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晓利专利>正文

自动竹帘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806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竹帘编织机,由电机、离合器总成、皮带轮、胶滚轮、曲轮、曲轮连杆、链轮链条、上下偏心轮、凸轮、直连杆和曲轴连杆构成的传动部分,由小型电机、送篾器、后架板、盖板、胶滚、剪篾刀和弧形滑块构成的送篾部分,由线它、线夹、转动杆、上下链轮链条和前后织线架构成的织线部分,由电源开关、光电开关、继电器、补偿开关和电磁开关构成的控制部分均是安装在机架上的,其后架板、转动杆、后织线架分别与曲轮连杆、上偏心轮、曲轴连杆相连构成整体。这种编织机编织竹帘速度快,效果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自动竹帘编织机。目前,用于压制竹胶板的竹帘,都是由手工来编织成的。这样编织劳动强度大,效率也相当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竹帘编织机,它能提高效率,且操作十分简单。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自动竹帘编织机是由机架、传动、送篾、织线和控制五部分组成。其机架部分是为两边上竖一杆的长方形整体架子;其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下方一端及侧边,是由电机带动离合器总成传递至皮带轮与胶滚上的胶滚轮及曲轮至曲轮连杆,以及链轮链条传递至下偏心轮及通过偏心轮连杆至上偏心轮、及链轮链条至凸轮、推杆、曲轴连杆构成的;其送篾部分是由安在机架一侧的小型电机、送篾器,以及安装在机架中间的后架板、盖板与安装在机架前方上角的胶滚及机架前侧两边的剪篾刀与弧形滑块构成;在其织线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后的线它及线夹、安在机架上的转动杆及上链轮通过上链条连于安在机架中间的前、后织线架,以及安在机架上的下链轮与连于前、后织线架下方的下链条构成;在其控制部分是由安在机架侧的电源开关与安在后架板上的光电开关及安在机架底部的继电器、补偿升关,以及安在机架下方与离合器总成相含接的电磁开关及电线路构成。所述的送篾部分的后架板及织线部分的转动杆、后织线架是分别与传动部分的曲轮连杆、上偏心轮、曲轮连杆相连接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竹篾经送篾器送入后架板与盖板相合之间达到光电开关时,由于开关的光感作用传递给继电器至电磁开关吸动离开离合器总成,传动部分即可带动织线部分将篾织线至带动送篾部分继续送篾达到编织成竹帘。所以自动控制相当简单,男女老少均可操作,编织速度高,每三分钟可织一个帘子,且使用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形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形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形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离合器总成26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形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后架板5与盖板6的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形状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织线部位的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2中曲轴连杆36与后织线架8连接的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1中前织线架7的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1中后织线架8的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力1中的控制部分的电线路示意图。如图1、2、3所示,该编织机的机架1是由角钢、扁铁焊接成一两边竖杆长方形整体架子。所述传动部分,其在机架1下方一端及侧边上安上电机25传递安离合器总成26,总成轴的两边安上皮带24至胶滚13上的胶滚轮18及曲轮28至曲轮连杆29,总成上侧安上链轮链条22左至下偏心轮23、偏心轮连杆16、上偏心轮15,以及链轮链条21至凸轮20、推杆19、曲轴连杆36。其所述的离合器总成(如图4、5示),是由传动轮41与离合轮42构成,只是离合轮上安有挡杆43与电磁开关27相含接,以及安有离合盒44、盒内安有弹簧45、离合闩46,离合闩上连有销杆47与挡杆43相对。该编织机的的送篾部分,如1、2、3、6、7所示,小型电机2、送篾器3安机架1侧带动送篾,机架1中安装上后架板5、盖板6及机架前方上角安上胶滚13,机架前两侧分别安上剪篾刀4与弧形滑块37,使后架板5与传动部分的曲轮连杆36相连接。其后架板5与盖板6是活动铰连相合安装的,铰连相合一端连固有一滑杆39与弧形滑块37含接滑动,在其机架1前侧的剪篾刀是通过一连杆40与后架板5的下轴相连的。该编织机的织线部分,如图1、2、8、9、10、11所示,机架1后边安上线它17、线夹38,机架竖立的支承杆上安上转动杆9,转动杆上安上两上链轮10,并使转动杆与传动部分的上偏心轮15相连接,两上链轮通过上链条11连于机架中间上的前、后织线架7、8上方,安在机架中间的下链轮30通过下链条31连于前、后织线架7、8下方,并使后织线架与传动部分的曲轴连杆36相连接。其前织线架上均布的针12必须是向上,而后织线架上均布的针12必须是向下的。该编织机的控制部分,如图1、12所示,电源开关35安在机架1侧,光电开关14安在后架板5上,但必须是安在送篾达到终点的位置,继电器32、补偿开关33安在机架底部。其电线路是电源开关35的电源分别引入电机25与小型电机2与继电器32与光电开关14并分引一线连接继电器32、一线连接补偿开关33,又从光电开关引出一线至继电器,同样补偿开关引出一线至继电器,而继电器引出线至电磁开关27的。使用操作及动作过程首先从线它经线夹分别穿入前、后线架上各针至系于胶滚处。启动电源开关带动电机至离合器总成空转以及小型电机带动送篾器运转,织帘时首先将篾条送入送篾器,送至达到光电开关处时,由于光电开关的光感作用传递给继电器至电磁开关吸动离开离合器总成上挡杆(如图4示),由于弹簧的作用将离合闩闩入传动齿轮带动离合轮运转;同时同步带动皮带轮至胶滚轮及上、下偏心轮至转动杆至前、后织线架上下运动及链轮链条至凸轮、推杆、曲轴连杆使后织线架左右运动(如图8示)并绞线织帘,同时由于曲轮连杆作用;后架板与盖板向前移动,由于滑杆作用盖板自动支起,使篾条编织成竹帘,同时后架板下轴转动,同时使剪篾刀将过长的篾条剪除即成。所述的补偿开关作用是当送篾器送篾出现断篾时,为将断篾取出,这时即可用补偿开关使继电器传递给电磁开关同样是吸动离开离合器总成上的挡杆,即可取出断篾。权利要求1.自动竹帘编织机,它包括机架、传动、送篾、织线和控制五部分,其特征在于A.机架部分是为两边上竖一杆的长方形整体架子;B.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1下方一端及侧边,是由电机25带动离合器总成26传递至皮带轮24与胶滚13上的胶滚轮18及曲轮28至曲轮连杆29,以及链轮链条22传递至下偏心轮23及通过偏心连杆16至上偏心轮15、及链轮链条21至凸轮20、推杆19、曲轴连杆35构成;C.送篾部分是由安在机架1一侧的小型电机2、送篾器3,以及安装在机架1中间的后架板5、盖板6与安装在机架前方上角的胶滚13及机架前侧两边的剪篾刀4与弧形滑块36构成;D.织线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1后的线它17及线夹37、安在机架上的转动杆9及上链轮10通过上链条11连于安在机架中间的前、后织线架7、8,以及安在机架上的下链轮30与连于前、后织线架下方的下链条31构成;E.控制部分是由安在机架1侧的电源开关35与安在后架板5上的光电开关14及安在机架底部的继电器32、补偿开关33,以及安在机架下方与离合器总成26相含接的电磁开关27及电线路34构成。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送篾部分的后架板5及织线部分的转动杆9、后织线架8是分别与传动部分的曲轮连杆29、上偏心轮15、曲轮连杆36相连接的。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离合器总成是由传动轮41与离合轮42构成,离合轮42上安有挡杆43与电磁开关27相含接,以及安有离合盒44,盒内安有弹簧45、离合闩46,离合闩上连有销杆47与挡杆43相对。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帘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后架板5与盖板6是活动铰连相合安装的,铰连相合一端连固有一滑杆39与弧形滑块37含接滑动的,在其机架1前侧的剪篾刀是通过一连杆40与后架板5的下轴相连的。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竹帘编织机,它包括机架、传动、送篾、织线和控制五部分,其特征在于:A.机架部分是为两边上竖一杆的长方形整体架子;B.传动部分均是安在机架1下方一端及侧边,是由电机25带动离合器总成26传递至皮带轮24与胶滚13上的胶滚轮18及曲 轮28至曲轮连杆29,以及链轮链条22传递至下偏心轮23及通过偏心连杆16至上偏心轮15、及链轮链条21至凸轮20、推杆19、曲轴连杆35构成;C.送篾部分是由安在机架1一侧的小型电机2、送篾器3,以及安装在机架1中间的后架板5、盖板6 与安装在机架前方上角的胶滚13及机架前侧两边的剪篾刀4与弧形滑块36构成;D.织线部分是由安装在机架1后的线它17及线夹37、安在机架上的转动杆9及上链轮10通过上链条11连于安在机架中间的前、后织线架7、8,以及安在机架上的下链轮30 与连于前、后织线架下方的下链条31构成;E.控制部分是由安在机架1侧的电源开关35与安在后架板5上的光电开关14及安在机架底部的继电器32、补偿开关33,以及安在机架下方与离合器总成26相含接的电磁开关27及电线路34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晓利尹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尹晓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