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兴良专利>正文

砼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27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砼搅拌机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拌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原JG250型砼搅拌机改制而成,主要技术特征为拌筒内三组拌叶呈双螺旋布置,使物料在拌筒正转时形成三维运动,而达到拌合的目的,在拌筒反转时物料迅速彻底地排出,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机及各部件使用寿命比原JG250型砼搅拌机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动作灵敏,电气控制程度高,生产效率比原机提高一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JG250型砼搅拌机面临淘汰的困境,可为施工部门节约大量的设备更新费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混凝土的设备。目前原有的JG250型砼搅拌机已经列为我国淘汰产品,这种产品体积大,耗能高,特别是搅拌性能差,因此国家推荐生产和使用JZ系列产品,来弥补以上缺欠,但施工单位尚拥有大量的JG250型砼搅拌机,这些设备一下子淘汰势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一些规模较小的施工单位或JG250型砼搅拌机占设备比重较大的施工单位,无力在短时间内更换,而要继续使用这种设备,又直接影响搅拌后混凝土的质量,此外JG250型砼搅拌机还存在着出料残留量较大,洗灌困难,振动系统不耐用,出料机构复杂笨重,效果不好,各传动部位得不到很好防护,维修使用不方便,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砼搅拌机,它不但能使拌合物在拌筒内形成空间三维运动,并能实现反转出料,提高混凝土质量,而且该装置提供了一种将原淘汰的设备利旧改造成新的设备,节约大量设备更新费用,维修方便,使用寿命比原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①在原有拌筒基础上扩大出料口,加装出料端锥体和三组料叶,使拌合物在拌筒中形成空间三维运动,实现反转出料;②在原有托轮基础上,采用尼龙托轮传动,减轻托轮与拌筒辊道的摩擦损耗,提高拌筒的使用寿命。③在上料斗上按装附着式振动器,提高振动装置的耐用性,延长上料斗的使用寿命。④在上水装置上加装清水泵与时间继电器,提高配水的准确度,保证抖合物的含水量,提高混凝土质量。⑤对原有牵引装置和底盘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振动的灵活性,减轻整机重量,方便运输。⑥改变原电动机的安装位置与方式,在底盘下部采用翻板连接方式,提高调整度。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砼搅拌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拌筒结构剖视图;图3是托轮结构剖视图;图4是电动机安装结构连接图;图5是底盘结构图;图面说明牵引杆(1)、小行轮(2)、电动机安装结构(3)、托轮(4)、拌筒(5)、大行轮(6)、配电箱(7)、水泵(8)、附着式振动器(9)、上料斗(10)、底盘(11)、龙门架(12)、出料端锥体(13)、端盖(14)、出料叶(15)、齿条(16)、筒体(17)、进料叶(18)、高料叶(19)、托轮毂(20)、轴承(21)、压盖(22)、内顶套(23)、油封(24)、卡簧(25)、外顶套(26)、紧固螺帽(27)、U型螺丝(28)、螺母(29)、托轮轴(30)、拉杆(31)、螺母(32)舌头(33)、铰链(34)、电动机(35)、底脚翻板(36)、铰轴(37)、行轮架(38)、槽钢(39)、牵引座(40)、支撑臂(41)。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细节。如图1所示,型砼搅拌机由牵引杆(1)、小型轮(2)、电动机安装结构(3)、托轮(4)、拌筒(5)、大型轮(6)、配电箱(7)、水泵(8)、附着式振动器(9)、上料斗(10)、底盘(11)、龙门架(12)等构成,叉式牵行杆(1)铰接于底盘(11)上,底盘(11)由二个大行轮(6)及小行轮(2)支撑运行,(工作时另有四只支撑脚支撑),托轮(4)安装在底盘(11)上,拌筒(5)由四只托轮(4)托起,传动总成紧固在底盘(11)上,传动总成廿一齿轮与拌筒(5)中间齿条(16)相啮合,龙门架(12)由连接板固定在底盘(11)上,附着式振动器(9)紧固于上料斗(10)上,上料斗(10)用方轴与龙门架(12)相连接,通过钢丝绳与龙门架(12)上大小绳轮相连接,龙门架(12)上一小绳轮与传动总成上的活动滚筒相连,电动机安装机构(3)独立运行,电动机(35)用底脚翻板(36)与底盘(11)相连,皮带与减速机的皮带轮相连,清水泵(8)固定于底盘(11)的外伸部位,为整机供水,配电箱(7)固定于行轮罩子上,各部位的工作均由配电箱(7)控制,按下配电箱(7)上面的启动按铵,拌筒(5)即按搅拌方向转动,推动离合手柄,则上料斗(10)提升,将料注入拌筒(5)中,按下振动按钮,振动器(9)开始振动,将料全部倒净,按下供水按钮,则清水泵(8)按予先规定的时间泵进拌筒(5)内定量的水,再按一下出料按钮,拌筒(5)反转,拌合物料便由出料锥口排出,再按一下停止按钮,整机停止运转。拌筒(5)由出料端锥体(13),端盖(14),出料叶(15)齿条(16),筒体(17),进料叶(18),高料叶(19)构成。出料端锥体(13)成形后,对于铸铁端盖(14)用螺栓螺钉紧固,而对于钢板冲制成型的端盖(14)则焊接一起,端板(14)用铆钉铆接,或用螺栓连接在筒体(17)上,齿条(16)用螺栓紧固于筒体上。高料叶(19)与支架焊接后,焊与筒体(17)内,进料叶(18)焊于筒体(17)内,两个高料叶(19),两个出料叶(15),两个进料叶(18)分别对称且呈反向对称螺旋线布置,拌合物进入拌筒(5)后由进料叶(18)将料带自中间,三组料叶共同作用,使料在拌筒中形成轴向往复运动,拌筒本身旋转,将料带自高处落下,形成径向运动及沿园周方向运动,由此拌合物在拌筒内形成空间三维运动,反转时拌合物便由出料叶(15)顺出拌筒(5),为了提高搅拌性能,防止粘在出料叶(15)及高料叶(19)上,开设有通水孔及防粘孔。如图3所示,托轮(4)由托轮毂(20),压盖(22),内顶套(23),外顶套(26)托轮轴(30)构成,内顶套(23)靠在轴肩上,外端与轴承(21)内圈接触定位,两套310轴承(21)并列于托轮毂(20)中。两侧分别由压盖(22)定位,压盖(22)外侧由卡簧(25)定位,托轮外侧由外顶套(26)定位,内顶套(23)与外顶套(26)在托轮轴(30)上定位,用紧固螺帽(27)紧固,托轮轴(30)由U型螺丝(28)及M16螺母(29)紧固于底盘(11)上,则托轮(4)即可在托轮轴(30)上自由转动,两轴承(21)在装配前装入足够的甘油并在压盖上嵌入油封(24)密封,保证轴承(21)的使用寿命,采用尼龙托轮(4)可以使拌筒端盖(14)滚道的磨损大大降底。如图4所示,电动机安装机构(3)连接情况如下在底盘(11)上接舌头(33)及铰轴(37),底脚翻板(36)通过铰轴(37)铰接于底盘(11)上,拉杆(31)通过铰链(34)与底脚翻板(36)连接,双螺母(32)在舌头(33)上定位调正,电动机(35)紧固于底脚翻板(36)的下侧。如图5所示,在底盘(11)纵向上加焊舌头(33),铰链(37),行轮架(38),槽钢(39),牵引座(40)等。砼搅拌机具有如下优点1、解决了原JG250型砼搅拌机面临淘汰的问题,改造后装置性能指标达到了JZ系列产品水平,大大缩短了搅拌时间及卸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2、使用、维修、维护、移动方便,为施工单位节约了大量的更新设备的资金,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3、改造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搅拌混凝土的砼搅拌机,由牵引杆(1)小行轮(2)、电动机安装结构(3)、托轮(4)、拌筒(5)、大行轮(6)、配电箱(7)、水泵(8)、振动器(9)、上料斗(10)、底盘(11)、龙门架(12)等构成,本技术特征在于砼搅拌机,叉式牵引杆(1)铰接于底盘(11)上,小行轮(2)及二个大行轮(6)支撑底盘(11),拌筒(5)由四只托轮(4)托起,配电箱(7)固定于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搅拌混凝土的砼搅拌机,由牵引杆(1)小行轮(2)、电动机安装结构(3)、托轮(4)、拌筒(5)、大行轮(6)、配电箱(7)、水泵(8)、振动器(9)、上料斗(10)、底盘(11)、龙门架(12)等构成,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砼搅拌机,叉式牵引杆(1)铰接于底盘(11)上,小行轮(2)及二个大行轮(6)支撑底盘(11),拌筒(5)由四只托轮(4)托起,配电箱(7)固定于行轮罩子上,清水泵(8)固定于底盘(11)的外伸部位,附着式振动器(9)紧固于上料斗(10)上,上料斗(10)通过方轴与龙门架(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良孟庆祝
申请(专利权)人:陈兴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