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小舟专利>正文

真空练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53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练泥机,包括加料斗、输泥管及贯穿于加料斗与输泥管中的搅泥轴、真空室、出泥管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减速电机,其中搅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输泥螺旋叶,挤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挤泥螺旋叶,由减速电机驱动运转,真空室连通于输泥管的出料端及出泥管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搅泥轴由减速机驱动运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一台减速机,采用两台标准减速机替代原有的一台非标准大功率减速箱分别驱动搅泥轴和挤泥轴,既降低了电机能耗、节约了电能,提高了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又解决了搅泥轴和挤泥轴的协调问题,避免真空室出现堵泥现象,同时使整机构件尺寸缩小,重量减轻,成本低,方便了装配和维修,工作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练泥机,属于陶瓷机械

技术介绍
过去用于陶瓷生产泥料制备用的真空练泥机,多包括加料斗、输泥管及贯穿于其中的搅泥轴、真空室、出泥管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减速电机,其中搅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输泥螺旋叶,挤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挤泥螺旋叶,由一台大功率减速电机驱动搅泥轴和挤泥轴运转,真空室连通于输泥管的出料端及出泥管的进料端。缺陷是由一台大功率减速电机驱动位于上、下方位的搅泥轴和挤泥轴同时运转,能耗高,当两轴不协调时,很容易造成真空室堵泥现象,影响正常生产,且传动部分采用的是非标准减速箱,体积庞大,在使用场地维修时拆卸、组装困难,劳动强度大,制作成本高,其工作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能耗低、能避免真空室出现堵泥现象、工作性能优良的真空练泥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加料斗、输泥管及贯穿于加料斗与输泥管中的搅泥轴、真空室、出泥管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减速电机,其中搅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输泥螺旋叶,挤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挤泥螺旋叶,由减速电机驱动运转,真空室连通于输泥管的出料端及出泥管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搅泥轴由减速机驱动运转。所述的真空练泥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经联轴器直接与搅泥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真空练泥机,减速机包括减速器和电动机,其中电动机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泥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包括加料斗、输泥管及贯穿于加料斗与输泥管中的搅泥轴、真空室、出泥管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减速电机,其中搅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输泥螺旋叶,由减速电机驱动运转,挤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挤泥螺旋叶,真空室连通于输泥管的出料端及出泥管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挤泥轴由减速机驱动运转。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一台减速机,采用两台标准减速机替代原有的一台非标准大功率减速箱分别驱动搅泥轴和挤泥轴,即降低了电机能耗、节约了电能,提高了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又解决了搅泥轴和挤泥轴的协调问题,即使万一出现两轴不协调,也可以通过暂停搅泥轴的驱动减速机、或者调整搅泥轴的驱动减速机转速来协调,避免了真空室出现堵泥现象,同时使整机构件尺寸缩小,重量减轻,降低了制作成本,节省了原材料,方便了装配和维修,工作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输泥管 2、搅泥轴 3、真空室 4、出泥管 5、挤泥轴 6、减速电机 7、加料斗 8、搅刀 9、输泥螺旋叶 10、挤泥螺旋叶 11、减速机 12、联轴器 13、减速器 14、电动机 15、皮带 16、皮带轮 17、法兰 18、轴承座 19、透视窗20、筛板 21、底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减速电机6和减速机11均采用11KW的小功率电动机,挤泥轴5贯穿于出泥管4中,经联轴器12与减速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由减速电机6驱动其运转,挤泥轴5上装配有搅刀8和挤泥螺旋叶10,搅泥轴2贯穿于加料斗7及输泥管1中,与减速机11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由减速机11驱动其运转,搅泥轴2上装配有搅刀8和输泥螺旋叶9,真空室3连通于输泥管1的出料端及出泥管4的进料端,其上设置有透视窗19,真空室3在对应于输泥管1的出料端处设置有筛板20。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本同图1所示的实施例,只是将减速机11替换为减速器13和电动机14,其中电动机14与减速器13经皮带15和皮带轮16传动连接,减速器13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泥轴5固定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练泥机,包括加料斗(7)、输泥管(1)及贯穿于加料斗(7)与输泥管(1)中的搅泥轴(2)、真空室(3)、出泥管(4)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5)、减速电机(6),其中搅泥轴(2)上装配有搅刀(8)和输泥螺旋叶(9),挤泥轴(5)上装配有搅刀(8)和挤泥螺旋叶(10),挤泥轴(5)由减速电机(6)驱动运转,真空室(3)连通于输泥管(1)的出料端及出泥管(4)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11),搅泥轴(2)由减速机(11)驱动运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练泥机,其特征在于减速机(11)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泥轴(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练泥机,其特征在于减速机(11)包括减速器(13)和电动机(14),其中电动机(14)与减速器(13)传动连接,减速器(13)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泥轴(2)固定连接。4.一种真空练泥机,包括加料斗(7)、输泥管(1)及贯穿于加料斗(7)与输泥管(1)中的搅泥轴(2)、真空室(3)、出泥管(4)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5)、减速电机(6),其中搅泥轴(2)上装配有搅刀(8)和输泥螺旋叶(9),由减速电机(6)驱动运转,挤泥轴(5)上装配有搅刀(8)和挤泥螺旋叶(10),真空室(3)连通于输泥管(1)的出料端及出泥管(4)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11),挤泥轴(5)由减速机(11)驱动运转。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练泥机,包括加料斗、输泥管及贯穿于加料斗与输泥管中的搅泥轴、真空室、出泥管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减速电机,其中搅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输泥螺旋叶,挤泥轴上装配有搅刀和挤泥螺旋叶,由减速电机驱动运转,真空室连通于输泥管的出料端及出泥管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搅泥轴由减速机驱动运转。本技术通过增设一台减速机,采用两台标准减速机替代原有的一台非标准大功率减速箱分别驱动搅泥轴和挤泥轴,既降低了电机能耗、节约了电能,提高了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又解决了搅泥轴和挤泥轴的协调问题,避免真空室出现堵泥现象,同时使整机构件尺寸缩小,重量减轻,成本低,方便了装配和维修,工作性能优良。文档编号B28C1/16GK2721360SQ20042005172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汪小舟, 张维利 申请人:汪小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练泥机,包括加料斗(7)、输泥管(1)及贯穿于加料斗(7)与输泥管(1)中的搅泥轴(2)、真空室(3)、出泥管(4)及贯穿于其中的挤泥轴(5)、减速电机(6),其中搅泥轴(2)上装配有搅刀(8)和输泥螺旋叶(9),挤泥轴(5)上装配有搅刀(8)和挤泥螺旋叶(10),挤泥轴(5)由减速电机(6)驱动运转,真空室(3)连通于输泥管(1)的出料端及出泥管(4)的进料端,其特征在于:增设一减速机(11),搅泥轴(2)由减速机(11)驱动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舟张维利
申请(专利权)人:汪小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