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799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包括空腔本体、电源、马达、鼻毛刀、开关,开关设置在空腔本体上,电源与马达电连接并置于空腔本体内,鼻毛刀与空腔本体一端连接,马达带动鼻毛刀转动,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和印刷电路板置于空腔本体内,发光二极管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印刷电路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的空腔本体开设有通光孔;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安全、卫生、方便,便于携带,经济实用,能有效地剃短鼻毛,使人面部清洁美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光线不充足的场所,能很清楚地看见鼻孔内鼻毛的情况以及鼻毛刀工作的部位,能安全有效地剃短鼻毛,不容易弄伤鼻腔。(*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美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技术背景鼻毛修剪器是一种可伸入鼻孔中修剪过长鼻毛的专用美容小 工具,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清洁效果不理想;为此,出现 了鼻毛剔除刀、鼻毛修剪器,如日本专利"JP2005-228688",但是 其结构都是采用剪刀或刀片直接剃除,仍然存在着不安全隐患,而 且由于其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制造成本高而不易于普及。现有的一种电动鼻毛修剪器,其包括空腔本体、电源、马达、 鼻毛刀、开关,开关设置在空腔本体上,电源与马达电连接并置于 空腔本体内,鼻毛刀与空腔本体一端连接,马达带动鼻毛刀转动,鼻毛刀转动将鼻毛剪切,在光线不充足的场所,不能很清楚地看见 鼻孔内鼻毛的情况以及鼻毛刀工作的部位,修剪器对鼻毛的修剪效 果不理想,且容易弄伤鼻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带灯光电动鼻毛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包括空腔本体、电源、马达、鼻毛刀、 开关,开关设置在空腔本体上,电源与马达电连接并置于空腔本体 内,鼻毛刀与空腔本体一端连接,马达带动鼻毛刀转动,还包括发 光二极管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和印刷电路板置于空腔 本体内,发光二极管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印刷电路板与电源电连 接,所述的空腔本体开设有通光孔。所述的空腔本体内嵌有内壳层。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发光二极管通过灯架 固定在内壳层内。所述的电源电连接印刷线路板输入端,印刷线路板的输出端电 连接马达,马达输出端通过连杆驱动鼻毛刀。所述的通光孔设置有透明罩。所述的透明罩为玻璃块或者透明塑料块。所述的鼻毛刀由刀座、刀体和刀罩组成,刀体固定在刀座上, 刀座通过连杆与马达输出端连接,刀罩罩套刀体并延伸卡接在空腔 本体的一端。所述的电源为干电池或者可充电电池。所述的空腔本体配合设置有鼻毛刀的保护帽。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空腔本体、电源、马 达、鼻毛刀、开关,开关设置在空腔本体上,电源与马达电连接并 置于空腔本体内,鼻毛刀与空腔本体一端连接,马达带动鼻毛刀转 动,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和印刷电路板置于空腔本体内,发光二极管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印刷电路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的空腔本体开设有通光孔;采用上述结构, 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安全、卫生、方便,便于携带,经济实用,能有效地剃短鼻毛,使人面部清洁美观,本技术在光线不充足 的场所,能很清楚地看见鼻孔内鼻毛的情况以及鼻毛刀工作的部位, 能安全有效地剃短鼻毛,不容易弄伤鼻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鼻毛刀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空腔本体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内壳层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发光二极管及灯架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技术马达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来 说明-见附图l-8, 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包括空腔本体l、电源2、 马达3、鼻毛刀4、开关9,开关9设置在空腔本体1上,电源2与 马达3电连接并置于空腔本体1内,鼻毛刀4与空腔本体1连接, 马达3带动鼻毛刀4转动,还包括发光二极管5和印刷电路板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5和印刷电路板6置于空腔本体内1,发光二极管5 与印刷电路板6电连接,印刷电路板6与电源2电连接,所述的空 腔本体1开设有通光孔11,通光孔11位于空腔本体1靠近鼻毛刀4 的一端,发光二极管5置于通光孔11内。所述的空腔本体1内嵌有内壳层12,内壳层12紧密嵌在空腔本 体l的内腔,电源2与马达3电连接置于内壳层12内,发光二极管 5和印刷电路板6置于内壳尾12内。所述的发光二极管5与印刷电路板6电连接,发光二极管5通 过灯架7固定在内壳层12内。所述的电源2电连接印刷线路板6输入端,印刷线路板6的输 出端电连接马达3,马达3输出端通过连杆8驱动鼻毛刀4,连杆8 与鼻毛刀4连接,马达3输出端转动带动连杆8转动,连杆8转动 驱动鼻毛刀4转动,鼻毛刀4转动将鼻毛剪切。所述的通光孔11设置有透明罩111,透明罩lll为玻璃块,发 光二极管5发出的光穿过透明罩111照射到鼻腔内,透明罩111可 以保护发光二极管5,使其不直接暴露在空腔本体1外。所述的鼻毛刀4由刀座41、刀体42和刀罩43组成,刀体42 固定在刀座41上,刀座41通过连杆8与马达3输出端连接,刀座 41有限位孔411,连杆8伸入刀座41的限位孔411,连杆8与限位 孔411配合连接,刀罩43罩套刀体42并延伸卡接在空腔本体1的 —端0所述的电源2为干电池,干电池与印刷电路板6电连接。所述的空腔本体1配合设置有鼻毛刀4的保护帽13,保护帽13 对鼻毛刀13有保护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开启发光电动鼻毛刀的电源开关9, 使得电路导通,电源2接通印刷电路板6,印刷电路板6分别控制 马达3和发光二极管5,马达3带动鼻毛刀4工作,印刷电路板6 控制发光二极管5的发光,本技术方案的开关9可以同时控制马达3 和发光二极管5的开启和关闭,也可以设置两个开关分别控制马达3 和发光二极管5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方案的透明罩lll还可以是透明塑料块,透明塑料块质 轻、价格便宜。本技术方案的电源2还可以是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能持续 使用,使用方便。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 己,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 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 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包括空腔本体(1)、电源(2)、马达(3)、鼻毛刀(4)、开关(9),开关(9)设置在空腔本体(1)上,电源(2)与马达(3)电连接并置于空腔本体(1)内,鼻毛刀(4)与空腔本体(1)的一端连接,马达(3)带动鼻毛刀(4)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二极管(5)和印刷电路板(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5)和印刷电路板(6)置于空腔本体(1)内,发光二极管(5)与印刷电路板(6)电连接,印刷电路板(6)与电源(2)电连接,所述的空腔本体(1)开设有通光孔(1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腔本体(1)内嵌有内壳层(12)。3、 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发光二极管(5)通过灯架(7)固定在内壳层(12)内。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2)电连接印刷线路板(6)输入端,印刷线路板(6) 的输出端电连接马达(3),马达(3)输出端通过连杆(8)驱动鼻 毛刀(4)。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光孔(11)设置有透明罩(111)。6、 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透明罩(111)为玻璃块或者透明塑料块。7、 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毛刀(4)由刀座(41)、刀体(42)和刀罩(43)组成,刀 体(42)固定在刀座(41)上,刀座(41)通过连杆(8)与马达(3) 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电动鼻毛刀,包括空腔本体(1)、电源(2)、马达(3)、鼻毛刀(4)、开关(9),开关(9)设置在空腔本体(1)上,电源(2)与马达(3)电连接并置于空腔本体(1)内,鼻毛刀(4)与空腔本体(1)的一端连接,马达(3)带动鼻毛刀(4)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二极管(5)和印刷电路板(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5)和印刷电路板(6)置于空腔本体(1)内,发光二极管(5)与印刷电路板(6)电连接,印刷电路板(6)与电源(2)电连接,所述的空腔本体(1)开设有通光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