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20112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6 04:44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EPC(100)、3G网络(200)、以及可经由EPC(100)或者3G网络(200)与外部网络(300)进行连接的无线终端(10)。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从EPC(100)对3G网络(200)的切换的切换功能单元。能够经由EPC(100)与无线终端(10)设定的EPS承载数目,比能够经由3G网络(200)与无线终端(10)设定的PDP上下文数目多。切换功能单元根据经由EPC(100)与无线终端(10)已设定了的EPS承载数目和要经由3G网络(200)与无线终端(10)设定的PDP上下文数目而控制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本申请为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08年9月26日,申请号为200880109244.6,专利技术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能够和无线终端设定的承载(bearer)数目不同的多个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终端能够连接的网络的种类逐渐多样化。例如,作为无线终端能够连接的网络,可举出(1)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2)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3)以IEEE802.11规定的WLAN、(4)以IEEE802.16等规定的WiMAX等。此外,以无线终端能够与多个网络连接作为前提,还提出了切换无线终端连接的网络的技术(切换技术)(例如,3GPPTR23.882V1.9.0(Section7.8.2))。例如,在无线终端连接的网络中无线质量劣化时等,进行上述的网络切换(handover)。这里,能够经由各种网络而与无线终端设定的承载依赖于各种网络以及无线终端的能力。从而,能够经由各种网络与无线终端设定的承载数目对于各种网络是不同的。从而,在上述的切换中,考虑能够经由切换源的网络而与无线终端设定的承载数目,比能够经由切换目的地的网络与无线终端设定的承载数目多的情况(case)。在这样的情况中,无法将由切换源的网络所提供的服务移交给切换目的地的网络。即,设想随着无线终端能够连接的网络的种类多样化,无法适当地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特征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1通信网络(例如,EPC100)、第2通信网络(例如,3G网络200)、以及可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或者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外部网络(外部网络300)进行连接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10)。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切换功能单元,其用于控制从所述第1通信网络对所述第2通信网络的切换。能够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定的第1承载数目,比能够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定的第2承载数目多。所述切换功能单元(例如,无线终端10、MME120或PDN-GW140)根据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数目和要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新设定的所述第2承载数目,控制所述切换。根据该特征,切换功能单元根据经由第1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第1承载数目和要经由第2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新设定的第2承载数目而控制切换。从而,设想无线终端能够连接的网络的种类多样化,能够适当地进行切换。在上述的一特征中,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网关装置(例如,PDN-GW140),其被设置在所述第1通信网络和所述外部网络之间,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2通信网络和所述外部网络之间。所述切换功能单元具有管理功能,该管理功能用于管理将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和要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新设定的所述第2承载相关联的表。所述管理功能被设置在所述网关装置中。在上述的一特征中,所述切换功能单元具有切断功能,该切断功能用于,当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数目,比要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新设定的所述第2承载数目多时,根据所述第1承载的优先级,切断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在上述的一特征中,所述外部网络包括第1外部网络以及第2外部网络。所述无线终端经由第1承载A与第1外部网络连接,该第1承载A是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中的任一个,并且所述无线终端经由第1承载B与第2外部网络连接,该第1承载B是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中的任一个。所述切换功能单元具有切断功能,该切断功能用于,当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数目,比要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新设定的所述第2承载数目多时,根据所述外部网络的优先级,切断所述第1承载A或者所述第1承载B。在一特征中,无线通信方法在包括第1通信网络、第2通信网络、以及可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或者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从所述第1通信网络对所述第2通信网络的切换。能够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定的第1承载数目,比能够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定的第2承载数目多。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已设定了的所述第1承载数目和要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终端新设定的所述第2承载数目,控制所述切换的步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分组过滤器的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承载优先级表的图。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图。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外部NW优先级表的图。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另外,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者相似的标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与实际的不同。因而,具体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后进行判断。此外,在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图。另外,在图1中,应注意仅记载了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所必须的结构。因而应注意,实际上除了图1所示的结构以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还设置有HLR(HomeLocation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等结构。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终端10、eNB110、MME120、S-GW130、PDN-GW140、RNC210和SGSN220。这里,应注意eNB110、MME120、S-GW130以及PDN-GW140构成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MME120、S-GW130以及PDN-GW140被设置在EPC100(EvolvedPacket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上。另外,EPC100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利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和SAE(SystemArchitecture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等,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有时也被称为“超(Super)3G”或“3.9代”等。另一方面,应注意RNC210和SGSN220构成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SGSN220被设置在3G网络200上。另外,3G网络200是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电路交换域(domain)和分组交换域,但在第1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分组交换域。无线终端10构成为能够经由eNB110与EPC100连接。在无线终端10和PDN-GW140之间,经由EPC100设定承载(以下,EPS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1通信网络、第2通信网络,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第1网关构成为,与属于所述第1通信网络的移动管理节点和属于所述第2通信网络的分组交换机连接,第2网关构成为,与所述第1网关和外部网络连接,无线终端构成为,通过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第2网关之间设定分组通信用的多个第1承载,能够与所述外部网络连接,所述无线终端构成为,通过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第2网关之间设定分组通信用的第2承载,能够与所述外部网络连接,在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1通信网络到所述第2通信网络的切换的控制中,所述第2网关在不能设定全部的与已设定的所述多个第1承载对应的所述第2承载的情况下,更新作为用于该第1承载而设定的分组过滤器,以便将所述多个第1承载映射到所述第2承载。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9.28 JP 255537/07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1通信网络、第2通信网络,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第1网关与属于所述第1通信网络的移动管理节点和属于所述第2通信网络的分组交换机连接;第2网关与所述第1网关和外部网络连接;无线终端通过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与所述第2网关之间设定分组通信用的多个第1承载,能够与所述外部网络连接,所述无线终端,通过经由所述第2通信网络与所述第2网关之间设定分组通信用的第2承载,能够与所述外部网络连接;在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1通信网络到所述第2通信网络的切换的控制中,所述第2网关在已设定的所述多个第1承载的个数与所述第2承载的个数不一致的情况下,更新作为用于所述第1承载而设定的分组过滤器,以使所述多个第1承载映射到所述第2承载,所述第1通信网络采用EPC方式,所述第2通信网络采用3G方式。2.一种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哲通神津和志金内正臣石井美波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