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贴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410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表贴标装置,包括机架、传动带、贴标机和提升机构,传动带和贴标机固定在机架上,传动带的中轴线将传动带分为内工位和外工位,外工位靠近贴标机的贴标头,提升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传动带上方,提升机构正对外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再电能表被抓起过程中,由于贴标头撞击导致电能表位置变化,贴标完成后不能放回其在工装板上抓起前的位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一次处理两个电能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表贴标装置,包括机架、传动带、贴标机和提升机构,传动带和贴标机固定在机架上,传动带的中轴线将传动带分为内工位和外工位,外工位靠近贴标机的贴标头,提升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传动带上方,提升机构正对外工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再电能表被抓起过程中,由于贴标头撞击导致电能表位置变化,贴标完成后不能放回其在工装板上抓起前的位置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能一次处理两个电能表,效率高。【专利说明】电能表贴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贴标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主要是在生产流水线对电能表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涉及电能表贴标的工序,即将广品标签贴与电能表上。该工序的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电能表13设置于工装板14上的凹槽15中,传动带运送工装板14至贴标机位置,然后提升机构将电能表13提起,贴标机的贴标头升向电能表13将产品标签贴至电能表上。但是现有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是抓起电能表贴标,因此贴标过程中贴标头的撞击,可能会造成电能表位置变化,贴标完成后不能放回其在工装板上抓起前的位置,影响后期工序的进行。并且,现有的方法一次只能处理一个电能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能表贴标完成后不能放回其在工装板上抓起前的位置,且效率低下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能表贴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能表贴标装置,包括机架、传动带、贴标机和提升机构,传动带和贴标机固定在机架上,传动带的中轴线将传动带分为内工位和外工位,外工位靠近贴标机的贴标头,提升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传动带上方,提升机构正对外工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装板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电能表,工装板被传送带运送至提升机构下方,此时,一块电能表位于内工位,一块电能表位于外工位。贴标机先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再由卷绕滚筒拉动标签底带,标签经过标签剥离板时被剥离并被贴标头吸住,然后贴标头伸出,对位于外工位的电能表的侧面贴标。对位于外工位的电能表的侧面贴标完成后,提升机构将位于外工位的电能表提起,贴标机先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再由卷绕滚筒拉动标签底带,标签经过标签剥离板时被剥离并被贴标头吸住,然后贴标头伸出,对位于内工位的电能表的侧面贴标。最后提升机构将位于外工位的电能表放回工装板上。采用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再电能表被抓起过程中,由于贴标头撞击导致电能表位置变化,贴标完成后不能放回其在工装板上抓起前的位置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能一次处理两个电能表,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基板、固定块、夹紧气缸和夹片,升降气缸垂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基板连接,两个夹紧气缸固定在基板的底面,两个夹紧气缸同轴且两个夹紧气缸的固定端相互靠近,固定块与夹紧气缸的伸缩端连接,夹片固定在固定块上。升降气缸带动基板向下运动,当基板向下运动至外工位的电能表位于两个夹片之间后,夹紧气缸往回收缩,使夹片夹紧外工位的电能表,然后升降气缸带动基板向上运动,将外工位的电能表提起。内工位的电能表贴标完成后,升降气缸带动基板向下运动,将外工位的电能表放回工装板。进一步的,所述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垂直段A、水平外延段和垂直段B,垂直段A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夹片的底部向外扩张,使两个夹片之间的空间增大,使提升机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能表。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两个与所述基板顶面连接且垂直贯穿所述机架的导向杆;还包括连接两个导向杆顶端的连接体。导向杆能够使提升机构的工作更加稳定,避免提升机构无法准确定位的情况发生。连接体可以防止导向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歪斜。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贴标机和提升机构连接的工控机。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报警灯,报警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再电能表被抓起过程中,由于贴标头撞击导致电能表位置变化,贴标完成后不能放回其在工装板上抓起前的位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能一次处理两个电能表,效率高; 3.夹片的底部向外扩张,使两个夹片之间的空间增大,使提升机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能表; 4.设置导向杆,导向杆能够使提升机构的工作更加稳定,提升装置无法准确定位的情况发生;设置连接体,连接体可以防止导向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歪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电能表和工装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提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机架,2-传动带,3-贴标机,4-升降气缸,5-基板,6-固定块,7-夹紧气缸,8-夹片,9-导向杆,10-连接体,11-工控机,12-报警灯,13-电能表,14-工装板,15-凹槽,21-内工位,22-外工位,81-垂直段A, 82-水平外延段,83-垂直段B。【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电能表贴标装置,包括机架1、传动带2、贴标机3和提升机构,传动带2和贴标机3固定在机架I上,传动带2的中轴线将传动带2分为内工位21和外工位22,外工位22靠近贴标机的贴标头,提升机构设置于机架I上并位于传动带2上方,提升机构正对外工位22。工装板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电能表13,工装板被传送带2运送至提升机构下方,此时,一块电能表13位于内工位21, —块电能表13位于外工位22。贴标机3先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再由卷绕滚筒拉动标签底带,标签经过标签剥离板时被剥离并被贴标头吸住,然后贴标头伸出,对位于外工位22的电能表13的侧面贴标。对位于外工位22的电能表13的侧面贴标完成后,提升机构将位于外工位22的电能表13提起,贴标机先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再由卷绕滚筒拉动标签底带,标签经过标签剥离板时被剥离并被贴标头吸住,然后贴标头伸出,对位于内工位21的电能表13的侧面贴标。最后提升机构将位于外工位22的电能表13放回工装板上。在本实施例中,贴标机3可以采用ZlOO型贴标机(上海科道)。自然,其它型号的贴标机也能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升降气缸4、基板5、固定块6、夹紧气缸7和夹片8,升降气缸4垂直固定在所述机架I上,升降气缸4的伸缩端与基板5连接,两个夹紧气缸7固定在基板5的底面,两个夹紧气缸7同轴且两个夹紧气缸7的固定端相互靠近,固定块6与夹紧气缸7的伸缩端连接,夹片8固定在固定块6上。升降气缸4带动基板5向下运动,当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能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动带(2)、贴标机(3)和提升机构,传动带(2)和贴标机(3)固定在机架(1)上,传动带(2)的中轴线将传动带(2)分为内工位(21)和外工位(22),外工位(22)靠近贴标机的贴标头,提升机构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传动带(2)上方,提升机构正对外工位(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杰刘鹍陈缨赵芳何培东邹旭东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