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机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3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炒茶机的传动机构。炒茶机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减速器和支撑在轴承座上待驱动的主轴,其特征在于主轴经一万向节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针对以往炒茶机传动机构使用皮带或链条等柔性传动件作为中间传动件时存在松紧边,炒具动作和力度难以控制的缺点,采用万向节作为炒茶机传动机构的中间传动件,提供一种能使炒具动作、力度平稳的炒茶机传动机构,以保证茶叶炒制质量;同时能减小传动损耗。(*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炒茶机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茶叶视种类不同,其外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且茶叶的形状在某些时候也是作为判别茶叶炒制品质的标准。比如龙井系列绿茶,其形状就要求扁平且直。现有的炒茶机,主要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相连的减速器、架设于机架上的炒锅和置于炒锅内的炒具,炒具连接在主轴上,电机经减速器后,通过连于减速器与主轴间的皮带或链条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炒具做相应的动作。对于炒茶机而言,炒具稳定的动作和力度是炒制优质茶叶的前提,目前,减速器与主轴之间大多采用皮带传动或链轮传动的方式,由于皮带传动或链条传动属于柔性传动,存在松紧边现象,而在主轴转动过程中,炒具对主轴产生的力矩方向交替变换,因此在炒具随主轴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皮带或链条的松边和紧边会出现多次瞬时的交替,炒具会产生摆动现象,致使炒具的动作和炒制茶叶的力度难以控制,与炒制茶叶的具体要求相饽,导致炒制出来的茶叶难以达到扁、平、直的品质。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皮带或链条会松弛,易于损耗,其松边和紧边之间的交替所产生的冲击对整个传动机构和电机的寿命均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解决上述由于炒茶机传动机构存在的炒具动作和力度难以控制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使炒具动作、力度平稳的炒茶机传动机构,以保证茶叶炒制质量;同时能减小传动损耗。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炒茶机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减速器和支撑在轴承座上待驱动的主轴,其特征在于主轴经一万向节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采用万向节作为传动件,使炒茶机的传动机构能够平稳传动,有效的避免了以皮带或链条等柔性件作为传动件时炒具会产生摆动现象,保证了炒具能够平稳均匀的施力。同时,采用万向节作为传动件,有效降低了传动件的损耗。所述的万向节与减速器和轴承座之间分别通过花键连接。通过花键进行传动。所述的万向节两端连接部开设有缺口,在缺口的两侧连有收紧螺栓。通过调节收紧螺栓可以调节花键和万向节之间的联动力度。本技术中,采用万向节作为炒茶机传动机构的中间传动件,克服了以往使用皮带或链条等柔性传动件作为中间传动件时存在松紧边的缺点,保证了炒具的动作和力度的平稳性。同时解决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皮带会松弛,易于损耗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传动件损耗小,能保证炒具施力均匀,可提高茶叶炒制质量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中1、减速器;2、万向节;3、轴承座;4、花键;5、主轴;6、缺口;7、收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炒茶机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1、两端连接部开设有缺口6的万向节2、轴承座3和主轴5,其中,减速器1由电机驱动,减速器1的输出端通过花键4与万向节2一端联接,万向节2的另一端通过花键4联接在轴承座3的与炒茶机的主轴5连接的轴承上,且万向节2的缺口6上设置有收紧螺栓7。上述的炒茶机传动机构设置于炒茶机的机架上。工作时,由电机驱动减速器1,带动万向节2转动,再由万向节2通过轴承座3内的轴承带动主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炒茶机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减速器(1)和支撑在轴承座(3)上待驱动的主轴(5),其特征在于主轴(5)经一万向节(2)与减速器(1)的输出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炒茶机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减速器(1)和支撑在轴承座(3)上待驱动的主轴(5),其特征在于主轴(5)经一万向节(2)与减速器(1)的输出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焕兴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澄潭镇登峰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