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陈泓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536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和至少一钻孔主机,所述钻孔主机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压板气缸和一由所述压板气缸驱动的L型压板,所述L型压板上安装有一电机、一由所述电机带动的转轴和一安装在所述转轴前端的钻头,所述电机或所述转轴上设有一控制所述钻头沿垂直方向运动的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由一固定在所述L型压板上的进给气缸驱动,所述转轴与所述钻头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控制所述钻头旋转轴线变化的钻头换向套,所述钻头换向套由一拓孔气缸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气缸控制钻孔主机的进给装置和钻头换向套,自动连续完成直孔和拓孔工作,无需人工进行,适用于大批量加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板陶瓷板的自动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石板陶瓷板建筑物幕墙的固定日渐趋于采用后切式,目前的后切式固定主要是在钻孔机达到钻孔深度后,控制钻头对孔底进行环形扩镗,以使孔底部形成扩底部,便于膨胀螺丝安装固定,并且具有较大承载力。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种扩底孔的加工大多数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将钻机安装在大型机架上,通过移动钻机,来实现对孔底的扩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小型钻孔机,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420117999.X的技术专利,其公告日为2005年10月5日,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钻孔机,包括一座体、一动力部、一传动部、一钻头夹持部和一钻头,座体上设有进给装置,钻头的下部顶端成形有一凸台,其上部成形有容纳传动部转轴的空腔,钻头与传动部转轴铰接在一起,钻头上部的侧壁上成形有二偏移斜面;夹持部套置在传动部上,其包括一固定部和一旋转部,固定部连接有一控制其滑动的升降装置,旋转部的中心设有两与钻头的偏移斜面相配合的偏移斜块。上述专利在进给装置控制下钻到一定深度后,升降装置控制夹持部向下运动,夹持部中心的偏移斜块沿钻头的偏移斜面下滑,迫使钻头绕其与传动部转轴的铰接点绕动,从而使钻头下部顶端的凸台沿水平方向切削,扩镗出一均匀光滑的环形扩底部,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上述专利由于采用人工进行控制,因此,在大批量钻孔时,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能够自动进行拓孔的钻孔装置。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和至少一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钻孔主机,所述钻孔主机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压板气缸和一由所述压板气缸驱动的L型压板,所述L型压板上安装有一电机、一由所述电机带动的转轴和一安装在所述转轴前端的钻头,所述电机或所述转轴上设有一控制所述钻头沿垂直方向运动的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由一固定在所述L型压板上的进给气缸驱动,所述转轴与所述钻头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控制所述钻头旋转轴线变化的钻头换向套,所述钻头换向套由一拓孔气缸驱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钻孔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钻头换向套包括一滑块和一套置在所述滑块内的旋转部,所述拓孔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块和所述进给装置之间,驱动所述滑块运动。所述钻头的下部顶端成形有一凸台,其上部成形有容纳所述转轴的空腔,所述钻头与所述转轴铰接在一起,所述钻头上部的侧壁上成形有二偏移斜面;所述旋转部的中心设有两与所述钻头的偏移斜面相配合的偏移斜块。所述L型压板的外侧壁上成形有滑槽,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导轨;所述L型压板的内侧壁上成形有滑道,所述进给装置和所述滑块的连接板的一端沿所述滑道滑动。所述转轴的中心设有一冷却液流通的中心孔,所述钻头的中心成形有一与所述中心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钻头的空腔底部为球面状,所述转轴的头部也为球面状。所述L型压板上成形有两导柱,所述进给装置和所述滑块的两侧端套置在所述导柱上,沿所述导柱滑动。所述进给气缸的H型固定板一端固定在所述L型压板上,另外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柱顶部,所述H型固定板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设有一深度调节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钻孔主机纵向或横向运动的进给丝杆、控制所述进给丝杆和所述钻孔主机运动的控制装置及由多组万向滚轮组成的工作面,所述进给丝杆由电机驱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PLC控制器和一与所述PLC控制器相电连接的触摸式文本显示器,所述进给装置的行程上设置有一接近开关,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位置开关,所述进给丝杆连接有编码器,所述接近开关、所述编码器和所述位置开关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多个电磁阀和变频器,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压板气缸、所述进给气缸和所述拓孔气缸动作;所述变频器驱动所述电机动作。所述PLC控制器采用CPM1A-40CDR。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钻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由气缸控制钻孔主机的进给装置和钻头换向套,自动连续完成直孔和拓孔工作,无需人工进行,适用于大批量加工;其次,本技术利用旋转部中心的偏移斜块与钻头上部偏移斜面相配合的结构,迫使钻头在旋转过程中绕其与转轴铰接点转动,从而使钻头下部顶端的凸台沿水平方向切削,扩镗出一均匀光滑的环形扩底部,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其次,由于本技术是通过改变钻头旋转的中心线来实现拓孔,其各个部件比较小,因此,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再次,其采用PLC控制器对各个部件进行控制,通过程序设定完成预定任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精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4中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钻孔主机的俯视图。图5是图3中C处的K向图。图6是图2中的钻头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8是本技术的主电路图。图9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一工作台1和两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钻孔主机2,每个所述钻孔主机2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压板气缸31和一由所述压板气缸驱动的L型压板3,所述L型压板3上安装有一电机4、一由所述电机4带动的转轴41和一安装在所述转轴41前端的钻头5,所述转轴4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钻头5沿垂直方向运动的进给装置6,所述进给装置6由一固定在所述L型压板3上的进给气缸61驱动,所述转轴41与所述钻头5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控制所述钻头5旋转轴线变化的钻头换向套7,所述钻头换向套7由一拓孔气缸71驱动。本技术中的压板气缸31驱动所述L型压板3上、下运动,压紧或松开位于工作台上的待加工石板。参见图2,本技术中的钻孔主机2中除所述L型压板3和所述压板气缸31外的所有部件安装在所述L型压板3上,因此,当所述L型压板3上、下运动时,其他部件随所述L型压板3一起运动。所述进给装置6带动所述电机4、所述转轴41、所述钻头5、所述钻头换向套7和拓孔气缸71整体运动,对石板进行直孔加工。当直孔作业完成后,所述拓孔气缸71驱动所述钻头换向套7运动,改变所述钻头5的旋转中心线,对石板的直孔底部进行拓孔作业,形成一个扩底孔。整个过程由气缸控制,自动完成。适合大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见图2、图3和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钻头换向套7包括一滑块72和一套置在所述滑块72内的旋转部73,所述滑块72与所述旋转部73之间设有轴承,使其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拓孔气缸71固定在所述滑块72的连接板721上,其传动轴711与所述进给装置6相连接。所述钻头5的下部顶端成形有一凸台51,其上部成形有容纳所述转轴41的空腔52,所述空腔52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大,为所述钻头5摆动留有空间。所述钻头5的中部与所述转轴41的头部铰接在一起,上述结构为所述钻头5摆动提供了支撑点。所述钻头5上部的侧壁上成形有二偏移斜面53;所述旋转部73的中心设有两与所述钻头5的偏移斜面53相配合的偏移斜块74。当所述拓孔气缸71驱动所述滑块72向下运动时,带动所述旋转部73同时向下运动。此时,设置在所述旋转部73中心的所述偏移斜块74沿所述钻头5的偏移斜面53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和至少一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钻孔主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主机(2)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压板气缸(31)和一由所述压板气缸驱动的L型压板(3),所述L型压板(3)上安装有一电机(4)、一由所述电机(4)带动的转轴(41)和一安装在所述转轴(41)前端的钻头(5),所述电机(4)或所述转轴(4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钻头(5)沿垂直方向运动的进给装置(6),所述进给装置(6)由一固定在所述L型压板(3)上的进给气缸(61)驱动,所述转轴(41)与所述钻头(5)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控制所述钻头(5)旋转轴线变化的钻头换向套(7),所述钻头换向套(7)由一拓孔气缸(71)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弘
申请(专利权)人:张陈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