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运营商边缘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运营商边缘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目前,电信级以太网电路被广泛地应用,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英文全称为VirtualPrivateLANService,英文简称为VPLS)是在一种在公用互联网协议(英文全称为InternetProtocol,英文简称为IP)/多协议标签交换(英文全称为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英文简称为MPLS)网络中提供的点到多点的二层虚拟专用网(英文全称为Level-2VirtualPrivateNetwork,英文简称为L2VPN)业务。VPLS利用了以太网技术和MPLS技术,通过运营商的IP/MPLS网络将分布到不同地域的多个以太局域网(英文全称为LocalAreaNetwork,英文简称为LAN)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像连接到一个以太网桥一样。VPLS基于媒介访问控制(英文全称为MediaAccessControl,英文简称为MAC)地址或者MAC地址加虚拟局域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第一运营商边缘设备PE、第二PE,所述第一PE和所述第二PE属于一个冗余组RG,所述RG对应一个虚拟PE,所述虚拟PE具有IP地址,所述虚拟PE是第一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实例的成员PE,所述第一VPLS实例为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VPLS实例,第一用户边缘设备CE为所述虚拟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本地CE,所述第一CE以跨框链路聚合组MC?LAG方式分别和所述第一PE和所述第二PE相连,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PE接收来自所述第一CE的以太帧;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以太帧的类型,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得到封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第一运营商边缘设备PE、第二PE,所述第一PE为主用PE,所述第二PE为备用PE,所述第一PE和所述第二PE属于一个冗余组RG,所述RG对应一个虚拟PE,所述虚拟PE具有IP地址,所述虚拟PE是第一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实例的成员PE,所述第一VPLS实例为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VPLS实例,第一用户边缘设备CE为所述虚拟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本地CE,所述第一CE以跨框链路聚合组MC-LAG方式分别和所述第一PE和所述第二PE相连,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PE接收来自所述第一CE的以太帧;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以太帧的类型,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得到封装后的报文,并将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向所述虚拟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远端PE发送,其中所述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根据所述以太帧的类型,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得到封装后的报文,并将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向所述虚拟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远端PE发送,具体包括:当所述以太帧为已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时,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所述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目的远端PE的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向所述目的远端PE发送封装后的报文,其中,所述目的远端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的MAC转发表中所述以太帧的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下一跳PE;和/或,当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入口复制方式,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复制,得到数量与所述虚拟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远端PE的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以太帧;对所述多个以太帧分别进行封装得到多个封装后的报文,其中,每个所述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源地址均为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每个所述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远端PE中的一个PE的IP地址,所述多个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互不相同;根据所述多个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发送所述多个封装后的报文;和/或,当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非聚合组播树方式,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所述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向加入到所述组播树中的所述第一PE以外的PE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和/或,当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聚合组播树方式,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所述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所述封装后的报文携带第一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为所述虚拟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的标签类型为上游分配标签,向加入到所述组播树中的所述第一PE以外的PE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非聚合组播树方式,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所述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向加入到所述组播树中的所述第一PE以外的PE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还包括:所述第一PE将所述以太帧发送到所述第二PE上,使得所述第二PE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通过与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向加入到所述组播树中的所述第二PE以外的PE发送经所述第二PE封装后的报文;和/或,当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聚合组播树方式,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所述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所述封装后的报文携带第一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为所述虚拟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的标签类型为上游分配标签,向加入到所述组播树中的所述第一PE以外的PE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还包括:所述第一PE将所述以太帧发送到所述第二PE上,使得所述第二PE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所述隧道源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经所述第二PE封装后的报文携带第一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为所述虚拟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的标签类型为上游分配标签,通过与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向加入到所述组播树中的所述第二PE以外的PE发送所述经所述第二PE封装后的报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E接收来自所述第一CE的以太帧之前,包括:所述第一PE获取RG信息,所述RG信息包括所述RG对应的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所述RG对应的所述第一VPLS实例的VPLS标识、所述虚拟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和/或属于所述RG的其他成员PE的IP地址;所述第一PE通过路由协议发布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对应的路由可达性信息;所述第一PE在确定所述第一PE为主用PE后,发布所述第一VPLS实例的可达性信息,所述第一VPLS实例的可达性信息包括所述RG对应的VPLS实例的VPLS标识和所述虚拟PE为所述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以及虚拟PE的IP地址。5.一种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第三PE和虚拟PE,所述虚拟PE对应的RG的成员PE包括第一PE和第二PE,所述第一PE为主用PE,所述第二PE为备用PE,所述虚拟PE具有IP地址,所述虚拟PE和所述第三PE都是第一VPLS实例的成员PE,所述第一VPLS实例为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VPLS实例,所述第一PE为所述RG中距离所述第三PE路由最短的成员PE,第二CE是所述第三PE在第一VPLS实例内的本地CE,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三PE接收到从所述第二CE发送过来的以太帧;所述第三PE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或者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虚拟PE,使得所述虚拟PE对应的RG的成员PE接收到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并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第一CE,所述第一CE为所述虚拟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本地CE,并且所述第一CE以跨框链路聚合组MC-LAG方式分别和所述第一PE和所述第二PE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PE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或者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虚拟PE,使得所述虚拟PE对应的RG的成员PE接收到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并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第一CE,具体包括:当所述以太帧为已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以太帧的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下一跳PE为所述虚拟PE,则所述第三PE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三PE的IP地址作为隧道源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封装后的报文携带第一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为所述虚拟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的标签类型为下游分配标签,将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PE,使得所述第一PE接收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并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CE;当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入口复制方式,则所述第三PE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复制,得到数量与所述第三PE在所述第一VPLS实例内的远端PE的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以太帧;对所述多个以太帧分别进行封装得到多个封装后的报文,其中,每个所述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源地址均为所述第三PE的IP地址,每个所述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三PE的远端PE中的一个PE的IP地址,所述多个封装后的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互不相同;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对应的远端PE,使得所述第一PE接收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的封装后的报文并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CE,其中所述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的封装后的报文携带第一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为所述虚拟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所述第一VPLS标签的标签类型为下游分配标签;当所述第一PE为主用PE,所述第二PE为备用PE,所述第一PE加入到与所述第一VPLS对应的组播树,并且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第一VPLS实例采用非聚合组播树方式,所述第三PE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三PE的IP地址作为隧道源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与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进行转发,使得所述第一PE接收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并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CE;当所述第一PE为主用PE,所述第二PE为备用PE,所述第一PE加入到与所述第一VPLS对应的组播树,并且所述以太帧为未知目的地单播以太帧、组播以太帧或广播以太帧时,如果所述第一VPLS实例采用聚合组播树方式,所述第三PE使用所述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以及使用所述第三PE的IP地址作为隧道源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封装后的报文携带第三VPLS标签,所述第三VPLS标签为所述第三PE为所述第一VPLS实例分配的VPLS标签,所述第三VPLS标签的标签类型为上游分配标签,将所述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组播树进行转发,使得所述第一PE接收所述封装后的报文并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CE。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PE使用所述虚拟PE的IP地址或者第一VPLS实例对应的组播树的组播IP地址作为隧道目的地址对所述以太帧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虚拟P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第一PE为主用PE,第二PE为备用PE,且所述第一PE和第二PE都已加入到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虎,李振斌,倪辉,郝卫国,潘灏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