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5723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21:50
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用来限制没有接地端的低压差稳压电路中由导通晶体管产生的电流。稳压器的输出电流由一个连接到上述晶体管集电极的低值电阻感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稳压器的输出电流成正比,并且用来改变设置电流限制值的电流比。通过在电流限制时提供正反馈,电流限制回路的增益得到提高。同时一个限流折返电路用来在较高的输入/输出电压差的情况下降低电流限制值。稳压电路通过限流折返电路提供的反馈有一个对工作温度敏感的断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感测和限制晶体管产生的电流,以保证晶体管在一个安全的工作区域。特别是感测稳压电路中导通晶体管集电极产生的电流,并且当感测电流超过电流限制值时限制晶体管的基极驱动电流。 
技术介绍
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和稳压输出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最小。这个电压差即为稳压器的压降。对于一个给定的电源电压,稳压器的压降限制了提供给负载的最大稳压。相反,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出电压,稳压器的压降决定了校准所需的最低电源电压。低压降稳压电路相对于高压降稳压电路,可以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提供稳压输出电压。一个低压降稳压电路也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工作,因为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差乘以输出电流等于功率转移到负载过程中调节器的功率耗散。由于这些和其他原因,低压差稳压电路有许多应用,同时可以提高稳压电路所在电路的性能并且减少其成本。例如,压降的改善使电源电压较小的散热器和磁性器件的使用成为可能。 稳压电路通过控制与负载串联的功率晶体管的压降控制负载电压。为了防止电源电路和稳压电路因遭受过载意外而永久损坏,稳压电路通常包括感测晶体管电流的电路,并且发生过载时限制此电流在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一个用来产生感应电流的导通晶体管,输入端与导通晶体管的集电极间连接一个感测电阻;上述晶体管有一个用来接收控制信号的控制电极,此控制信号因控制晶体管电流的电流限制信号而产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一个用来产生感应电流的导通晶体管,输入端与导通晶体管的集电极间连接一个感测电阻;上述晶体管有一个用来接收控制信号的控制电极,此控制信号因控制晶体管电流的电流限制信号而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对应于上述感应电流,第一对晶体管产生的电流比起到改变感应电流幅度的功能;第一对晶体管的基极相连,其中第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输入端连接一个电阻,第二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上述导通晶体管的集电极间连接一个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第一对晶体管的基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一个驱动晶体管,此晶体管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形成一个二极管,其基极-发射极电压大于第一对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并且上述驱动晶体管存在低交流阻抗和低直流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电压电流限制电路,其特征是:第二对晶体管分别连接到第一对晶体管并作为其有源负载,其中第二个晶体管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形成一个二极管;第二对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分别相连形成一个回路,并且发射极耦合到输出端;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输出端之间串连两个电阻,其中第一个电阻与输出端相连,并与第二个电阻相连形成第一个节点;第二个电阻与上述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形成第二个节点;第一个节点的电压大于输出电压,第二个节点的电压大于第一个节点;第二对晶体管中第一个晶体管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兴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