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968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一种触控效果较佳的触摸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透明电极,以及多条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或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或合金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一种触控效果较佳的触摸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透明电极,以及多条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或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或合金层。【专利说明】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显示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的输入装置已经在触控显示屏
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触控输入方式分类,触摸屏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电磁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高以及耐用度高等优点。以与显示装置的集成方式分类,触摸屏至少包括内嵌式(In Cell)和外挂式(Add on)两种。触摸屏的结构一般为,在基板的触摸区域制作实现触摸功能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目前多点触控式触摸屏基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交叉处的耦合电容(即互电容Cm),通过手指接触触摸屏改变耦合电容的大小确定触摸点的位置。目前,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上的信号延迟成为制约大尺寸触摸屏关键因素之一。具体地,信号延迟时间T主要由RC决定,R为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的电阻,C为耦合电容Cm和寄生电容等决定。信号延迟较大,严重影响触摸屏的触控效果,例如触控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信号延迟的问题在大尺寸触摸屏中比较严重。目前,多数触摸屏为不影响显示效果,采用透明电极作为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例如采用金属氧化物膜层或碳纳米材料作为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金属氧化物膜层或碳纳米材料的电阻率较高,信号延迟T=RC较大,触控效果较差,尤其是大尺寸触摸屏因信号延迟造成的触控效果更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一种触控效果较佳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第一透明电极和多条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一为触摸驱动电极,另一为触摸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或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或合金层。较佳地,所述各第一透明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各第二透明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较佳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交叉的区域断开形成多个第一透明子电极;相邻的第一透明子电极通过导电薄片连接。较佳地,所述各第一透明电极和各第二透明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相耦合设置,二者无交叉、无跨越,且无交汇。较佳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上设置有多个规则状图案的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为在第一透明电极边缘具有开口的不封闭的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各镂空区域子电极,各子电极通过一根与第一透明电极相邻的导线相连,该导线通过第一透明电极边缘的开口与相应的各子电极相连,与第一透明电极保持绝缘。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较佳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呈狭缝状,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狭缝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狭缝在基板上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呈狭缝状,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狭缝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狭缝在基板上的投影重叠。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构成网格状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构成网格状第二导电层。较佳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呈网格状,所述网格状第一透明电极中的镂空区域与网格状第一导电层中的镂空区域在基板上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呈网格状,所述网格状第二透明电极中的镂空区域与网格状第二导电层中的镂空区域在基板上的投影重叠。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为由金属铜、金属铝、金属钥、金属钕或包含金属铜、金属铝、金属钥、金属钕中至少两种金属的合金形成的膜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为由金属铜、金属铝、金属钥、金属钕或包含金属铜、金属铝、金属钥、金属钕中至少两种金属的合金形成的膜层。较佳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分别由多个菱形状子电极串联而成;或者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分别由多个矩形状子电极串联而成;或者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条状电极。较佳地,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为该第一透明电极提供信号的信号源的第一引线;连接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和为该第二透明电极提供信号的信号源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侧该第一引线并联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引线的至少一侧该第一引线并联连接的部分。本专利技术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多条第一透明电极和多条第二透明电极的过程;以及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一导电层的过程,和/或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二导电层的过程;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或合金层。较佳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基板上同时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透明电极和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交叉的区域断开形成多个第一透明子电极;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的基板上分别在所述第一透明子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所在区域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基板上且在所述各第二导电层上与第一导电层交叉的区域形成绝缘层;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绝缘层的基板上且在所述各交叉区域的绝缘层上形成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透明子电极相连的导电薄片;或者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基板上同时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导电层和与该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交叉的区域断开;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基板上且分别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在区域形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交叉的区域断开形成多个第一透明子电极;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的基板上且在所述各第二透明电极上与第一透明电极交叉的区域形成绝缘层;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绝缘层的基板上且在所述各交叉区域的绝缘层上形成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透明子电极电相连的导电薄片。较佳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透明电极;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基板上且在第一透明电极所在区域形成第一导电层;通过构图工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一导电层的基板上形成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待形成的第二透明电极交叉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条第一透明电极和多条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一为触摸驱动电极,另一为触摸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或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侧且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并联连接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或合金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赟高永益南英瑛玄明花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