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桂华专利>正文

作物施肥移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45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经作物、林果等苗木的施肥与移栽器具,特别是烟草的施肥栽器。它是由设有一手柄的敞口贮肥筒、漏料定杆和计量调节叶片及其操纵杆、定位脚踏和可钻孔开合的锥嘴三部分组成。它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易推广,施肥计量准确效率高,能减少栽入的作物苗木根系直接接触肥料而受到的伤害。(*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物施肥移载器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经作物、林果等苗木的施肥与移栽器具,特别是烟草的施肥移栽器。国内目前的施肥一般是在作物移栽前都要施基肥,移栽后再施追肥,尤其用地膜覆盖的作物是移栽前开沟或挖穴施足基肥再覆膜,然后在地膜上打孔移栽。这样的施肥方式显而易见地存在三点不足:一是施入的肥料易被土壤固定或流失一部分;二是地膜覆盖下的肥料处于半密封状态下,无法保证在作物需肥高峰时大部分释放,常常造成后期释放而影响作物的品质;三是施肥效率不高,难以定量。另外,烟草在传统的圈施追肥的办法与作物接触较多,易人为地传播病害,而用作物施肥移栽器则可避免人为传播病害。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做法是设计出钻孔定量施肥器具,如《中国专利公报》2079406号公开的“定量可调施肥器”,是由贮肥罐下接设有定杆、动杆、弹簧的控量装置,可伸缩的钎头和两旁设置的踏板支架等构成,它能调节施肥深度和施肥量,但不能用于作物移栽,而且下料不够准确,操作比较复杂,制作成本也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下料准确、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的作物施肥移栽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设有一手柄的敝口贮肥筒筒底连通有一漏料定杆,漏料定杆的上段开有可扦套一固定叶片和一活动叶片形-->成计量斗的不同调节扦口、下段设有一脚踏和一副直通的可钻孔开合的锥嘴;所设的操纵杆底端连接可绕支点开合的单块锥嘴、下段分别串套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一端的圆孔。在固定叶片的另一端设一挡板,挡板边沿开有一漏口。在活动叶片的另一端也设一挡板,中间叠合段钻通有一紧固螺栓的螺栓孔,螺栓孔边开有一与固定叶片漏口错开的漏口。漏料定杆的计量斗段至少开有二个调节扦口。本技术因为只需由贮肥、控制、打孔三部分构成,所以结构特别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由于通过操纵杆的开合,完成准确计量、打孔施肥,所以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另外由于撑开的施肥孔穴自动盖上部分土壤,所以能减少栽入的作物苗木根系直接接触肥料而受到的伤害。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作物施肥移栽器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作物施肥移栽器的固定叶片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作物施肥移栽器的活动叶片俯视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附图中:1-锥嘴、2-脚踏、3-漏料定杆、4-计量斗、5-调节插口、6-贮肥筒、7-手柄、8-操纵杆、9-固定叶片、10-活动叶片、11-支点、12-挡板、13-漏口、14-圆孔、15-螺栓孔。参见图1,贮肥部分由设有手柄[7]的敝口贮肥筒[6]构成;控制部分由操纵杆[8]、漏料定杆[3]及其插套入不同调节插口[5]的固定叶片[9]、活动叶片[10]形成的计量斗[4]所构成;打孔部分由一副可开合的单块锥嘴[1]构成。图2是图1所示固定叶片[9]的俯视图,固定叶片[9]一端钻-->有圆孔[14]、另一端有挡板[12],挡板[12]边沿开有漏口[13]。图3是图1所示活动叶片[10]的俯视图,活动叶片[10]分二片连接,左片一端设有挡板[12],另一端与右片一端叠合钻通有用螺栓紧固的螺栓孔[15],左片螺栓孔[15]边沿开有漏口[13],其所处位置与固定叶片[9]的漏口[13]错开,右片的另一端开有圆孔[14]。操纵杆[8]下端连接在单块锥嘴[1]可活动的支点[11]外,固定叶片[9]和活动叶片[10]的圆孔[14]穿套入操纵杆[8]的下段。漏料定杆[3]以一定强度的空心方管制作最佳。锥嘴[1]若改为鸭嘴形也能适用。调节施肥计量时,将活动叶片[10]的螺栓拆下,将左片重扦入所需计量位置的调节扦口[5],石片同步升或降,再行固定即可。固定叶片[9]与活动叶片[10]所插位置可以互换。工作时,贮肥筒[6]内的肥料依自重从筒底落入漏料定杆[3]内经固定叶片[9]的漏口[13]至活动叶片[10]止,用手柄[7]和脚踏[2]手握脚踩地将锥嘴[1]对准垄畦钻孔后,将操纵杆[8]沿箭头“←”方向合上,固定叶片[9]与活动叶片[10]也沿箭头“←”方向移动,固定叶片[9]的漏口[13]移出漏料定杆[3]外,活动叶片[10]的漏口[13]进入漏料定杆[3]内,使得进入计量斗[]内的肥料下溜,单块锥嘴[1]沿箭头“→”张开,扩张孔洞后退出,肥料下孔后因锥嘴[1]的退出活动使部分土壤盖至肥料上,便完成了施肥工作,若要移栽时,则将苗木放入孔洞即可。随着操纵杆[8]的张开,同时完成下一循环的下料计量工作,即可再行施肥移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物施肥移栽器,它包括贮肥筒,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手柄的敝口贮肥筒[6]筒底连通有一漏料定杆[4],漏料定杆[3]的上段开有可扦套一固定叶片[9]和一活动叶片[10]构成计量斗[4]的不同调节扦口[5]、下段设有一脚踏[2]和一副直通的可钻孔开合的锥嘴[1];操纵杆[8]底端连接有可绕支点[11]开合的单瓣锥嘴[1]、下段分别串套固定叶片[9]和活动叶片[10]一端的圆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物施肥移栽器,它包括贮肥筒,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手柄的敝口贮肥筒[6]筒底连通有一漏料定杆[4],漏料定杆[3]的上段开有可扦套一固定叶片[9]和一活动叶片[10]构成计量斗[4]的不同调节扦口[5]、下段设有一脚踏[2]和一副直通的可钻孔开合的锥嘴[1];操纵杆[8]底端连接有可绕支点[11]开合的单瓣锥嘴[1]、下段分别串套固定叶片[9]和活动叶片[10]一端的圆孔[14]。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桂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