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新专利>正文

水稻稻种点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20 阅读:6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领域属间隔式定量播种机,特别是一种水稻稻种点播机。稻种漏斗箱安装在机架上,转轴两端支承在机架上,转轴有一端安装有转动轮,转轴上套装有播种轴环,播种轴环外周壁伸入稻种漏斗箱的底口,播种轴环的外周壁均匀分布有装种粒凹坑,稻种漏斗箱一侧安装有种粒流量调节板,漏种粒槽板上端封装在稻种漏斗箱的底口位置的稻种漏斗箱侧板上,其漏种粒槽板向下斜弯在稻种漏斗箱的底口下面向后伸出在机架底架外面,机架底部装有船形平拖板,在船形平拖板下面装有向机后伸出的防侧翻条板,拉杆的拉杆轴经拉杆轴座与船形平拖板连接。它有结构简单、间播均匀、播种效果好、功效高、劳动强度轻、重量轻和造价低等特点,适宜用作水田直播稻谷种的直播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间隔式定量播种机,特别是一种水稻稻种点播机
技术介绍
中国水稻栽培常用育秧→插秧方法,大部分仍在使用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很大,虽有小型插秧机,因小块稻田和其不规则形状无法使用插秧机,此外,均需占用田土育秧,稻田使用率降低,影响生产。此外育秧再拔秧再插秧,会损害稻秧根部,插秧后需要一定时间插秧才能正常生长,延长了水稻生长时间。中国专利申请号01235347.7公开了“播种机”技术方案,由于结构不合理,其体积较大,重量重,行走时自身干扰大,不利于水稻稻种的间播要求,机架又易于向后倾翻,使用劳动强度很大。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052497.8公开了“水稻均匀直播机”技术方案,其结构过于复杂,振动大,结构不够合理,易于损坏谷种芽苞,难于保证播下种粒质量,机身重量大,体积大,使用时劳动强度大,且造价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总量轻,间播效果好,不会损坏谷种质量,且直播后种粒发芽快,有利于稻秧生长,价格较低,易于操作,劳动强度较低的水稻稻种点播机。本技术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稻种漏斗箱安装在机架上,转轴两端支承在机架上,转轴有一端安装有转动轮,转轴上套装有播种轴环,播种轴环外周壁伸入稻种漏斗箱的底口,播种轴环的外周壁均匀分布有装种粒凹坑,稻种漏斗箱一侧安装有种粒流量调节板,漏种粒槽板上端封装在稻种漏斗箱的底口位置的稻种漏斗箱侧板上,其漏种粒槽板向下斜弯在稻种漏斗箱的底口下面向后伸出在机架底架外面,机架底部装有船形平拖板,在船形平拖板下面装有向机后伸出的防侧翻条板,拉杆的拉杆轴经拉杆轴座与船形平拖板连接。本技术还可以用如下方式来实现。水稻稻种点播机,其稻种漏斗箱数量有四个或四个以上。水稻稻种点播机,其播种轴环的数量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同稻种漏斗箱的数量相对应。水稻稻种点播机,其播种轴环的外周壁均匀分布有数量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装种粒凹坑。-->水稻稻种点播机,其防侧翻条板数量有三块或三块以上。水稻稻种点播机,其种粒流量调节板下端套装有橡胶套。水稻稻种点播机,其转动轮是叶片式金属转动轮或橡胶车轮。水稻稻种点播机,其播种轴环与转轴的套装是紧配合压装连接。水稻稻种点播机,其播种轴环经埋入装种粒凹坑内的固定螺钉紧固在转轴上。本技术相具有结构简单、间播均匀、播种效果好,播种种粒不因机播受损坏,直播质量好,有利于种粒在大田发芽和生长,机体重量轻,人工拖拉劳动强度轻,直播功率高,易于操作,全机造价低的特点。适宜用作水田直播稻谷种的直播机,对大块、小块田土和不规则田土均可使用,也可在使用橡胶车轮后,可作玉米、小麦、豆类大田作直播机用。将本机拉杆挂于农田耕作机或有关机具上,则不用人工拖拉而机械化操作,其生产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水稻稻种点播机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省略拉杆装置后的水稻稻种点播机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5为转轴与六个播种轴环结构示意图。图6播种轴环用固定螺钉限位固定在转轴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机架1上部安装有六个相靠的稻种漏斗箱3,每个稻种漏斗箱3的底部有底口,在稻种漏斗箱3的前侧斜板上装有种粒流量调节板5,在种粒流量调节板5下端部套装有橡胶套12。种粒流量调节板5用调节螺钉6固定在稻种漏斗箱3的侧板上,种粒流量调节板5上有移动槽。转轴4两端经轴承支撑固定在机架1的两侧架上,转轴4有一端伸出机架1外在其轴端装有转动轮7,本实施例转动轮7使用叶片式金属转动轮,其转至竖直位置时,下面的叶片应超过机架1底部的船形平拖板8。转轴4轴上套装有六个播种轴环2,每个播种轴环2的外周壁伸入上面对应位置的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播种轴环2与稻种漏斗箱3的前侧板的底口位置有缝孔13,用于漏过稻种。每个播种轴环2的外周壁均匀分布有四个装种粒凹坑11。播种轴环2可以用紧配合方式压装在转轴4上(见附图4),也可以用固定螺钉17从一个装种粒凹坑旋过轴环2固定在转轴4上(见附图6)。相邻两个播种轴环2上装种粒凹坑11的距离,由播种要求两行的行距决定,播种轴环2上的相邻两个装种粒凹坑11的位置间距也由-->播种要求同一行中两兜的距离决定。因此,播种技术要求的行距和兜距决定了播种轴环2的间距和装种粒凹坑的数量。在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位置的稻种漏斗箱3前侧板上封装有漏种粒槽板10的上端部,此漏种粒槽板10向下斜弯在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下面向后伸出在机架1底架外面(见附图4)。机架1底部装有船形平拖板8(见附图1、附图4)。在船形平拖板8下面装有四块向机后伸出的防侧翻条板9(见附图2、附图4)。其分布要求一般在间隔两个播种轴环2即考虑有一条防侧翻条板9,其作用一是防止机体在拉动前行时向后侧翻成严重倾斜,使播种工作无法进行,作用二是在水田中此防侧翻板条9因机体重力压陷于湿泥中在前进移动中压出凹形行坑,有利于田土表面积水流入此坑,使播种种子不在水中浸泡,有利于发芽生长。在船形平拖板8中段位置固装有拉杆轴座15,拉杆14的拉杆轴16支承在拉杆轴座15轴孔内。船形平拖板8作用是:支承机体重量,不使机体陷进水田的湿泥中,另外,还有在播种前再一次适当平整水田湿泥表面,有利于播种。由水稻直播种要求一次播种多少行,决定机子的大小,即稻种漏斗箱3、播种轴环2的数量可以是四个或四个以上,它们的数量要相对应。本实施例各选用六个。由水稻直播种要求行内相邻两蔸的距离决定播种轴环2的装种粒凹坑11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本实施例选用四个。本水稻稻种点播机主要由机架1、稻种漏斗箱3、播种轴环2、种粒流量调节板5、船形平拖板8、漏种粒槽板10、转轴4、转动轮7、防侧翻板条9和拉杆14组合构成,它用金属材料、铝塑板、塑胶棒制造。本水稻稻种点播机是用于水稻种子直播的机具。使用时,将需直播的稻种放在稻种漏斗箱3内,调整种粒流量调节板5选好适合的缝孔13大小,用人拖着拉杆14前进,水稻稻种点播机随着前进,转动轮7的叶片陷入湿泥中,转动轮转动时带动转轴4和播种轴环2转动,装种粒凹坑11内的种粒随播种轴环2转动而向下转动移位,在到达缝孔13时被种粒流量调节板5下端的橡胶套12刮阻(橡胶套12是避免刮阻多余种粒时碰伤种粒芽尖),在装种粒凹坑11内的种粒移过缝孔13掉入漏种粒槽板10内,在重力作用下,种粒沿漏种粒槽板10向下滑出掉到水田表面湿泥上,连续运转播种轴环2,不断有种粒按要求直播在水田湿泥上,实现按要求行距和间距直播。本实施例水稻稻种点播机为六行机,机宽1.2米,行距20厘米,蔸距17厘米,人工拖播,每小时播种2至2.5亩,整机重量在9公斤左右。使用寿命5至10年。稻种损失率在2%以下,在大田平整和种谷破胸齐全情况下,种谷成苗率达95%以上。本机对早稻和晚稻直播播种均可使用。本机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保养,劳动强度轻,节省育秧秧田,稻田利用率达100%,点播功效高,成本低,省去常规的育秧、拔秧、-->插秧或抛秧等体力劳动繁重的工序,且直播比育秧、插秧或抛秧的禾苗生长更好,产量也增加15%至20%,比传统人工插田提高功效35倍,比抛秧提高功效15倍。本技术如对本机的转动轮7进行更换,按耕作要求换成橡胶轮,则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稻种点播机,它由种粒漏斗箱、转轴、转动轮和拉杆构成,其特征在于稻种漏斗箱(3)安装在机架(1)上,转轴(4)两端支承在机架(1)上,转轴(4)有一端安装有转动轮(7),转轴(4)上套装有播种轴环(2),播种轴环(2)外周壁伸入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播种轴环(2)的外周壁均匀分布有装种粒凹坑(11),稻种漏斗箱(3)一侧安装有种粒流量调节板(5),漏种粒槽板(10)上端封装在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位置的稻种漏斗箱(3)侧板上,其漏种粒槽板(10)向下斜弯在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下面向后伸出在机架(1)底架外面,机架(1)底部装有船形平拖板(8),在船形平拖板(8)下面装有向机后伸出的防侧翻条板(9),拉杆(14)的拉杆轴(16)经拉杆轴座(15)与船形平拖板(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稻种点播机,它由种粒漏斗箱、转轴、转动轮和拉杆构成,其特征在于稻种漏斗箱(3)安装在机架(1)上,转轴(4)两端支承在机架(1)上,转轴(4)有一端安装有转动轮(7),转轴(4)上套装有播种轴环(2),播种轴环(2)外周壁伸入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播种轴环(2)的外周壁均匀分布有装种粒凹坑(11),稻种漏斗箱(3)一侧安装有种粒流量调节板(5),漏种粒槽板(10)上端封装在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位置的稻种漏斗箱(3)侧板上,其漏种粒槽板(10)向下斜弯在稻种漏斗箱(3)的底口下面向后伸出在机架(1)底架外面,机架(1)底部装有船形平拖板(8),在船形平拖板(8)下面装有向机后伸出的防侧翻条板(9),拉杆(14)的拉杆轴(16)经拉杆轴座(15)与船形平拖板(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稻种点播机,其特征在于稻种漏斗箱(3)数量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