其中一个圆形螺钉孔3设置于第一板I的远离第二板2的一端。第二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形螺钉孔3。第一板I和第二板2上的圆形螺钉孔3均设有沉孔。第一板I和第二板2均为可弯折的纯钛微型钢板。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上述接骨板上具有圆形螺钉孔3,可以将螺钉的沉头隐藏在沉孔中,不会突出于板面之上,避免对颌面皮部造成磨损。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弯折上述接骨板,以达到最佳修复效果。颅面骨折修复中,所采用的上述接骨板的厚度一般大于0.6mm,而在颌面骨折修复中,其厚度一般为0.2mm?0.6_。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中间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分别设有螺钉孔,所述第一板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其中一个夹角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中间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分别设有螺钉孔,所述第一板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其中一个夹角为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设有一个以上螺钉孔,所述第二板设有两个以上螺钉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T形颅颌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螺钉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刚兰成营龚连宇李爱娟李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康立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