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14491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材料天线罩,其包括一超材料层和两分别覆盖于所述超材料层的保护层,所述超材料层包括一介质基板和附着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两相对表面而由相应的保护层覆盖的多个金属微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两相对表面对应位置的每两金属微结构组成一对,每对金属微结构中,任一金属微结构包括两相互平行且正对的第一金属线段和位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之间并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垂直相连的第二金属线段,所述第二金属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的中点,任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绕以垂直于所述介质基板并通过所述中点的直线为轴旋转90度或270度后与另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重叠,从而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线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罩及天线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全新设计的超材料制成的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天线系统中,常常需要用天线罩来罩盖天线,以使天线免受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这样,天线收发电磁波时电磁波均需穿过天线罩。尽管目前制造天线罩时多采用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低、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如玻璃钢、环氧树脂和ABS以及UPVC等高分子聚合物,但还是无法与空气的波阻抗匹配一致,电磁波在空气与天线罩之间传播时不仅会发生反射,而且天线罩对电磁波的损耗亦较大,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辐射效率和增益,严重影响天线的电磁性能。此外,目前现有的天线罩在结构上多为均匀单壁结构、夹层结构和空间骨架结构等,在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天线罩的罩壁比较厚,而罩壁厚度与天线罩的工作频段有关,这样,便无法兼顾天线罩的机械性能和高透波率的要求。超材料是一种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材料。当前,人们在介质基板上周期性地排列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金属微结构来形成超材料。由于可以利用金属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排布来改变超材料空间各点的介电常数和/或磁导率,使其产生预期的电磁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材料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天线罩包括一超材料层和两分别覆盖于所述超材料层的两相对表面的保护层,所述超材料层包括一介质基板和附着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两相对表面而由相应的保护层覆盖的多个金属微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两相对表面对应位置的每两金属微结构组成一对,每对金属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每对金属微结构中,任一金属微结构包括两相互平行且正对的第一金属线段和位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之间并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垂直相连的第二金属线段,所述第二金属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的中点,而任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的第二金属线段的中点与另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的第二金属线段的中点重叠,且任一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材料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天线罩包括一超材料层和两分别覆盖于所述超材料层的两相对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超材料层包括一介质基板和附着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两相对表面而由相应的保护层覆盖的多个金属微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两相对表面对应位置的每两金属微结构组成一对,每对金属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每对金属微结构中,任一金属微结构由两相互平行且正对的第一金属线段和位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之间并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垂直相连的第二金属线段构成,所述第二金属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第一金属线段的中点,而任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的第二金属线段的中点与另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的第二金属线段的中点重叠,且任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绕以垂直于所述介质基板并通过所述中点的直线为轴旋转90度或270度后与另一表面上的金属微结构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天线罩,其特征在于,任一金属微结构以垂直于所述介质基板并通过其第二金属线段的中点的直线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或360度后均与初始位置的金属微结构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天线罩,其特征在于,任一金属微结构的两第一金属线段的长度相等,均等于1.6~1.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材料天线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赵治亚方小伟王海莲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