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899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涉及农用喷药机械技术领域,所述两轮农用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系统,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锥形车挡、车架,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链条、后齿轮,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箱、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所述锥形车挡安装于车架前端,将车架前半部分都覆盖在内,发动机位于车架下,发动机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药箱位于车架后端,药箱依次与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不仅解决了喷药车低头转弯压伤作物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农药喷药容易中毒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涉及农用喷药机械
,所述两轮农用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系统,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锥形车挡、车架,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链条、后齿轮,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箱、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所述锥形车挡安装于车架前端,将车架前半部分都覆盖在内,发动机位于车架下,发动机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药箱位于车架后端,药箱依次与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不仅解决了喷药车低头转弯压伤作物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农药喷药容易中毒的难题。【专利说明】—种两轮农用喷药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喷药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
技术介绍
随着土地流转、农业土地生产规模化,土地的集约化,对于农作物的治理成了人们研究的课题,尤其是高杆植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螟、玉米蚜、玉米红蜘蛛等病、虫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喷药防治病害和虫害是非常重要一项措施,喷药项目多年来还停留在传统手持式喷洒来完成施药作业,这不仅效率低而且不节能、人工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大、喷洒质量低、成本高,且类似玉米的高杆植物人工喷洒农药极为不方便,重要的是人工喷洒农药容易发生事故对农民的人生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每年都有数万起喷洒农药中毒事件发生。近几年来兴起的高杆植保高架车因造价高、体积庞大、操作缓慢,效率较低、横向两轮排列的缘故,不能完成一些高农作物的垅间作业项目,而且在一些偏远山区偏坡、狭路地段植保都无法使用,也因为高架车笨重的机体在田间地头转弯过程中,农作物与土壤都受到极大的破坏,而且这种高架车也无法解决农民喷洒农药时容易引起的农药中毒情况,每年仍有大量农民喷洒农药中毒事件发生,以上种种原因使得现有的高杆植保高架车无法得到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造价成本低、使用简便,在田间地头能够灵活转弯并对农作物不造成破坏的能适用于各种地形的高杆作物喷药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所述两轮农用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系统。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锥形车挡、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排气管、链条、油箱、后齿轮;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箱、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喷头。所述锥形车挡安装于车架前端,将车架前半部分都覆盖在内,发动机位于车架下,发动机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药箱位于车架后端,药箱依次与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相连接,喷杆上装有多个嗔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端上部设有一个前支架下部设有一个后支架,所述前支架位于后支架斜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车挡装置在车架的最前方,锥形车挡通过螺栓与车架上的上部的前支架和下部的后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车档左右两侧装有推门,推门通过铰链与车挡后方相连接,锥形车挡最上方,设有通风口,行驶时气流通过通风口进入锥形车挡内,不断的更换空气,植保作业中锥形车挡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植保车向前行驶的阻力,对车挡内空气进行更换,而且对设备能够进行保护,保证驾驶员不会被农作物所伤害。进一步的, 所述车架下方连接有托板,发动机固定于托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与后车轮之间通过平叉相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中间焊有座椅,车架后半部连接有底板,药箱固定于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尾部竖直设置有一根后喷杆,喷杆上装有多个喷头。 进一步的,底板下方车架与后车轮由减震杆连接,增加整个喷药车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造价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喷洒效果好,效率高,车身灵活,在田间地头能够平稳而又灵活的转弯并且对农作物不造成破坏,且适用各种地形的高杆喷药车,重要的是极大的降低了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因而有益于植保机械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解决农药喷洒时所带来的生命安全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车挡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车架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车架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所述两轮农用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系统,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锥形车挡1、车架2、前车轮3、后车轮4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19、排气管、链条23、油箱20、后齿轮25 ;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箱5、喷药控制器14、传输管6、喷杆10、喷头12。所述锥形车I挡安装于车架2前端,将车架2前半部分都覆盖在内,发动机19位于车架2下,发动机19通过链条23连接后齿轮25,药箱5位于车架2后端,药箱5依次与喷药控制器14、传输管6、喷杆10相连接,喷杆10上装有多个喷头12。如图3所示,锥形车挡I装置在车架2的最前方,锥形车挡通过螺栓与车架上的上部的前支架17和下部的后支架18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锥形车挡左右两侧的推门8通过铰链15与车挡后方传输管6相连接,锥形车挡I最上方,设有通风口 9,可以对锥形车挡内进行更换空气,锥形车挡I把车架2前半部分都包含在内。如图1所示,前车轮3通过轴承与车架2前端斜杆16连接,发动机19通过螺栓与托板29固定,托板29焊接在车架2上,传输管6的底端与车架2的支杆30固定,传输管6的顶端与喷杆10连接,喷杆10上装有多个喷头12。植保结束后若不使用,两边喷杆10可以向中间罪找,与后嗔杆32相固定,后嗔杆32在车架的尾端。如图4所示,车架2后方装有底板31,底板31上方有药箱5,底板31下方车架2与后车轮4由减震杆27通过轴承连接,后车轮4与发动机19通过平叉21相连接,由链条23传动,平叉21与车架2由轴承相连接。如图1所示,启动发动机19,油箱20进行供油,发动机由链条23传动到后齿轮25,通过后齿轮25带动后车轮4使得植保车向前行驶。前车轮3的左右控制,来对两轮植保喷药车进行转向。锥形车挡I两侧装有推门,推门合上后,属半密封,锥形车挡最上方,设有通风口,行驶时气流通过通风口进入锥形车挡内,不断的更换空气,植保作业中锥形车挡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植保车向前行驶的阻力,对车挡内空气进行更换,而且对设备能够进行保护,保证驾驶员不会被农作物所伤害。打开喷雾控制器14,农药会从药箱5经过传输管6输送到喷杆10直至多个喷头12,植保结束后若不使用,两边喷杆可以向中间靠拢,与后喷杆相固定。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落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做出诸多变换,因此反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做出的同等结构变形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所述两轮农用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系统,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锥形车挡、车架,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链条、后齿轮,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箱、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车挡安装于车架前端,将车架前半部分都覆盖在内,发动机位于车架下,发动机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药箱位于车架后端,药箱依次与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农用喷药车,所述两轮农用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系统,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锥形车挡、车架,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链条、后齿轮,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箱、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车挡安装于车架前端,将车架前半部分都覆盖在内,发动机位于车架下,发动机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药箱位于车架后端,药箱依次与喷药控制器、传输管、喷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玉芹
申请(专利权)人:怀远县惠普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