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乃军专利>正文

可更换纳种带的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更换纳种带的播种机,是由机架、接种筒、耧把、滚种器、种仓、地轮、分秧叉、埋种器、链条、链轮组成,其特征在于: 于机架(1)上固端定连接种仓(6),其下连接滚种器(5),由滚种器连接种筒(2), 机架(1)后上部固定连接耧把(3),后下部连接耧铧(4)并埋种器(10), 机架(1)前部连接可转动的地轮(7),地轮并联链轮,是通过链条(9)与滚种器传动,机架前端有分秧叉(8)。(*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更换纳种带的播种机一种播种机,尤其是可更换纳种带的播种机,涉及的是农业机械
播种机是农作中重要的机具之一。现有技术的播种机具已经多种多样。其中,90216097.4专利所公开的是一种手推式可调播种器,特征是有一个可以随意调换的滚种轮。这样,更换滚种轮显得有点费事。还有95230451.1专利,公开的是轴1上固定连接有外园周面设有凹坑或凹槽的播出轮,相应配有1个或多个播出轮。同样存在上述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必拆卸滚种轮,只快捷的随意的更换连接在滚种轮外园周上的纳种带,便可适应播种多类种子的播种作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列:由机架、接种筒、耧把、滚种器、种仓、地轮、分秧叉、埋种器、链条、链轮等组成播种机整体结构。于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种仓(6),其下连接滚种器(5),由滚种器连接接种筒(2)。机架后上部固定连接耧把(3),后下部连接耧铧(4)并埋种器(10)。机架前部连接可转动的地轮(7),地轮并联链轮,并通过链条(9)与滚种轮传动,机架前端有分秧叉(8)。曲箱体、槽盖、纳种带、滚种轮、链轮、托板、仓阀等组成滚种器整体结构。于种仓(6)和接种筒(2)之间的上下开口的箱体(17)中活动连接一个滚种轮(13),滚种轮的外园周面上连接可更换的纳种带(12),侧面连接链轮(14)。纳种带(12)的上表面有不规则或有序排列的凹坑(18),不同规格即凹坑大小深度不同的备用纳种带1-12条。-->箱体(17)上连接可活动开启的槽盖(11),下口固定托板(15),并于托板上连接可伸缩的仓阀(16)。纳种带(12)是通过螺钉(19)或搭扣(20)或两者兼有连接在滚种轮(13)外园周面上的。由于采取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使该播种机不必拆卸滚种轮,是快捷的随意的更换连接在滚种轮外园周上的纳种带,便可实施多类种子的播种作业,因而省时方便。附图及图面说明是:图1是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滚种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纳种带的剖视图。图4是纳种带螺钉连接图。图5是纳种带搭扣连接对接图。图中:1机架,2接种筒,3耧把,4耧铧,5滚种器,6种仓,7地轮,8分秧叉,11槽盖,12纳种带,13滚种轮,14链轮,15托板,16仓阀,17箱体,18凹坑,19螺钉,20搭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用角钢焊接成如图1所示的机架1,其顶部固定连接一个漏斗状的种仓6,种仓下连接着滚种器5,滚种器下连接着接种筒2。机架后上部连接2个耧把3,后下部连接耧铧4并埋种器10。机架前部连接可转动的地轮7,地轮并联链轮,通过链条9传动连接在滚种轮13上的链轮14。机架前端连接分秧叉8。滚种器5是在箱体17中连接可转动的滚种轮13,轮上通过螺钉19或搭扣20连接可随意快捷更换的橡胶或塑料纳种带12,纳种带上表面上有不规则或有序排列的凹坑,根据不同种子确定凹坑大小和深度。纳种带备用1-12条。箱体17的上口处活动连接着可开启的槽盖11,下口处固定托板15并连接可伸缩的仓阀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更换纳种带的播种机,是由机架、接种筒、耧把、滚种器、种仓、地轮、分秧叉、埋种器、链条、链轮组成,其特征在于:于机架(1)上固端定连接种仓(6),其下连接滚种器(5),由滚种器连接种筒(2),机架(1)后上部固定连接耧把(3),后下部连接耧铧(4)并埋种器(10),机架(1)前部连接可转动的地轮(7),地轮并联链轮,是通过链条(9)与滚种器传动,机架前端有分秧叉(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由箱体、槽盖、纳种带、滚种轮、链条、托板、仓阀组成的播种器,处于种仓(6)和接种筒(2)之间的上下开口的箱体(17)中,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乃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乃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