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14000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取黑藻苗,用水冲洗除去植物表面的浮游生物;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3)将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切下,置于由海藻酸钠+霍格兰氏营养液+NAA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中;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漂洗,终止反应即得黑藻人工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植物组织培养,且无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大大减少制备的工序,大大降低了成本,缩短周期,并且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取黑藻苗,用水冲洗除去植物表面的浮游生物;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3)将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切下,置于由海藻酸钠+霍格兰氏营养液+NAA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中;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漂洗,终止反应即得黑藻人工种子。本专利技术省去植物组织培养,且无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大大减少制备的工序,大大降低了成本,缩短周期,并且成活率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水植物的繁殖方法,是将人工种子技术应用于沉水植物繁殖的方法,特别是,属于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作方法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人工种子技术是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芽、愈伤组织、胚状体等)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1981年Lawrence等研究了芹莱和茜筐体细胞包裹的液胶包埋带技术以后,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工种子方面的报道。1987年我国开始将人工种子纳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规划(863计划),对一些经济作物如橡胶树和一些我国南方的特有果树的人工种子进行研究。据王宏霞等的研究(2011),结果表明,以MS液体培养基+海藻酸钠(3%)+ 活性炭(0.5%)+ 多菌灵(0.3%)+ 苯甲酸钠(0.2%)+ 壳聚糖(0.05%)+6-BA(0.5mg/L)+NAA(lmg/L)制作的半夏人工种子,其萌发率最高,达到80% ;据安彦杰等的研究(2009),以海藻酸钠+MS+蔗糖+ IBA 1.0 mg/L+6-BA 0.5 mg/L制作的菹草人工种子在灭菌自来水中萌发率可达80%,且转株率达20%。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表明,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相t匕,具有繁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迅速推广、生产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目前,人工种子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一些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药用植物,以及观赏植物等,但在沉水植物的应用较少,仅应用在菹草的繁殖。中国专利说明书CN101120655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菹草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其制做步骤是:首先是在在含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芽,待芽长到一定长度时,将诱导出的芽置于盛海藻酸钠+MS+蔗糖+ IBA 1.0 mg/L+6-BA 0.5 mg/L的凝胶液中,无菌条件下,用滴管将含有芽的凝胶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 反应,最后用无菌水漂洗,即制成菹草人工种子。但该方法首先在含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芽,即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生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验条件和操作要求高,该制备方法繁琐、风险高、周期长、应用价值受到了一定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简洁、快速的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省去植物组织培养,且无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大大减少制备的工序,大大降低了成本,缩短周期,并且成活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取黑藻苗,用水冲洗除去植物表面的浮游生物; 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 3)将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切下,置于由海藻酸钠+霍格兰氏营养液+萘乙酸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中; 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漂洗,终止反应即得黑藻人工种子。上述凝胶液是由1.5%海藻酸钠+50%霍格兰氏营养液+ 0.lmg/L萘乙酸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上述步骤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IOmin后取出。上述步骤4)用无菌蒸馏水漂洗4~6次。上述步骤I)用自来水冲洗0.8 h~1.2 h。上述步骤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2~3次。上述制成的黑藻人工种子直径约为5~6mm,百粒重为6~8g。上述将制成的人工种子放入自来水中培养,一周后芽逐渐长大突破种皮,两周后长出新根。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的沉水植物菹草人工种子制备方法繁琐、风险高、周期长、应用价值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简洁、快速的沉水植物黑藻人工种子制备方法,省去植物组织培养,且无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大大减少制备的工序,而且由霍格兰仕营养液作为人工胚乳,大大降低了成本,缩短周期,并 且成活率达到80%。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应用性强、成活率高的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黑藻人工种子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黑藻人工种子制作过程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黑藻人工种子长芽突破种皮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黑藻人工种子长根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的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取黑藻苗,用水冲洗除去植物表面的浮游生物; 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 3)将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切下,置于由海藻酸钠+霍格兰氏营养液+萘乙酸(NAA)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中; 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漂洗,终止反应即得黑藻人工种子。上述凝胶液是由1.5%海藻酸钠+50%霍格兰氏营养液+ 0.lmg/L萘乙酸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上述霍格兰氏营养液是通用的营养液。上述步骤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IOmin后取出。上述步骤4)用无菌蒸馏水漂洗4~6次。本实施例中,用无菌蒸馏水漂洗5次。上述步骤I)用自来水冲洗0.8 h~1.2 h。本实施例中,用自来水冲洗1.0 h。上述步骤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2~3次。本实施例中,用蒸馏水冲洗3次。上述制成的黑藻人工种子直径约为5~6mm,百粒重为6~8g。上述将制成的人工种子放入自来水中培养,一周后芽逐渐长大突破种皮,两周后长出新根。本实施例中,图1中,海藻酸钠I作为包埋基质,形成的人工种皮;霍格兰仕营养液2作为人工胚乳;带有芽的节间的植物供体10。用海藻酸钠I作为包埋基质,将黑藻侧芽和顶芽与霍格兰仕营养液2包埋并在CaCl2溶液中进行固化反应形成人工种子。用水凝胶性的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基质,它具有生物活性、无毒、成本低、包埋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在CaCl2溶液中进行固化反应和离子交换,同时氯化钙有利于向培养物供氧,提高人工种子发芽率和贮藏性,霍格兰仕营养液作为人工胚乳,为植物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加入NAA促进人工种子生根。图2中,取生长旺盛的黑藻种苗3,用自来水冲洗I h,用来除去植物表面的浮游生物,切去冲洗干净植株的所有根4及叶5,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2-3次,将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6切下,将切下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的植物供体置于盛海藻酸钠+霍格兰仕营养液+ NAA 0.1 mg/L的凝胶液7中,用滴管将含有芽的凝胶滴入CaCl2溶液8中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结束后,用无菌蒸馏水漂洗5次,即得黑藻人工种子9。图3表示经过一周的生长,黑藻人工种子芽突破种皮的示意图。图4中表示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水植物黑藻的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取黑藻苗,用水冲洗除去植物表面的浮游生物;2)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生长旺盛的植株,用蒸馏水冲洗;3)将带有节间的侧芽和顶芽切下,置于由海藻酸钠+霍格兰氏营养液+萘乙酸混合而成的凝胶液中;??4)用滴管将含有黑藻芽的凝胶液滴入CaCl2中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漂洗,终止反应即得黑藻人工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强刘黾陈章和刘燕吴小业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