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断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698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强力断线钳涉及一种用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金属线材的手动工具,由左右刀片、上下压板、左右联臂及左右管柄构成,刀片刃角由60°过渡为45-55°,刀片内侧中央采用齿啮合定位,刀片刃口间隙采用三节偏心螺栓调节。管柄横截面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刃角锋利、剪切强度高,受载面积大、载荷强度高且定位稳定,刃口间隙调节量大,调节程序简单,特别适合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金属线材。(*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碳素钢线材、圆钢、电缆及硬铜线的断线钳。断线钳是一种用于剪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碳素钢线材、圆钢、电缆及硬铜线的手动工具,目前普遍采用的断线钳是根据二级杠杆传动原理设计的双联臂断线钳,主要由左右刀片、上下压板、左、右联臂及左右管柄构成。由于刀片刃角为单一的60°角,故其阻抗力较大,刀刃不够锋利。左右刀片采用中心孔定位,刀片的受载面积小,易于断裂且定位不稳定。刀片刃口间隙采用杠杆调节,不仅调节结构复杂,而且调节程序也麻烦。管柄则采用圆管,其载荷能力较小。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刀刃锋利,刀片受载面积大、强度高且定位稳定,刀片刃口间隙调节机构和调节程序简单的断线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将刀片刃角由60°向纵深延伸1.5-2mm后过渡为45-55°,并且改刀片中心孔定位为齿啮合定位。同时,采用偏心螺栓调节刃口间隙,以简化刃口间隙调节机构和调节程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强力断线钳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强力断线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左右刀片刃角示意附图3为左右刀片啮合定位齿结构示意图;附图4、5分别为偏心调节螺栓正视图和仰视图。参考图1、2、3、4、5,本技术强力断线钳主要由左右刀片1,上,下压板2、左右联臂3和左右管柄4构成。左右刀片1的前部内侧分别带有等长的刀刃,为了减小刃角阻抗力,提高剪切强度,使刀片更加锋利,左右刀片均采用双刃角,即刃角由60°向纵深延伸1.5-2mm后过渡为45-55°。试验表明,刃角由60°向纵深延伸后过渡为50°时,刀片具有良好的切断效果。左右刀片1的中央各有一个安装上下压板2的圆孔,其尾部则各有个与左右联臂3相配合的尾孔。为了使左右刀片定位,在左右刀片内侧中央分别开有2个和3个互相啮合的定位齿5,定位齿模数为2.5或3,节圆直径20-30m,齿全高为4.75-5.7mm。与现有技术中的中心孔定位相比较,齿啮合定位增大了刀片的受载面积,提高了刀片的强度和定位稳定性,上下压板2均为长方形,两端各有一个与左右刀片1中央圆孔相配合的圆孔并通过两个螺栓6分别安装于左右刀片1的腹背两面,左右刀片1可分别绕螺栓6转动。左右联臂3的内侧通过一螺栓7相连并可绕螺栓7转动,左右联臂3的上部均开有与左右刀片1尾端尾孔相配合的上下螺孔并通过左右调节螺栓8分别与左右刀片1相连,左右刀片1及左右联臂3均可分别绕左右调节螺栓8转动。为了简便有效地调整左右刀片尾孔间距并进而调整刀片刃角间隙,左右调节螺栓采用由大轴9、中轴10和小轴11以及螺帽组成的三节偏心螺栓。大轴9与小轴11为同轴并分别与联臂3上部的上下螺孔相配合,中轴10位于大小轴之间并与刀片尾孔相配合,中轴10的轴线相对于大小轴的轴线位移为1.5-30mm并分别与大小轴内切,切线相对。试验证明,中轴轴线相对于大小轴的轴线位移为2mm时,可有效地调整左右刀片尾孔间距并进而调整刀片刃角间隙。为了使调节螺栓可靠定位,在调节螺栓8的螺帽下缘及联臂3上部上螺孔外侧开有互相啮合的定位齿,为提高载荷能力,左右管柄4的横截面改为椭圆形,椭圆的短轴与左右刀片1平面垂直。本技术结构简单,刃角锋利、剪切强度高、受载面积大载荷强度高且定位稳定,刃口间隙调节量大,调节程序简单。因此,本技术特别适合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金属线材。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碳素钢线材、圆钢、电缆及硬铜线的断线钳,由左右刀片、上下压板、左右联臂及左右管柄构成;所述左右刀片的前部内侧分别带有等长的左右刀刃左右刀片的中央各有一个用于安装上下压板的圆孔,左右刀片的尾部各有一个与左右联臂相配合的尾孔。所述上下压板均为长方形,两端各开有一个与左右刀片中央圆孔相配合的圆孔并通过两个螺栓分别安装于左右刀片的腹背两面、左右刀片可分别绕螺栓转动;所述左右联臂的内侧通过螺栓相连并可绕螺栓转动,其上部各开有与左右刀片尾部尾孔相配合的上下螺孔并通过左右调节螺栓分别与左右刀片相连,左右刀片及左右联臂均可分别绕左右调节螺栓转动,左右联臂的下部各带有一个可插入左右管柄中的直柄,直柄下端各带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左右管柄均为中空长管分别套装在左右联臂下部的直柄上,上部管壁上各有一个与左右联臂直柄下端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铆孔,左右管柄的尾部各套有一柄套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刀片刃角由60°向纵深延伸1.5-2.0mm后过渡为45-55°;所述左右刀片内侧中央分别开有2个和3个互相啮合的定位齿。定位齿模数为2.5或3,节圆直径为20-30mm,齿全高为4.75-5.7mm;所述左右调节螺栓是由小轴、中轴和大轴以及螺帽组成的三节偏心螺栓、大轴与小轴为同轴并分别与联臂上部的上下螺孔相配合,中轴位于大、小轴之间并与刀片尾孔相配合,中轴轴线相对于大小轴的轴线位移为1.5-3.0mm并分别与大小轴内切,切线相对,螺帽下缘及联臂上螺孔外侧开有互相啮合的定位齿;所述左右管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椭圆的短轴与刀片平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刀片刃角由60°向纵深延伸15-2mm后过渡为55°;所述调节螺栓中轴轴线相对于大小轴的轴线位移为2mm。专利摘要强力断线钳涉及一种用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金属线材的手动工具,由左右刀片、上下压板、左右联臂及左右管柄构成,刀片刃角由60°过渡为45-55°,刀片内侧中央采用齿啮合定位,刀片刃口间隙采用三节偏心螺栓调节。管柄横截面为椭圆形。本技术结构简单,刃角锋利、剪切强度高,受载面积大、载荷强度高且定位稳定,刃口间隙调节量大,调节程序简单,特别适合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金属线材。文档编号B26B17/00GK2058373SQ8922096公开日1990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家跃, 郝德洪, 张宝珠 申请人:天津市东郊区渤海机械修配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切断硬度在HRC30以下的各种碳素钢线材、圆钢、电缆及硬铜线的断线钳,由左右刀片、上下压板、左右联臂及左右管柄构成;所述左右刀片的前部内侧分别带有等长的左右刀刃,左右刀片的中央各有一个用于安装上下压板的圆孔,左右刀片的尾部各有一个与左右联臂相配合的尾孔;所述上下压板均为长方形,两端各开有一个与左右刀片中央圆孔相配合的圆孔并通过两个螺栓分别安装于左右刀片的腹背两面,左右刀片可分别绕螺栓转动;所述左右联臂的内侧通过螺栓相连并可绕螺栓转动,其上部各开有与左右刀片尾部尾孔相配合的上下螺孔并通过左右调节螺栓分别与左右刀片相连,左右刀片及左右联臂均可分别绕左右调节螺栓转动,左右联臂的下部各带有一个可插入左右管柄中的直柄,直柄下端各带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左右管柄均为中空长管,分别套装在左右联臂下部的直柄上,上部管壁上各有一个与左右联臂直柄下端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铆孔,左右管柄的尾部各套有一柄套;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刀片刃角由60°向纵深延伸1.5-2.0mm后过渡为45-55°;所述左右刀片内侧中央分别开有2个和3个互相啮合的定位齿,定位齿模数为2.5或3,节圆直径为20-30mm,齿全高为4.75-5.7mm;所述左右调节螺栓是由小轴、中轴和大轴以及螺帽组成的三节偏心螺栓、大轴与小轴为同轴并分别与联臂上部的上下螺孔相配合,中轴位于大、小轴之间并与刀片尾孔相配合,中轴轴线相对于大小轴的轴线位移为1.5-3.0mm并分别与大小轴内切,切线相对,螺帽下缘及联臂上螺孔外侧开有互相啮合的定位齿;所述左右管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椭圆的短轴与刀片平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跃郝德洪张宝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东郊区渤海机械修配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