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节点休眠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休眠调度方法,是一种在给定链路中通过插入最少的苏醒时隙使链路满足通信时间要求的节点休眠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克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寿命问题,能源研究一直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已经建立很多模型用来从节点周围的环境中收集能量,从而对其进行供电。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硬件设计和电源管理方面,通过改变节点占空比技术来节省能量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近段时间,ESC协议(YuGu,TingZhu,andTianHe.ESC:EnergySynchronizedCommunicationinSustainableSensorNetworks,inICNP’09)通过引入一个透明的中间件来最大程度减小网络传输延迟,从而延长节点寿命。对许多传感器网络来说,低占空比下实时数据传输是影响节点能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针对节点剩余能量和链路质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PTW(XueYangandNitinH.Vaidya.AWakeupSchemeforS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节点休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检测链路上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步骤2,结合检测出的链路质量,计算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延迟期望值,若该延迟期望值大于实际应用要求的延迟阈值,则执行步骤3,否则流程结束;步骤3,从增加一次苏醒时隙开始,依次计算出增加苏醒时隙后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小延迟期望值,直到计算出的最小延迟期望值小于或等于延迟阈值或增加苏醒时隙的次数等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所需的跳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节点休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检测链路上各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步骤2,结合检测出的链路质量,依据链路重传次数,计算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延迟期望值,若该延迟期望值大于实际应用要求的延迟阈值,则执行步骤3,否则流程结束;步骤3,从增加一次苏醒时隙开始,依据链路重传次数,依次计算出增加苏醒时隙后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小延迟期望值,直到计算出的最小延迟期望值小于或等于延迟阈值,或直到增加苏醒时隙的次数等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所需的跳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休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初始的节点工作调度表计算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延迟期望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银,王金磊,张靖宇,孙利民,朱红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