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德成专利>正文

一种扁茶炒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99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茶叶炒制加工机械,特别是属于一种加工西湖龙井、旗枪等扁形茶叶的扁茶炒制机。目前,炒制扁茶方法有手工和机械二大类,手工炒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机械加工模拟人工的水平尚不尽人意,在茶叶的外形和色泽方面不及手工炒制。本扁茶炒制机主要由传动、加热器、底部呈扇形柱状的槽形炒锅、炒手、炒茶滚压筒、滚压调位器组成。用本机炒制的茶叶外观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内在品质香清、味鲜,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手工炒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炒制机,特别是涉及适用于炒制西湖龙井、旗枪等扁形茶叶的扁茶炒制机。以杭州西湖龙井茶为典型代表的扁茶,素以香清、味鲜、色翠、形美而著称。目前,炒制龙井、旗枪等扁茶,一般采用手工炒制。通过“抓、抖、扣、捺”等动作的协调配合,完成扁茶的整个炒制工艺,使炒制的茶叶具有“扁平光滑、色泽青翠、两头尖、中间宽”的外观和香清、味鲜的品质。但是,手工炒制茶叶劳动强度大,制作技巧高,炒制工效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西湖龙井茶等高中档扁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也竞相研究能替代手工炒制的茶叶炒制机械,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扁茶炒制机(87207553),龙井茶叶炒制机(93243509)等。纵观上述茶叶炒制机的机械结构和炒制动作,尚有其不尽人意之处炒制茶叶的炒具或机械手的动作比较僵硬,难以达到手工炒制时“柔”的特征要求;要炒制外形翠绿、味道清香的扁茶,在不同炒制阶段,对茶叶水份散发速度有不同的要求,但上述茶叶炒制机不具符合这种要求的机械构造。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扁茶炒制机存在的不足,根据扁茶炒制机理,设计一种既能代替人工炒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又能使炒制的扁茶保持其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炒制茶叶特别是炒制扁茶的扁茶炒制机,它含有机架(1)、传动机构(2)、加热器(11)、电器控制箱(17),由炒板和炒刷构成的炒手(4),其特征是:在该扁茶炒制机的机架(1)上有一底部呈扇形柱状的槽形炒锅(3),炒锅(3)可以绕着安装在机架(1)的轴承支座(18)上的传动轴(6)转动一定角度,在炒锅(3)内的一段传动轴(6)两端上通过滚压曲柄(16)设置一由滚轴和滚筒所组成的炒茶滚压筒(8),在两端连接于滚压曲柄(16)上的滚压调节轴(7)和传动轴(6)之间设置一滚压调位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制茶叶特别是炒制扁茶的扁茶炒制机,它含有机架(1)、传动机构(2)、加热器(11)、电器控制箱(17),由炒板和炒刷构成的炒手(4),其特征是在该扁茶炒制机的机架(1)上有一底部呈扇形柱状的槽形炒锅(3),炒锅(3)可以绕着安装在机架(1)的轴承支座(18)上的传动轴(6)转动一定角度,在炒锅(3)内的一段传动轴(6)两端上通过滚压曲柄(16)设置一由滚轴和滚筒所组成的炒茶滚压筒(8),在两端连接于滚压曲柄(16)上的滚压调节轴(7)和传动轴(6)之间设置一滚压调位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茶炒制机,其特征是在炒锅(3)一端的外壁上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弧形条状的色泽调位孔(12),并在机架(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俞德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