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注入单元的闭环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64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3:22
一种控制从辅助注入单元注入可模制材料的熔体流的开始的方法及设备。传感器置于注入模制系统中,以感测与由主注入单元提供的第一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相关的状态。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第二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开始在与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相关的感测状态被探测到处于预选择值时起动。感测的状态可为由直接传感器提供的第一熔体流的压力、速度或温度,由间接传感器提供的热流道构件上的力或应变,或由功能传感器提供的注入模制系统的功能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控制从辅助注入单元注入可模制材料的熔体流的开始的方法及设备。传感器置于注入模制系统中,以感测与由主注入单元提供的第一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相关的状态。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第二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开始在与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相关的感测状态被探测到处于预选择值时起动。感测的状态可为由直接传感器提供的第一熔体流的压力、速度或温度,由间接传感器提供的热流道构件上的力或应变,或由功能传感器提供的注入模制系统的功能的发生。【专利说明】辅助注入单元的闭环控制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注入模制系统,其具有用于共同注入或多种材料应用的辅助注入单元。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注入单元的闭环控制。
技术介绍
注入模制领域中已知的是使用单个热流道注入模制喷嘴同时地或按顺序地将可模制材料的两股熔体流注入模腔中,这通常称为共同注入。第一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可由可称为主注入单元的注入模制机提供,而第二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可由辅助注入单元提供。第一熔体流和第二熔体流从其相应的注入单元给送到歧管的相应的单独的第一熔体通道或流道或第二熔体通道或流道,其同样与喷嘴的相应的单独的第一熔体通道和第二熔体通道流体连通,熔体流通过喷嘴被引送至模腔。在共同注入模制操作期间,控制第一熔体流和第二熔体流分别进入模腔的流动是关键的,以便产生一致的多层部分。通常,已经提供了模制过程的开环控制,通过开环控制,信号等可通过主注入单元发送至辅助注入单元,信号等的接收触发由辅助注入单元开始注入第二熔体流。触发信号可编排成允许由主注入单元和辅助注入单元按顺序或同时注入第一熔体流和第二熔体流。开环控制的缺陷在于,其没有提供由主注入单元注入的第一熔体流的流动呈现的实际模制状态可影响由辅助注入单元注入的第二熔体流的流动的开始、速度和/或压力的机构。在没有辅助单元注入的此类实时闭环控制的情况下,可生产出的共同注入模制部分具有厚度不一致和/或相对定位不适当/非期望的层。多种材料模制为另一类型的模制操作,其中主注入单元以及辅助注入单元用于供应制作产品所需的材料,所述产品如,牙刷,其具有由第一较硬材料制成的手柄和第二较软材料制成的抓握表面,以及汽车透镜,其具有形成透镜的主要部分的第一颜色部分,例如,透明材料,主要部分具有空隙,例如,淡黄色材料的第二颜色部分模制到空隙中。这些类型的多种材料模制应用可使用缩回芯,其称为〃芯拉出〃,以产生第二材料被注入的空隙。其它多种材料操作可使用具有多个模制站的旋转移动压板,当各个站与模具的静止部分接合时,压板将各种特征模制在单个产品上。此外,自旋叠层模制为执行多种材料包覆模制的另一种方式,其中叠层模具的中心块"翻转"或旋转来利用模具的静止部分接合中心块的不同面,以限定待模制的部分的不同特征。在各个多种材料应用中,第一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可由注入模制机提供,而第二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可由辅助注入单元提供,使得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共同注入模制操作,控制第一熔体流和第二熔体流分别进入相应的模腔的流动是关键的,以便产生一致的多种材料或共同注入的模制部分。因此,本领域中存在的需求在于一种注入模制系统,其提供来自于主注入单元的第一熔体流的状态的实时通信以提供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第二熔体流的同步注入或从属注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的实施例针对一种用于控制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熔体流开始注入的方法及设备。在实施例中,传感器定位在注入模制系统中,以感测由主注入单元提供的第一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相关的状态。在与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相关的感测状态被探测到在预选择值下时,起动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第二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开始,其中感测状态可为由直接传感器提供的第一熔体流的压力、速度或温度、由间接传感器提供的热流道构件上的力或应变,或由功能传感器提供的注入模制系统的功能的发生。在本文的实施例中,当感测状态达到预选择值时,发送信号,信号直接地或通过时间延迟间接地开始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第二熔体流的注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附图中示出的其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清楚。并入本文中且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进一步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且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使用本专利技术。附图并未按比例。图1为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具有辅助注入单元的闭环控制的共同注入模制系统的简图。图2绘出了曲线图,示出根据本文的同时共同注入实施例的可由图1中的系统提供的随时间的来自于主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与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之间的关系。图3绘出了曲线图,示出根据本文的按顺序共同注入实施例的可由图1中的系统提供的随时间的来自于主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与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之间的关系。图4绘出了曲线图,示出根据本文的另一个同时共同注入实施例的可由图1中的系统提供的随时间的热流道构件上的来自于主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的力/应变与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之间的关系。图5绘出了曲线图,示出根据本文的同时共同注入实施例的可由图1中的系统提供的在具有第二模制流的预置时间间隔反馈调整的时间内来自于主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与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之间的关系。图6为根据本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辅助注入单元的闭环控制的多种材料注入模制系统的简图。图7A至图7C绘出了由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共同注入方法所模制的示例性预型件。图8绘出了曲线图,示出根据本文的同时共同注入实施例的可由图1中的系统提供的具有注入阶段反馈调整的时间内来自于主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一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与来自于辅助注入单元的可模制材料的第二熔体流的注入的压力或速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特定实施例。以下详细描述在性质上仅为示例性的,且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或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使用。在以下描述中,"下游"参照了模具材料流从注入单元至注入模制系统的模腔的方向使用,且还参照了模具材料流从注入单元至模腔通过的其构件或特征的顺序来使用,而"上游"参照了相反的方向使用。尽管本文的实施例的描述是在热流道注入模制系统的共同注入和多种材料应用的背景下,但本专利技术还可在认为本专利技术有用的其它模制布置中使用。此外,并不旨在由前述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或以下详细描述中存在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界定。图1为注入模制系统100的简图。注入模制系统100包括用于将来自于两个分立的熔体源SI,S2的熔体引送至形成在热部分101与冷部分103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模腔106的热部分101。因此,注入模制系统100为共同注入系统,其包括用于将第一可模制材料SI的第一熔体流提供至模腔106的主注入单元104,以及用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S2的第二熔体流提供至模腔106的辅助注入单元102。根据本文的实施例,注入模制系统100包括如下文所述的辅助注入单元102的闭环控制。在实施例中,主注入单元104为注入模制机,而辅助注入单元102为联接到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卡托恩S甘蒙
申请(专利权)人:马斯特模具二零零七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