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抓握区的剃刀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381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剃刀手柄(2),包括:其前端(3)设置有用于连接剃刀头(7)的支承结构(8)的头部(6)和具有上表面(9)的伸长的主体部(5),所述主体部(5)设置有局部前上抓握区(27),该局部前上抓握区(27)包括多个从所述上表面(9)突出的间隔开的突起(28),所述抓握区以位于距离头部(6)的前端(3)至少3cm处的点(29)为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剃刀,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 的剃刀手柄,该剃刀手柄设置有用于在剃须操作中提高手握舒适性的抓握区。
技术介绍
多种公知的剃刀手柄包括头部和用于手握的主体部,在该头部的前端通 过适当的支承结构安装剃刀头。多种通过在手柄的上表面上设置抓握区来改进手握性的剃刀手柄已在过 去公开。Miller (Gillette公司)的美国专利No. 5,027,511示出了一种直线型的复 合剃刀手柄结构,该结构具有带有间隔孔阵列的外壳结构和可压縮的弹性嵌 入结构,所述嵌入结构包括从所述孔中伸出的突起部。该结构的一个缺点在于,对某些抓握位置,该结构不便于抓握。如在食 指按压剃刀头部附近的手柄的上表面的的位置,食指容易向外壳结构的侧面 滑动,尤其是在粘有水或肥皂的情况下。Dansreau (Eveready Battery公司)的美国专利申请No.US 2004/0103545 示出了一种具有由可压縮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层的剃刀手柄,所述外层围绕 内部刚性核心形成。该外层具有设置有的突起的上表面,所述突起被认为会 提高手柄的抓握性。由于抓握突起沿手柄大致均匀,这种剃刀手柄的一个缺点在于它不能为 使用者提供手指的精确位置的充分的感觉。虽然对应这些专利的产品已经发现(或者可能发现)市场,专利技术人的意 见在于它们无法提供剃须时优良的抓握性和舒适性,尤其是在某些抓握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剃刀手柄,以提高剃须时剃刀手柄的抓握性和舒适性。 本专利技术的剃刀手柄包括头部,其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剃刀头的支承结构, 和伸长的主体部,具有上表面,所述主体部设置有局部前上抓握区,该局部前上抓握区包括多个从所述上表面突出的间隔开的突起,所述抓握区以位于距离头部的前端至少3cm处的点为中心。 这种设计改进了某些剃须位置的抓握舒的适性和手指放置的舒适性。使用者的食指通过触觉被引导到抓握区,该抓握区与皮肤保持一确保精确舒适地剃须的距离。从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 的目的以及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的剃刀的前顶透视图。图2为图1中的剃刀的底分解透视图。图3为前述附图中的剃刀手柄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的剃刀手柄沿箭头IV方向的俯视平面图。图5为剃刀手柄的上表面的边缘曲线的曲率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剃刀手柄的上表面边缘曲线的曲率半径沿其长度的变化示意图。图7为图3中的剃刀手柄沿箭头VII方向的俯视平面图。图8为前述附图中的剃刀手柄的仰视平面图。图9为前述附图中的剃刀手柄的放大侧视图。图10为图7中的剃刀手柄沿线X-X的纵向剖视图。图11为图3中的剃刀手柄沿线XI-XI的局部平面剖视图,示出了该剃刀 手柄的头部。图12为剃刀手柄相对于图3的另一侧的侧视图。图13A至13L为图12中的剃刀手柄分别沿线XIIIA-XIIIA至XIIIL-XIIIL的横向剖视图。图14为示出剃刀手柄的两个组件的分解侧视图。图15和图16分别为示出组成剃刀手柄的弹性组件和刚性组件的前顶透视 图和后底透视图。图17A至图17G为剃刀及其镜像的透视图,示出了由剃须位置决定的各种抓握剃刀手柄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一种包括手柄2的安全剃刀1,该手柄2限 定了前端3和与该前端3相对的后端4,并具有用于手握手柄2的伸长的主体 部5,该主体部5从后端4纵向延伸到前端3附近的位置,该剃刀还包括从主 体部5延续到前端3的头部6。剃刀1还包括剃刀头7,该剃刀头7包括安装在头结构中的刀片,所述头 结构以公知的方式限定有防护结构和盖,并且该剃刀头7在前端3通过支承结 构8连接到头部6。下面的描述会经常参照到手柄2的不同手握位置。图17A至图17G示出 了各种不同的手握位置,其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人的手指①拇指,②食指, ③中指, 无名指,⑤小指。图17A、 17B、 17C、 17D、 17E、 17F和17G所 示的位置分别称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五位置、第 六位置和第七位置。现在参考图3,可以看出,剃刀手柄2具有大致弯曲的形状。在前端3和 后端4之间沿其曲率测量,手柄2的长度约为12cm到14cm。主体部5的长 度约为10cm到12cm,而头部6的长度约为2cm到3cm。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剃刀手柄2的长度为13.5cm,主体部5的长度为llcm,而头部6的长度为 2.5cm。手柄2具有沿其长度延伸的上表面9、与上表面9相对下表面10、以及连 接该上表面9和下表面10的侧表面11、 12。手柄2关于中间平面P对称,在图l和图2中,通过其分别与手柄2的上 表面9和下表面10的交线Ll、 L2可以看到该中间平面P。如图3所示,从侧面看,上表面9在纵向上是弓形的和凸起的。从图13A 至13L中还可以看到,上表面9的横截面(即,垂直于手柄2的对称平面P) 也是弓形的和凸起的。图5和图6示出了从侧面看上表面9的曲率半径(换句话说,线L1的曲 率半径)沿剃刀手柄2的长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率半径不是恒定的, 而是从剃刀手柄2的后端4向其一半长度附近的中部位置13沿纵向(即,沿 剃刀手柄2的长度)连续增加,同时,曲率半径从手柄2的中部位置13向前 端3沿纵向连续减小。换句话说,上表面9在其端部3、 4附近更弯曲,在这 里的曲率半径约为2cm,而上表面9在其中部附近更平坦,在这里的曲率半径 约等于或大于20cm。上表面9的这种形状提高了手柄9的人机工程性,其曲率符合人手的自然 曲率,从而提高了抓握的舒适性。从对称平面的侧面看,上表面9和下表面10共同限定了手柄2的高度H。 从图3可以看出,该高度在沿手柄2的长度上不是恒定的,下表面10在手柄 2的端部3、 4附近是凸起的,而在其中部附近则是凹进的。更确切地说,从 后端4向前端3测量,手柄2的最小高度Hl位于主体部5的长度的约三分之 二处,这样手柄2限定了被相对较薄的部分16分开的两个较厚的部分14、 15。 这使得在剃须前和剃须过程中更容易且更舒适地定位手指,尤其是在第三位置 (图17C)。参考图4和图7,可以看出,从顶部看,主体部5在头部6附近具有颈部 17,从后端4开始测量,该颈部17约位于主体部5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并 且在该位置剃刀的宽度W最小,即侧表面ll、 12之间的距离最小。更确切地说,从顶部看,每个侧表面ll、 12大致沿颈部17中的圆的圆弧 延伸。该圆的半径约为5cm到10cm,优选地约为6cm。颈部17的这种特殊的形状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手的抓握,尤其是在看来是 最常用的剃须位置的第一位置(图17A)。如图4和图7所示,手柄2的宽度W在后端4附近以及主体部5与头部 6的结合处最大。在头部6中限定第二颈部18,该第二颈部18设置有相对的 侧抓握区19,该侧抓握区19包括一系列间隔开的加强肋20。这提高了手柄2 的手指抓取性,尤其在为满足如修剪胡髭的精确剃须的需要,拇指和食指距剃 刀头7非常近的剃须位置,手柄2的主体部5可以不被抓握,或者被抓握在小 指和手掌之间。图13A至13K为沿主体部5有规律地截取的手柄2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侧表面11、 12都沿主体部2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剃刀手柄(2),包括:头部(6),其前端(3)设置有用于连接剃刀头(7)的支承结构(8),和伸长的主体部(5),具有上表面(9),所述主体部(5)设置有局部前上抓握区(27),该局部前上抓握区(27)包括多个从所 述上表面(9)突出的间隔开的突起(28),所述抓握区以位于距离头部(6)的前端(3)至少3cm处的点(29)为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尼斯波兹柯斯扬尼斯马里奥斯普斯玛达斯亚利克西斯安吉利迪斯
申请(专利权)人:比克维奥利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R[希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