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宏江专利>正文

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8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属于农业机械;在上悬挂焊合上固装支撑套梁,分体半梁结构的左右副梁里端头插配在支撑套梁内,在主梁上套装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的后部分别与副梁活动套接和固定连接,设有两段螺距不等的调节丝杠与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上的内螺纹旋装配合,且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等于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的二分之一;本机架实现了播种器与起垄铧在机架上同步同向、不等距的横位移动调节,可适应和满足60-70公分垄距播种作业使用,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播种机具的机架总成。
技术介绍
在我国东北地区旱作农业中,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农艺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其垄距也不相同,一般在60公分垄距至70公分垄距之间变化。为满足播种机具对不同垄距的播种作业要求,在部份播种机具上配装了播种器和起垄铧横向移动调节装置。但是,由于该类结构采用通根整体式副梁,而且播种器移动调节套焊合和起垄铧移动调节套焊合均是活动套配在整体式副梁上,驱动播种器移动调节套焊合和起垄铧移动调节套焊合的调节丝杠上驱动螺纹全部为等螺距螺纹,所以,当驱动播种器和起垄铧在副梁上同步同向横位移动以适应不同垄距尺寸时,播种器与起垄铧移动距离相同,使得播种器偏离垄台中心部位,位于垄台中心线侧部,降低了播种作业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设计提供一种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达到一台播种机具可适应和满足不同尺寸垄距作业需要、提高机具作业使用率和作业范围、保证作业质量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副梁为左、右半梁分体结构,在上悬挂焊合后侧下部上固装支撑套梁,左、右侧副梁的相对里端头可-->轴向移动地插装在支撑套梁内;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依次对应可轴向移动地套配安装在主梁左右两侧上,左、右两侧的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的后部分别可移动地套装在左、右侧副梁上,左、右两侧的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的后部分别与左、右侧副梁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上设有两段螺距不等的外螺纹,该两段螺距不等的外螺纹分别与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上的内螺纹旋装配合,且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等于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的二分之一,至此构成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本技术实现了播种器组合与起垄铧由同一根调节丝杠驱动在机架上同步但不等距离的同向横位移动调节,在保证调节后的播种器组合始终处在不同垄距的垄台中心线位置的同时,其起垄铧处在不同垄距尺寸垄台的两侧垄沟位置上,具有调节简单方便、调节质量好、机具适应能力强、保证播种作业质量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是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件号说明:1、播种器组合、2、开沟器、3、地轮总成、4、顺梁焊合、5、副梁、6、固定套焊合、7、调节丝杠、8、主梁、9、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10、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1、支撑套梁、12、上悬挂焊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包括主梁8、调节丝杠7、固定套焊合6、副梁5、顺梁焊合4和上悬挂焊合12,副梁5为左、右半梁分体结构,-->在上悬挂焊合12后侧下部上固装支撑套梁11,左、右侧副梁5的相对里端头可轴向移动地插装在支撑套梁11内;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依次对应可轴向移动地套配安装在主梁8左右两侧上,左、右两侧的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的后部分别可移动地套装在左、右侧副梁5上,左、右两侧的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的后部分别与左、右侧副梁5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7上设有两段螺距不等的外螺纹,该两段螺距不等的外螺纹分别与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上的内螺纹旋装配合,且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等于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的二分之一。作业使用时,将播种器组合1和开沟器2同时配装在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后部上,地轮总成3固装在左、右侧副梁5上,起垄铧配装在顺梁焊合4上。转动调节丝杠7,驱动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在主梁8上同步同向横位移动,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同时带动开沟器2和播种器组合1相对于副梁5横向移动,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带动副梁5及固装在副梁5上的地轮总成3、顺梁焊合4和起垄铧与播种器组合1同向移动,由于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的内螺纹螺距尺寸是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的二分之一,实现了播种器组合1、开沟器2与地轮总成3、顺梁焊合4上起垄铧之间的同步同向横位差倍移动距离调节,即地轮总成3、起垄铧移动距离是播种器组合1移动距离的一倍,且满足了从60-70公分垄距变化的无级移动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包括主梁(8)、调节丝杠(7)、固定套焊合(6)、副梁(5)、顺梁焊合(4)和上悬挂焊合(12),其特征在于副梁(5)为左、右半梁分体结构,在上悬挂焊合(12)后侧下部上固装支撑套梁(11),左、右侧副梁(5)的相对里端头可轴向移动地插装在支撑套梁(11)内;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依次对应可轴向移动地套配安装在主梁(8)左右两侧上,左、右两侧的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的后部分别可移动地套装在左、右侧副梁(5)上,左、右两侧的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的后部分别与左、右侧副梁(5)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7)上设有两段螺距不等的外螺纹,该两段螺距不等的外螺纹分别与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上的内螺纹旋装配合,且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等于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上的内螺纹螺距尺寸的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等距调节式播种机机架,包括主梁(8)、调节丝杠(7)、固定套焊合(6)、副梁(5)、顺梁焊合(4)和上悬挂焊合(12),其特征在于副梁(5)为左、右半梁分体结构,在上悬挂焊合(12)后侧下部上固装支撑套梁(11),左、右侧副梁(5)的相对里端头可轴向移动地插装在支撑套梁(11)内;播种器组合移动调节套焊合(10)和副梁移动调节套焊合(9)依次对应可轴向移动地套配安装在主梁(8)左右两侧上,左、右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宏江
申请(专利权)人:任宏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