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刺参苗种的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6588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23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刺参苗种的繁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幼苗管理:幼苗密度控制在0.5~1个/ml,每日换水,水温控制在20~25℃,2-3天清底一次;稚参管理:将幼苗导入繁育池;选择无色透明的聚乙烯波纹板做附着基,水温保持在15~23℃,光照为500~1000lx,盐度为29~32‰,溶解氧在5㎎/l以上,pH值为7.8~8.5,培育密度控制在0.5~1头/㎝2;繁育池采用流水法改善水质;投喂以鼠尾藻粉、马尾藻粉、鱼粉、酵母菌、海泥、免疫多糖和/或钢丝藻为主的饲料;投喂光合细菌,净化水质;清除苗种脏污。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刺参繁育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刺参苗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亲参蓄养管理: ??蓄养池采用水泥槽,采用单层浮式网箱暂养,培育密度为15~25头/m3,水深1.2~1.5米,水温16~18℃,盐度29~32‰,PH值为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在5㎎/l以上;亲参每日按其体重的4%分早晚两次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1/2,换水温差不大于1℃; ?(二)产卵受精: ??产卵密度不大于50粒/㎡,亲参产卵受精后及时将亲参移出,并用经过砂滤消毒的洁净海水反复洗卵多次,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三)孵化: ??利用深井水降温池内海水,环境条件要求为水温17~20℃,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在5㎎/l以上,孵化密度为20~50粒/ml; (四)幼苗管理: ??幼苗密度控制在0.5~1个/ml,用鼠尾藻磨碎液投喂,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1/2~1/3,每隔一小时用翻水板上下轻轻翻动池水1次,水温控制在20~25℃,2?3天用虹吸管清底一次; (五)稚参管理: ?(1)当幼苗生长到出现五触手原基或幼苗20%~30%发育成樽形幼体时,导入繁育池;选择无色透明的聚乙烯波纹板做附着基,水温保持在15~23℃,光照为500~1000lx,盐度为29~32‰,溶解氧在5㎎/l以上,PH值为7.8~8.5,培育密度控制在0.5~1头/㎝2;? ?(2)繁育池采用流水法改善水质,每天流水4~6次,每次2~3小时,每天流水量为繁育池水体的3~4倍;每2~3天吸污1次,半个月倒池1次;? ?(3)投喂饵料,饵料主要成分为鼠尾藻粉、马尾藻粉、鱼粉、酵母菌、海泥、免疫多糖和/或钢丝藻;? ?(4)投喂光合细菌以改善繁育池的微生态环境,净化水质,增强稚参抗病能力; ?(六)清除苗种脏污: ??在幼苗和稚参阶段,附着基滋生大量盐嘎等脏污,在刺参清底倒池时,首先准备一盆海水,将约5斤参苗放入盆中,用手旋转盆水,脏污集中在中间,用直径15厘米100目小手抄网捞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枳伸陈贵平刘广丰刘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