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红柿嫁接培育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196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西红柿嫁接培育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培育砧木、培育选取接穗、嫁接前接穗处理、选取砧木嫁接、嫁接后苗期管理和田间管理步骤,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增强西红柿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进而提高坐果率、提升坐果质量,节约种植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是涉及,具体包括培育砧木、培育选取接穗、嫁接前接穗处理、选取砧木嫁接、嫁接后苗期管理和田间管理步骤,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增强西红柿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进而提高坐果率、提升坐果质量,节约种植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
,尤其是一种西红柿嫁接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西红柿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虫害越来越重,造成西红柿抗旱、抗寒、抗病、抗虫能力急剧下降,在同一块土地上不能够连作、重作,并且大量的西红柿因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秧苗死亡率达到50-70%,严重的甚至是绝收,大量使用农药也难以解决问题,为此,农户每年都需花费许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轮番耕作,换地种植。同时,在西红柿种植管理时,没有一种正确的处理方法,导致西红柿的坐果率低,坐果质量较差,进而严重影响西红柿的产量,降低了农户的收入。鉴于此,一些尝试就出现了,如专利号为201010103749.0的《一种西红柿的嫁接方法》、02125621.7的《一种西红柿树的培育方法》以及专利号为200510061677的《一种瓜果类蔬菜内固定嫁接育苗方法》都对蔬菜嫁接培育作了阐述,特别是在西红柿的嫁接方面作了诠释,但是,专利号为201010103749.0的技术,仅仅从如何进行嫁接方面来做了研究,而对于西红柿后期的种植管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体现,同时专利号为02125621.7的技术只是从解决西红柿连作的困难,对其进行种植期限的延长,进而免除因为不断重作、连作而导致的病虫害,进而降低了人力、财力、物力,还有专利号为200510061677.7的技术,则是从瓜果类蔬菜内固定的嫁接方法,实现整个蔬菜嫁接生产的技术,进而对西红柿的嫁接仅仅提供引导,并且其采用铁丝、塑胶等作为插针,给砧木带来了污染。综上来看,现有技术中,对西红柿的嫁接培育技术还不完善,西红柿的栽培多采用的是种子育苗移栽,种植过程中嫁接育苗生产还没有被广泛推广,嫁接育苗技术还不够完善,同时在嫁接育苗后应如何管理来`进一步提高坐果率、坐果质量还没有被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增强西红柿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进而提高坐果率、提升坐果质量的西红柿嫁接培育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具体的是,西红柿嫁接培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培育砧木:选好一块种植西红柿的田地,按照15000-16000株/亩进行瓜果的种植,并对其施农家肥2-3kg/株,留作嫁接时做砧木;(2)培育选取接穗:选取常用的西红柿品种进行种植,待出苗长出真叶1-3片的时候,选取茁壮的西红柿茎作为接穗;(3)嫁接前接穗处理:将茁壮的西红柿茎切割下来成节状,每一节中含有一个芽,节长为3-4寸,并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对其切口处浸泡或涂抹,同时用牛粪涂抹切口面;(4)选取砧木嫁接:在种植好的瓜苗地里选取好茁壮的瓜藤,并去掉瓜藤上面的叶片,以至于保证嫁接后水分散失的速度较慢,然后在对其施农家肥,按照2-3kg每株进施加,使砧木更加的生长茁壮,避免嫁接后再施肥而导致嫁接的西红柿受到影响,切断瓜藤并用插针在切口瓜藤之上插孔,再将浸泡或涂抹75%的百菌清800倍液的西红柿茎节被牛粪涂抹的一段插入插孔之中,再用泥土覆盖好瓜藤,并将西红柿节覆盖住1.5-2.5寸,盖上稻谷草后洒水至土润;(5)嫁接后的苗期管理:在嫁接后的4-8天保持每天洒水一次,使泥土润湿而不积水,待西红柿茎节上长出新芽时,即可挪开稻草进入田间种植管理;(6)田间种植管理:在出芽后的5-20天以内按照常规的管理方法对西红柿进行田间种植管理,待西红柿植株长高至20-30cm时,对其进行搭架,使其沿着架子向上生长,直至主干长高至0.9-1.1m高时,将主干的枝头切断,不再让其长高,同时,在每一个分支干上开出一朵花后,选取在晴朗的天气,中午10:00-17:00对其分支干距离花苞4-5寸的地方进行切断处理,并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对切口进行处理,保证切口处不被感染,降低病菌的带入。进一步的,所述的农家肥为牛粪、猪粪、家禽粪便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减少化肥的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瓜果为南瓜、冬瓜、西瓜、黄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所述的75%的百菌清8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代替。 进一步的,所述的75%的百菌清800倍液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代替。进一步的,所述的插针为竹针,更深一步的避免污染源的带入,提升了成活率。较优的是,所述的泥土覆盖也可盖住西红柿茎2寸。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通过合理的嫁接处理技术以及消毒处理技术,使西红柿的母体现状被保存下来,减少了污染源的带入,并借助瓜果的抗寒抗旱性,使其抗旱抗寒能力增强,同时也增强其抗病抗虫能力,再者通过田间的管理,使其营养成分供应足,使西红柿的坐果率大大被提高,果实质量较佳,提升了西红柿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一选地培育砧木选取一块土质较好的田地,按照每亩地种植15000-16000株瓜苗的密度种植上南瓜,并施农家肥2-3kg/株,使其生长的健壮留作嫁接时作为砧木使用。培育选取接穗选取常用的西红柿品种种植,待西红柿长出1-3片真叶的时候,剪下西红柿的茎干,并以一节茎干至少待一个芽孢,剪为3-4寸的节长,作为接穗待用。砧木选取、接穗处理与嫁接在嫁接前,对种植好的瓜苗地进行施农家肥按照2_3kg/株,然后选取生长状况较佳的瓜苗,并将其所有的叶片均去掉,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一次,以保证散失水分较好,同时对其进行了消毒处理。再对剪下的西红柿节用牛粪涂抹节端,然后用竹针在瓜苗的茎干上插一个孔,随即将用牛粪涂抹好的西红柿节插入孔中,使西红柿节所含的芽孢向上,并且用泥土覆盖好瓜藤及西红柿的节干至西红柿的节干1.5-2.5寸,以保证接口处于泥土之中保证其接口处水分不易散失,而快速的生长出根系;并用稻草覆盖嫁接好的田地表面,时嫁接苗被稻草盖住,进一步的保证泥土长期的湿润,同时为嫁接苗进行遮阴处理;再喷洒水至土壤润湿而不积水为宜。嫁接后的苗期管理 嫁接后4-8天,每天对苗田里面洒水一次,保证土壤润而不积水,待西红柿长出新芽出来之后,即可渐渐的挪开稻草,对西红柿苗进行锻炼性培养,即进入田间的种植管理。田间种植管理待出芽后5-20天期间,按照常规的管理方法对西红柿苗进行管理种植,待西红柿长至20-30cm时,对西红柿开始搭架处理,使其沿着架子生长并慢慢的挂果,直至主干生长至0.9-1.1m的时候去掉主干的枝头,避免其再度向上生长而影响果实的质量,并且待每一分支干上长出一朵花并瓜果后就从离该花苞或果苞4-5寸的地方对枝干进行剪断处理,保证营养成分的供应充足,进一步的使果实的质量得到保证,提高植株的产量,在剪断处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对切口进行处理,保证切口处不被感染,降低病菌的带入。实施例二选取一块土质较好的田地,按照每亩地种植15500株瓜苗的密度种植上黄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西红柿嫁接培育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砧木:在种植西红柿的田地中,按照15000?16000株/亩进行瓜果的种植,并对其施农家肥2?3kg每株,留作嫁接时做砧木;(2)培育选取接穗:选取常用的西红柿品种进行种植,待出苗长出真叶1?3片的时候,选取茁壮的西红柿茎作为接穗;(3)嫁接前接穗处理:将茁壮的西红柿茎切割下来成节状,每一节中含有一个芽,节长为3?4寸,并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对其切口处浸泡或涂抹,同时用牛粪涂抹切口面;(4)选取砧木嫁接:在种植好的瓜苗地里选取好茁壮的瓜藤,并去掉瓜藤上面的叶片,然后在对其施农家肥,按照2?3kg每株进施加,切断瓜藤并用插针在切口瓜藤之上插孔,再将浸泡或涂抹75%的百菌清800倍液的西红柿茎节被牛粪涂抹的一段插入插孔之中,再用泥土覆盖好瓜藤,并将西红柿节覆盖住1.5?2.5寸,盖上稻谷草后洒水至土润;(5)嫁接后的苗期管理:在嫁接后的4?8天保持每天洒水一次,使泥土润湿而不积水,待西红柿茎节上长出新芽时,即可挪开稻草进入田间种植管理;(6)田间种植管理:在出芽后的5?20天以内按照常规的管理方法对西红柿进行田间种植管理,待西红柿植株长高至20?30cm时,对其进行搭架,使其沿着架子向上生长,直至主干长高至0.9?1.1m高时,将主干的枝头切断,不再让其长高,同时,在每一个分支干上开出一朵花后,选取在晴朗的天气,10:00?17:00对其分支干距离花苞4?5寸的地方进行切断处理,并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对切口进行涂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福海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福海蔬菜种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