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现在智能型手机一般包括成像镜头,且消费者对成像镜头的要求逐渐提升,不仅希望成像镜头具有长背凸(FlangBack)和广视角,还希望成像镜头能拍摄到好的风景照(远景端),且又能拍摄到好的人物照和大头照(近景端,物距为600mm),即对远景端和近景端都有较好的成像品质。其中,长背凸是为了让成像镜头的最后一个镜片(最靠近影像感测器的镜片)远离影像感测器,使得最后一个镜片与影像感测器之间能够放置滤光片等光学元件;广视角是为了让成像镜头所拍摄的一张照片中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景物。但是现在的成像镜头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三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不仅具有长背凸和广视角,而且对远景端和近景端都有较好的成像品质。一种成像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及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包括一个第三物端表面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及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包括一个第三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三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FB/TTL>0.16,G1R1/F1>1.04,及D1/D2<4.47,其中,FB为所述第三像端表面的顶点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TTL为所述第一物端表面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G1R2为第一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D1为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及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包括一个第三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三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FB/TTL>0.16,G1R1/F1>1.04,及D1/D2<4.47,其中,FB为所述第三像端表面的顶点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TTL为所述第一物端表面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G1R1为第一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D1为所述第二像端表面的有效径端点到第二像端表面的中心的垂直距离,D2为所述第二像端表面的有效径端点到所述第二像端表面的中心的水平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式:0.58>G2R2/F2>G2R1/F2>0.10及0.23>G3R2/F3>G3R1/F3>0,其中,G2R1为所述第二物端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骏程,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