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调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203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6 05:27
一种变频调试台,它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调试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用电设备对频率改变的需要,因此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变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试台中的摆线针轮减速机底座、电磁离合器底座和电机风扇与接线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底座上,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的输出轴左端与电磁离合器输入端连接搭设在电磁离合器底座上,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的右端与电机风扇与接线座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设置在摆线针轮减速机底座上,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与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之间通过设有摆线针轮减速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家电和高校中变频调速减速系统的实训教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调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台包括底座(1)、电磁离合器底座(2)、摆线针轮减速机底座(3)、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4)、摆线针轮减速机(5)、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6)和电机风扇与接线座(7),摆线针轮减速机底座(3)、电磁离合器底座(2)和电机风扇与接线座(7)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6)的左端搭设在电磁离合器底座(2)上,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6)的右端与电机风扇与接线座(7)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4)设置在摆线针轮减速机底座(3)上,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4)与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6)之间设有摆线针轮减速机(5);?所述四速三相调速电动机(6)包括:整流二极管D1、D2、D3、D4、D5、D6、刹车二极管D7、D8、正常逆变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回馈逆变二极管D15、D16、D17、D18、D19、D20、D21、限流二极管D22、限流电阻R1、刹车电阻R2、R3、分压电阻R4、R5、R6、输出滤波电阻R7、R8、R9、滤波电容C1、C2、C3、刹车电容C4、C5、回馈逆变电容C6、C7、C8、C9、输出滤波电容C10、C11、C12、正常逆变三极管T1、T2、T3、T4、T5、T6、回馈逆变三极管T7、T8、T9、T10、T11、T12、刹车三极管T13、绕组L1、L2、L3;?电源输入端R端口连接整流二极管D5一端,电源输入端S端口连接整流二极管D3一端,电源输入端T端口连接整流二极管D1一端,整流二极管D1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2一端,整流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3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4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3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4一端,整流二极管D5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3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6另一端连接D4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5另一端连接限流二极管D22一端,整流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一端,限流电阻R1一端连接D22一端,限流电阻R1另一端连接D22另一端,D22另一端滤波电容C1一端、滤波电容C2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1另一端、滤波电容C3一?端连接C2另一端,D6连接C3的另一端,滤波电容C1一端连接刹车电阻R2一端,R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3的集电极,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T13的发射极,R2一端连接C4一端,R3一端连接C4另一端,T13集电极连接R3另一端,R3另一端连接D8一端,D8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1的一端,D7一端连接R3,T13发射极连接D7另一端,C5一端连接D8另一端,回馈逆变二极管D15一端连接C5另一端,正常逆变三极管T1集电极连接C5一端,输出端口U连接T1发射极,T2集电极连接T1发射极,T2发射极连接D7另一端,D9一端连接T1集电极,D9另一端连接T1发射极,D10一端连接T2集电极,D10另一端连接T2发射极,T3集电极连接D9一端,输出端口V连接T3发射极,T4集电极连接T3发射极,T4发射极连接T2发射极,D11一端连接T3集电极,D11另一端连接T3发射极,D12一端连接T4集电极,D12另一端连接T4发射极,T5集电极连接D11一端,输出端口W连接T5发射极,T6集电极连接T5发射极,T6发射极连接T4发射极,D13一端连接T5集电极,D13另一端连接T5发射极,D14一端连接T6集电极,D14另一端连接T6发射极,D15另一端连接电容C8一端,C7一端连接C8另一端,C6一端连接C7另一端,C6另一端连接D8另一端,C9一端连接C6另一端,C9一端连接C8另一端,C9另一端连接D17另一端,T7集电极连接C9一端,T8集电极连接T7发射极,T8发射极连接C9另一端,D16一端连接T7集电极,D16另一端连接T7发射极,D17一端连接T8集电极,D17另一端连接T8发射极,T9集电极连接D16的一端,T10集电极连接T9发射极,T10发射极连接T8发射极,D18一端连接T9集电极,D18另一端连接T9发射极,D19一端连接T10集电极,D19另一端连接T8发射极,T11集电极连接D18一端,T12集电极连接T11发射极,T12发射极连接T10发射极,D20一端连接T11集电极,D20另一端连接T11发射极,D21一端连接T12集电极,D21另一端连接T12发射极,开关K1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R端口,K1另一端连接绕组L3的一端,开关K2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S端口,K2另一端连接绕组?L2的一端,开关K3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T端口,K3另一端连接绕组L1的一端,分压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巍山戴艳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