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条拨针机构和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6838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钟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上条拨针机构,包括柄轴、内设有发条的条盒齿轮、分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分齿轮上的时轮,所述柄轴一端设有立齿轮,所述立齿轮上方设有仅被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立齿轮下方设有仅被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条盒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一中间齿轮系,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与所述分齿轮及时轮之间啮合有第二中间齿轮系。上述机构中的零件以齿轮为主,只要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柄轴,则可实现上条或拨针操作,操作简单,不会损坏钟表,且可大大减小机构的体积,以齿轮传动为主,其工作具有可靠、灵活及效率高等优点,从而提高钟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条拨针机构和钟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钟表的
,尤其涉及上条拨针机构以及包括该上条拨针机构的钟表。
技术介绍
钟表的机芯中都设有上条拨针机构,用于给钟表上发条以及调整时间及日期等。现有技术中的钟表的机芯中的上条拨针机构一般都采用杆簧结构,即采用杆件以及簧片等配合,使得柄轴拉动后可以实现上条以及拨针操作。以国产表以及ETA2824表为例,需要拆卸柄轴时,当按下拉挡轴的力和距离稍大一点,其拉挡则可能会脱出压簧管位槽口,甚至拉挡完全翘起翻转,从而与柄轴分离失去限位作用,使得整个上条拨针机构完全失效;另外,当柄轴处于上条状态时,由于拉挡限位钉和压簧之间没有约束或约束力较小,也会导致拉挡脱出压簧管位槽口,导致整个上条拨针机构失效,这样,则需要将钟表拆开,重新组装上条拨针机构,操作非常麻烦,且易损坏钟表,降低钟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上条拨针机构采用杆簧结构实现上条拨针操作,其结构零件过多,使得整个上条拨针机构的体积较大,占据钟表较多的空间,不利于机芯的优化设计,且存在操作不灵活,不可靠以及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上条拨针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条拨针机构采用杆簧结构设计以致操作麻烦、易损坏、体积过大、操作不灵活、不可靠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上条拨针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柄轴、内设有发条的条盒齿轮、分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分齿轮上的时轮,所述柄轴一端设有立式布置的立齿轮,所述立齿轮上方设有被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立齿轮下方设有被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条盒齿轮之间啮合有仅当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时、被所述第一齿轮结构驱动转动的第一中间齿轮系,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与所述分齿轮及所述时轮之间啮合有仅当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时、被所述第二齿轮结构驱动转动的第二中间齿轮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钟表,其包括上述的上条拨针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机构中的零件以齿轮为主,只要通过正向或方向转动柄轴,则可实现上条或拨针操作,操作简单,不会损坏钟表,且可大大减小机构的体积,以齿轮传动为主,其工作具有可靠、灵活及效率高等优点,从而提高钟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条拨针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柄轴、内设有发条的条盒齿轮、分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分齿轮上的时轮,所述柄轴一端设有立式布置的立齿轮,所述立齿轮上方设有仅被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立齿轮下方设有仅被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条盒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一中间齿轮系,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与所述分齿轮及所述时轮之间啮合有第二中间齿轮系。本专利技术中的上条拨针机构以齿轮结构为主,大大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杆簧结构设计,其操作简单,可避免对钟表的损坏,且相对于杆簧结构设计的机构,其体积大大减小,具有工作可靠、灵活及效率高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钟表使用寿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条拨针机构1包括可转动的柄轴101、内设有发条的条盒齿轮102、分齿轮104以及套设在分齿轮104上的时轮103,柄轴101的一端设有立式布置的立齿轮1013,立齿轮1013的上方设有可被立齿轮1013正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结构106,其下方设有可被立齿轮1013反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结构109。立齿轮1013上方的第一齿轮结构106与条盒齿轮102之间啮合有第一中间齿轮系,仅当立齿轮1013正向转动时,第一中间齿轮系才可以被驱动转动,也就是:当第一齿轮结构106正向转动时,其可带动第一中间齿轮系转动,从而,第一中间齿轮系带动条盒齿轮102转动,实现上条操作。立齿轮1013下方的第二齿轮结构109与分齿轮104之间啮合有第二中间齿轮系,仅当立齿轮1013反向转动时,第二中间齿轮系才可以被驱动转动,也就是说:当第二齿轮结构109反向转动时,其可带动第二中间齿轮系转动,从而,第二中间齿轮系则分别带动分齿轮104以及时轮103转动,分齿轮104可带动外部的分针转动,从而实现拨针操作。当立齿轮1013朝正向转动时,其可驱动其上方的第一齿轮结构106转动,此时,其第二齿轮结构109则与第二中间齿轮系脱离啮合,从而不会拨针操作;当立齿轮1013朝反向转动时,其可驱动其下方的第二齿轮结构109转动,此时,第一齿轮结构106则与第一中间齿轮次脱离啮合,从而不会上条操作,也就是说,立齿轮1013在单向转动的过程中,只能带动带动第一中间齿轮系或第二中间齿轮系转动。当然,上述中的正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相对应地,反向则为逆时针方向。上述的上条拨针机构1,其中的零件以齿轮为主,大大区别于现有技术中以杆簧结构为主的上条拨针机构1,其只需要正向或反向转动柄轴101,则可实现上条或拨针操作,操作简单,不会损坏钟表,且其内零件以齿轮为主,可大大减小机构的体积,另外,齿轮传动结构相对于杆簧结构来说,具有工作可靠、灵活以及效率高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机构的使用寿命,当然,也大大提高钟表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条盒齿轮102中具有发条轴1021,其可以带动条盒齿轮102中的发条转动,从而实现上条操作。具体地,上述中的第一中间齿轮系包括套设于该发条轴1021上大齿轮108以及分别啮合于该大齿轮108及第一齿轮结构106的上条过齿轮100,第一齿轮结构106带动上条过齿轮100转动,上条过齿轮100则带动大齿轮108转动,从而带动条盒齿轮102中的发条转动,实现上条操作。上述中的第二中间齿轮系为一跨齿轮107,该跨齿轮107包括与第二齿轮结构109啮合的上齿轮1071以及可由该上齿轮1071驱动转动的下齿轮1072,上齿轮1071也啮合于分齿轮104,下齿轮1072啮合于时轮103从而,第二齿轮结构109驱动跨齿轮107的上齿轮1071转动,下齿轮1072也转动,并且,上齿轮1071驱动分齿轮104转动,下齿轮1072则驱动时轮103转动,实现拨针操作。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结构为可被立齿轮1013正向转动驱动转动,且当立齿轮1013反向转动时,则被立齿轮1013驱动移动以使其与第一中间齿轮系脱离啮合的第一滑动齿轮106;相对应地,第二齿轮结构为可被立齿轮1013反向转动驱动转动,且当立齿轮1013正向转动时,则被立齿轮1013驱动移动以使其与第二中间齿轮系脱离啮合的第二滑动齿轮109。具体地,上述中的第一滑动齿轮106中具有第一中心轴1061,立齿轮1013上方设有第一槽条块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条拨针机构和钟表

【技术保护点】
上条拨针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柄轴、内设有发条的条盒齿轮、分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分齿轮上的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轴一端设有立式布置的立齿轮,所述立齿轮上方设有被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立齿轮下方设有被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条盒齿轮之间啮合有仅当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时、被所述第一齿轮结构驱动转动的第一中间齿轮系,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与所述分齿轮及所述时轮之间啮合有仅当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时、被所述第二齿轮结构驱动转动的第二中间齿轮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条拨针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柄轴、内设有发条的条盒齿轮、分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分齿轮上的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轴一端设有立式布置的立齿轮,所述立齿轮上方设有被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立齿轮下方设有被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驱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条盒齿轮之间啮合有仅当所述立齿轮正向转动时、被所述第一齿轮结构驱动转动的第一中间齿轮系,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与所述分齿轮及所述时轮之间啮合有仅当所述立齿轮反向转动时、被所述第二齿轮结构驱动转动的第二中间齿轮系,所述条盒齿轮中具有带动发条转动的发条轴,所述第一中间齿轮系包括套设于所述发条轴上的大齿轮以及分别啮合于所述大齿轮以及第一齿轮结构的上条过齿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条拨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为第一换向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为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包括啮合于所述立齿轮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荣林张克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