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239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箱体,它包括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所述的框架呈矩形,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一对门板可滑动的安装在框架的前面;所述的框架包括接头、横梁、侧梁、立柱,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之间皆通过接头相互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等组成,各种面板与框架全部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十分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框架的横梁、侧梁、立柱上皆设有固定槽,与各面板插接十分紧密,缝隙很小,密封性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箱体,它包括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所述的框架呈矩形,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一对门板可滑动的安装在框架的前面;所述的框架包括接头、横梁、侧梁、立柱,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之间皆通过接头相互连接。由于本技术主要由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等组成,各种面板与框架全部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十分方便,而且本技术框架的横梁、侧梁、立柱上皆设有固定槽,与各面板插接十分紧密,缝隙很小,密封性好。【专利说明】组合式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箱体。
技术介绍
现代家庭、办公室、车间,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都设有各种规格和形状的箱体,如吊柜、立柜、展示柜、堆头等,这种习用的箱体大都由金属板材焊接而成,或由木质板材加工而成,采用金属板材焊接而成的箱体,为一个整体结构,体积较大,运输不便;采用木质板材加工而成的箱体,组装较为不便,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密封性好的组合式箱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箱体,它包括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所述的框架呈矩形,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一对门板可滑动的安装在框架的前面;所述的框架包括接头、横梁、侧梁、立柱,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之间皆通过接头相互连接。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上皆设有固定槽,所述的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插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的接头包括四个上接头和四个下接头;所述的横梁包括两根上横梁和两根下横梁;所述的侧梁包括两根上侧梁和两根下侧梁;所述的立柱包括四根立柱;所述的两根上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与两根上侧梁的两端连接,构成呈矩形状的上框架;两根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下接头与两根下侧梁的两端连接,构成呈矩形状的下框架;安装在上框架上的四个上接头与安装在下框架上的四个下接头分别通过四根立柱连接在一起且立柱与上、下框架垂直。所述的上接头由连接块和左接头、右接头组成;所述的左接头内端和右接头内端顶靠,左接头外端和右接头外端分别向外、向下延伸出卡接凸台,连接块卡接在左接头和右接头顶部而将左接头和右接头固接在一起。本技术还包括轮子,该轮子安装在下接头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主要由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等组成,各种面板与框架全部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十分方便,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组装,而且本技术框架的横梁、侧梁、立柱上皆设有固定槽,与各面板插接十分紧密,缝隙很小,密封性好,同时,箱体的侧面方便放置不同的广告宣传画。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侧板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的过程图;图4是本技术上接头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箱体,它包括框架1、顶板2、底板(图中未 示)、左侧板4、右侧板5、后板(图中未示)和一对门板7、四个轮子8。所述的框架I呈矩形,它包括四个上接头11、四个下接头12、两根上横梁13、两根 上侧梁14、四根立柱15、两根下横梁16、两根下侧梁17。所述的两根上横梁13的两端分别 通过上接头11与两根上侧梁14的两端连接,构成呈矩形状的上框架10 ;两根下横梁16的 两端分别通过下接头12与两根下侧梁17的两端连接,构成呈矩形状的下框架20 ;安装在 上框架10上的四个上接头11与安装在下框架20上的四个下接头12分别通过四根立柱15 连接在一起且立柱15与上、下框架10、20垂直。所述的两根上横梁13、两根上侧梁14、四 根立柱15、两根下横梁16、两根下侧梁17上皆设有固定槽。所述的上横梁13、下横梁16、两根立柱15构成框架I的前框架30,另一组的上横 梁13、下横梁16、两根立柱15构成框架I的后框架40。所述的上侧梁14、下侧梁17和两 根立柱15构成框架I的左框架50,另一组的上侧梁14、下侧梁17和两根立柱15构成框架 I的右框架60。所述的顶板2、底板、左侧板4、右侧板5、后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I的上框架10、 下框架20、左框架50、右框架60、后框架40的固定槽内,一对门板7可滑动的安装在框架的 前框架30的固定槽内。所述的四个轮子8分别安装在四个下接头12的底面。如图4所示,所述的上接头11由连接块111和左接头112、右接头113组成。所述 的左接头112内端和右接头113内端顶靠,左接头112外端分别向外、向下延伸出卡接凸台 1121、1122,右接头113外端分别向外、向下延伸出卡接凸台1131、1132,连接块111卡接在 左接头112和右接头113顶部而将左接头112和右接头113固接在一起。本技术的安装过程:如图2、图3所示,装配时,将左侧板4插置在上侧梁14、下侧梁17和两根立柱15 的固定槽内,再通过上接头11中的左接头112和下接头12将上侧梁14、下侧梁17和两根 立柱15连接起来,形成左框架50。如图1所示,同理,分别将顶板2、底板、右侧板5、后板分 别固定安装在框架I的上框架10、下框架20、右框架60、后框架40的固定槽内,再通过上接 头11的连接块111将各个框架拼装起来,最后,在四个下接头12上装上四个轮子8。本技术的重点就在于:所有的部件皆可拆卸。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箱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 对门板;所述的框架呈矩形,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的顶面、 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一对门板可滑动的安装在框架的前面;所述的框架包括接头、 横梁、侧梁、立柱,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之间皆通过接头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上皆设有 固定槽,所述的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插置在固定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包括四个上接头和四 个下接头;所述的横梁包括两根上横梁和两根下横梁;所述的侧梁包括两根上侧梁和两根 下侧梁;所述的立柱包括四根立柱;所述的两根上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与两根上侧 梁的两端连接,构成呈矩形状的上框架;两根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下接头与两根下侧梁 的两端连接,构成呈矩形状的下框架;安装在上框架上的四个上接头与安装在下框架上的 四个下接头分别通过四根立柱连接在一起且立柱与上、下框架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由连接块和左接头、 右接头组成;所述的左接头内端和右接头内端顶靠,左接头外端和右接头外端分别向外、向 下延伸出卡接凸台,连接块卡接在左接头和右接头顶部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箱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一对门板;所述的框架呈矩形,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一对门板可滑动的安装在框架的前面;所述的框架包括接头、横梁、侧梁、立柱,所述的横梁、侧梁、立柱之间皆通过接头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达东陈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东万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