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30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该机房包括有两列机柜,每列机柜包括有一组或多组机柜,该机房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综合布线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上的封闭组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和综合布线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连接的接口,并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数据中心建造周期长、以及后期扩容成本高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该机房包括有两列机柜,每列机柜包括有一组或多组机柜,该机房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综合布线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上的封闭组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和综合布线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连接的接口,并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连接。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数据中心建造周期长、以及后期扩容成本高昂的问题。【专利说明】数据中心机房
本技术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机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数据中心机房是集中式的,其建造周期长并且随着数据业务的激增、应用的复杂化,尤其是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巨量资料)的业务的出现,后期扩容时,往往会遇到空间利用率和能耗利用率低、维护困难的问题,导致升级成本高昂甚至无法实现升级。因此,如何解决数据中心机房建造周期长、以及后期扩容成本高昂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署效率高、节约空间、扩容灵活且维护方便的数据中心机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该数据中心机房包括有两列机柜,每列机柜包括有一组或多组机柜、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综合布线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机柜上的封闭组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和综合布线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机柜连接的接口,并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机柜连接。优选地,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顶棚以及对应所述两列机柜之间冷通道的门,所述门和顶棚封闭所述热通道。优选地,所述封闭组件还包括隔断以及对应所述隔断的门,所述顶棚、隔断以及对应所述隔断的门封闭所述两列机柜与所述隔断之间的冷通道。优选地,所述综合布线组件包括制冷管道、线缆、走线槽和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配线架,所述走线槽包括强电走线槽、弱电走线槽和底部走线槽;其中,所述线缆、所述强电走线槽和所述弱电走线槽设置于所述机柜的顶部,所述强电走线槽和所述弱电走线槽对应设置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所述底部走线槽和所述制冷管道设置于所述两列机柜之间的热通道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电池和配电装置,所述电池为所述UPS的冗余电源,所述电池和所述配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柜内。优选地,所述空调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内机和设置在所述机柜外的外机,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通过所述制冷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数据中心机房还包括消防组件、接地组件、动环监控模块、防雷模块、漏水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和门禁模块;其中,所述动环监控模块、所述漏水监测模块和所述视频监控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房内,所述消防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柜内,所述动环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空调装置、所述消防组件、所述漏水监测模块以及所述接地组件连接,所述防雷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门禁模块设置于所述门上,所述接地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柜的顶部。优选地,所述消防组件包括烟感探头、温感探头和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所述烟感探头和所述温感探头设置于所述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的前端,所述气体自动灭火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柜内。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机柜的数量来进行扩容,如此不会占用不必要的空间,减少了占用空间的成本且建造、部署周期短;空调装置的制冷管路通过内部局部抬高部位接入模块,不需要架空地板,与现有的数据中心为提高散热性能,抬升地板高度以及地板出风面积,导致机柜的实际使用空间减小的技术方案相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可以进行平滑升级,维护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包括有两列机柜,每列机柜包括有一组或多组机柜、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综合布线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机柜上的封闭组件;所述数据中心机房还包括消防组件、接地组件、动环监控模块、防雷模块、漏水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和门禁模块;其中,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门、顶棚和隔断;所述综合布线组件包括制冷管道、线缆、走线槽和设置于所述一组或多组机柜内的配线架,所述走线槽包括强电走线槽、弱电走线槽和底部走线槽;所述空调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内机和设置在所述机房外的外机,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通过所述制冷管道连接。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中心机房包括:监控屏1、可视化玻璃2、前门3、弱电监控装置4、强电走线槽5、弱电走线槽6、底部走线槽7、制冷管路8、玻璃地板9、后门10、气流遏制顶盖11、消防柜12、高压直流配电柜13、电池柜14、行级空调柜15、服务器机柜16、列头柜(配电柜)17、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18、隔断19、隔断门20。其中,图3所示的隔断19和隔断门20为可选的组件,图1与图2中未示出隔断19和隔断门20。其中,消防柜12、高压直流配电柜13、电池柜14、行级空调柜15和列头柜(配电柜)17可以使用与服务器机柜16相同的机柜,以实现机柜的模块化,方便机柜的替换以及后期机柜的扩容。其中,综合布线组件包括:强电走线槽5、弱电走线槽6、底部走线槽7、设置于机柜内的配线架、设置于强电走线槽5、弱电走线槽6和底部走线槽7的线缆、以及设置于所述两列机柜之间的制冷管路8。其中,封闭组件包括:前门3、后门10和气流遏制顶盖11,所述封闭组件与机柜形成如图3所示的热通道,封闭组件还包括隔断19和隔断门20,所述隔断19、隔断门20和气流遏制顶盖11封闭所述两列机柜与所述隔断之间的冷通道,如此,实现机房中的冷、热通道隔离并利用热通道遏制气流,冷、热通道的通道门采用双开门,以保证人员操作和强、弱电线路不影响冷通道气流通畅。机柜高度2200毫米,且后门比前门短200毫米,机柜底部200毫米空间由钢板构成,以使内部通道抬高200毫米,该空间用于安装底部走线槽7和制冷管路8,有利于操作人员安装和维护机柜200毫米以上的空间;通道门安装闭门器和门禁电磁锁;隔断19、隔断门20以及气流遏制顶盖11等均不影响机柜的增减和更换。气流遏制顶盖11采用平顶结构,与机柜顶部平齐且以600毫米或300毫米为单元模块式设计,每个单元均能独立安装,与其它组件配合无空隙,以达到不透风的全密闭处理,有效遏制通道内的气体组织。每个机柜配置双电源分配单元(PDU,Power DistributionUnit),确保供电安全可靠,每个机柜前部配置30个标准IU盲板,机柜前后采用弧形冲孔门,机柜之间配置单块侧板,机柜两顶端配置侧板。机柜顶部配置了接地铜带,向机柜内设备提供等电位接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电池和配电装置,分别设置于高压直流配电柜13、电池柜14和列头柜1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中心机房包括有两列机柜,每列机柜包括有一组或多组机柜、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综合布线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机柜上的封闭组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空调装置和综合布线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机柜连接的接口,并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机柜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善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