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剃须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421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剃须刀,其包含:刀片支架;设在刀片支架中的外刀片,外刀片包括带胡须导向孔的剃须表面,连续地形成至剃须表面的侧壁,和形成于侧壁中并与胡须导向孔相连通的角槽;以及内刀片,其形成有多个与外刀片的剃须表面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内刀片体。该电动剃须刀还包括直立部件,其被设置在侧壁和内刀片体的面对侧壁的侧端表面之间,沿基本上垂直于外刀片的剃须表面方向处于直立状态;直立部件还被设置成使其梢端部分朝剃须表面方向比角槽的端部分突伸得更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尤其涉及一种装备有多个外刀片的电动剃须刀,所述外刀片具有其中带胡须导向孔的剃须表面。
技术介绍
在电动剃须刀里,胡须被导入到形成有胡须导向孔的外刀片中,且被导入到外刀片内部区域中的胡须由设置在外刀片内的内刀片剃断。“胡须”包括直立胡须和贴面胡须。在直立胡须容易导入到胡须导向孔内,而贴面胡须难以导入到胡须导向孔中。因此,贴面胡须是产生剃须残留断茬的原因。传统上,提出了如图13所示类型的电动剃须刀来解决这个问题。图13(a)所示的电动剃须刀100是一个旋转式电动剃须刀,其包括外刀片12和内刀片18。外刀片12具有从刀片支架23内形成的圆形孔23a中突伸出来的剃须表面14。内刀片18形成有多个内刀片体16,这些内刀片体16旋转同时与剃须表面14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安装在电动剃须刀100内的每个外刀片12的剃须表面14形成为环形,且在剃须表面14中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槽形胡须导向孔15。在该外刀片12中,布置有外周侧角槽15a和内周侧角槽15b,其中,外周侧角槽15a形成于剃须表面14的外周侧上的外壁12b中,内周侧角槽15b形成于剃须表面14的内周侧上的内壁34中。通过这种布置,各个角槽与胡须导向孔15相连通。每个外刀片12中的上述外周侧角槽15a和内周侧角槽15b的结构使得贴面胡须50可以被有效导入到胡须导向孔15中。更具体地说,当剃须表面14紧贴皮肤并沿皮肤移动时,贴面胡须50的根部进入到外周侧角槽15a中,并被沿着直线方向延伸的胡须导向孔15导入,使胡须被剃须表面14和内刀片体16剃断(参见图13b)。然而,当贴面胡须50被引导通过外周侧角槽15a并剃断时,贴面胡须50被引向胡须导向孔15的中心,同时仍然保持倾斜状态(从图13b来看)。因此,贴面胡须并没有像直立胡须一样靠近胡须的根部被剃断,以致留下了胡须的较长部分。此外,还产生其他问题。当上述方式构造的电动剃须刀100在皮肤较软部分使用时,存在皮肤被损伤的危险(即发生所谓的剃须出血)。剃须出血是这样发生的当剃须表面14靠着皮肤的较软部分放置且沿皮肤移动时,较软的皮肤经由每个外刀片12的外周侧角槽15a或内周侧角槽15b挤入到剃须表面14内的区域中,进而沿着剃须表面14滑动,这样皮肤在挤入状态时到达了内刀片体16的滑动位置,从而导致皮肤被内刀片体16所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剃须刀,其可以将贴面胡须剃短,并能够以一个良好的方式来剃断胡须,同时当电动剃须刀用在皮肤较软部分上时不损伤皮肤。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的独特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电动剃须刀包括刀片支架;设在刀片支架中的外刀片,外刀片包括带槽形胡须导向孔的剃须表面、连续地形成至剃须表面的侧壁和形成于侧壁中以使得与胡须导向孔相连通的角槽;以及形成有多个内刀片体的内刀片,该内刀片体与外刀片的剃须表面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直立部件,其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内刀片体的面对所述侧壁的侧端表面之间,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外刀片的所述剃须表面方向处于直立状态,并且该直立部件的梢(上)端部分比角槽的端部分朝剃须表面方向突伸得更远。在该结构中,该直立部件被设于外刀片上,使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比角槽的端部分朝剃须表面方向突伸得更远。该结构使得,该直立部件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即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封闭角槽,且将挤入到角槽中的皮肤推向剃须表面的外表面。这样,该直立部件主要用作防止剃须出血。进一步地,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可以与外刀片的剃须表面的内表面接触。因此,这些直立部件用作防止剃须出血,并将胡须抬起到直立状态。此外,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在垂直于剃须表面的方向上或在平行于外刀片的侧壁的方向上可调节位置。这样,可以由直立部件来调节角槽的封闭量,从而适当地调节防止剃须出血的效果。进一步地,直立部件被设置成在垂直于剃须表面的方向上或在平行于外刀片的侧壁的方向上可相对于外刀片升高和降低,且当直立部件被升高时,该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比角槽的端部分朝剃须表面方向突伸得更远。这样,在使用电动剃须刀时,可调节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的位置,以便可适当地设定防止剃须出血和将胡须抬升到竖直方向的动作。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中,外刀片和内刀片被设置成处于浮动状态以及可相对于刀片支架升高和降低;所述直立部件被这样设置当外刀片相对于刀片支架升高时,所述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与外刀片的剃须表面分离;以及当外刀片相对于刀片支架降低时,所述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与剃须表面的内表面接触。结果使得,当电动剃须刀的剃须表面轻微压向皮肤时,贴面胡须和较长的胡须被适当地引入到角槽中;当电动剃须刀的剃须表面强有力地挤压在皮肤上时,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接触剃须表面的内表面,从而产生将胡须抬起至直立状态的动作。进一步地,根据上述挤压的强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防止剃须出血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直立部件被连接到外刀片上,二者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以及所述直立部件被设置成,当外刀片相对于刀片支架降低时,弹性部件发生变形,其结果使得直立部件的梢端部分与剃须表面的内表面接触。这样,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直立部件可由一个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升高和降低。在上述结构中,直立部件的位置调节(升高和降低)可设计成逐级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外刀片包括形成为环形的剃须表面、连续地形成至剃须表面的外周边缘的外壁、连续地形成至剃须表面的内周边缘的内壁、形成于外壁之中以和胡须导向孔相连通的外周侧角槽以及形成于内壁之中以和胡须导向孔相连通的内周侧角槽;以及直立部件位于外壁和内刀片体的外周侧端面之间和/或内壁和内刀片体的内周侧端面之间。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的整体(外部)结构。图2是一个放大的剖视主视图,显示图1中所示电动剃须刀的刀头内部结构。图3是一个分解透视图,显示安装在图1所示电动剃须刀的刀头内部的零件。图4是图2中刀头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图5(a)、5(b)和5(c)是显示图2中所示提须部件的连续动作的示例性视图。图6(a)、6(b)和6(c)显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进行剃断胡须的方式。图7(a)和7(b)显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进行剃断胡须的方式。图8(a)、8(b)和8(c)显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进行剃断胡须的方式。图9(a)和9(b)显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进行剃断胡须的方式。图10(a)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电动剃须刀修改型式的外刀片的侧视图;图10(b)显示沿图10(a)中直线10b-10b的剖面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剃须刀的第二实施例的外刀片和内刀片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2(a)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往复移动式电动剃须刀的又一实施例的外刀片;图12(b)显示沿图12(a)中直线12b-12b的剖面图。图13(a)和13(b)显示传统电动剃须刀的内部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电动剃须刀的优选实施例。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电动剃须刀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剃须刀10是旋转式电动剃须刀,刀头20可拆卸地安装在剃须刀10的主体外壳19的上部,具有环形剃须表面14的外刀片12连接到刀头20上。在刀头20中安装有三个外刀片12;布置这些外刀片12使得这些刀片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剃须刀,其包含:刀片支架,设在所述刀片支架中的外刀片,所述外刀片包括带胡须导向孔的剃须表面,连续地形成至所述剃须表面的侧壁,和形成于所述侧壁中并与所述胡须导向孔相连通的角槽,以及内刀片,其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外刀片的所述剃须表面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内刀片体;所述电动剃须刀还包括至少一个直立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内刀片体的面对所述侧壁的侧端表面之间,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外刀片的所述剃须表面方向处于直立状态;所述直立部件还被设置成使其梢端部分朝所述剃须表面方向比所述角槽的端部分突伸得更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圣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泉精器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