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446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刷马达。该无刷马达的绝缘体具有壁部和弹性部。壁部配置在铁芯背部的上方。弹性部从壁部朝向上方延伸。弹性部的基端部的位置和弹性部的末端部的位置在俯视时不同。并且,基板的上表面被壳体支撑,基板的下表面被弹性部支撑。由此,基板被保持在壳体和弹性部之间。弹性部通过与基板接触而一边挠曲一边继续向上方推压基板的下表面。因此,无须螺纹固定,就能够相对于壳体高精度地定位基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刷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具有电路板的无刷马达被公知。在该无刷马达中,借助电路板向线圈提供驱动电流。关于在无刷马达固定电路板的结构,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0-098817号和日本公开公报第2011-166857号中被公开。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0-098817号中,记载有将马达基板螺纹固定于设置在托架开口底部的突起部的螺丝孔(第0021段落,图1)。并且,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1-166857号中,记载有使弹性部件介于卡合爪和电路板之间,并将电路板保持在下侧绝缘体的底面侧(第0025段落,图2)。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0-098817号的结构中,有螺丝由于搬运时或驱动时的振动而松动的担心。并且,在制造托架时,利用除铸造法以外的制造方法形成局部壁厚较厚的突起部是困难的。但是,采用铸造法与采用冲压加工的情况相比,制造成本高。并且,铸造品与冲压加工品相比,重量容易变重。并且,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1-166857号的结构中,电路板和壳体并不接近。因此,将在电路板处产生的热量借助壳体向外部放出被认为是困难的。并且,假设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1-166857号的结构中,即使使电路板和壳体接近,当在马达处发生振动时,电路板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也易发生变化。因此,认为获得稳定的散热性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螺纹固定就能够相对于壳体高精度地定位基板的无刷马达。本申请所例示的技术是一种无刷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和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可旋转的旋转部,所述静止部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其与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同轴配置;多个齿,其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绝缘体,其安装于所述铁芯背部以及所述齿;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体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基板,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上方;以及有盖大致圆筒状的壳体,其将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电子部件容纳在内部,所述无刷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具有:壁部,其配置在所述铁芯背部的上方;以及弹性部,其从所述壁部朝向上方延伸,在俯视时,所述弹性部的基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弹性部的末端部的位置不同,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被所述壳体支撑,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被所述弹性部支撑。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技术,基板保持在壳体和弹性部之间。弹性部通过与基板接触而一边挠曲一边继续向上方推压基板的下表面。因此,无须螺纹固定,就能够相对于壳体高精度地定位基板。附图说明图1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以及电路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以及圆筒部件的局部纵剖视图。图5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静止部的局部纵剖视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枢以及电路板的局部纵剖视图。图7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体的上侧的树脂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以及电路板的接触部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壳体以及电路板的接触部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体的上侧的树脂部件的局部俯视图。图1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体的上侧的树脂部件的局部侧视图。图12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无刷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技术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无刷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无刷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无刷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线圈将基板侧作为上,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这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定义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本技术所涉及的无刷马达在使用时的方向。< 1.第I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马达IA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无刷马达I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A可旋转。静止部2A具有铁芯背部511A、多个齿512A、绝缘体52A、线圈53A、基板26A以及壳体21A。铁芯背部511A呈环状,且与中心轴线大致同轴配置。多个齿512A分别从铁芯背部511A沿径向延伸。绝缘体52A安装于铁芯背部511A以及齿512A。线圈53A由隔着绝缘体52A卷绕于齿512A的导线构成。基板26A配置在线圈53A的上方。有盖大致圆筒状的壳体2IA将配置在基板26A的上表面的电子部件容纳在其内部。如图1所示,绝缘体52A具有壁部61A和弹性部64A。壁部61A配置在铁芯背部511A的上方。弹性部64A从壁部61A朝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俯视时,弹性部64A的基端部的位置和弹性部64A的末端部的位置不同。在该无刷马达I中,基板26A的上表面被壳体21A支撑。并且,基板26A的下表面被弹性部64A支撑。这样,基板26A保持在壳体21A和弹性部64A之间。弹性部64A通过与基板26A接触而一边挠曲一边继续向上方推压基板26A的下表面。因此,无须螺纹固定,就能够高精度地相对于壳体21A定位基板26A。< 2.第2实施方式>< 2-1.无刷马达的整体结构>图2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马达I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I是使叶轮34旋转来产生气流的风扇马达。无刷马达I例如搭载于汽车,用于冷却电源或发动机。但本技术的无刷马达也可用于除风扇以外的用途。并且,本技术的无刷马达也可搭载于除汽车以外的输送器械、家电产品、OA器械、医疗器械等。如图2所示,无刷马达I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于搭载有无刷马达I的机器的框体。旋转部3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可旋转。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壳体21、基底22、圆筒部件23、轴承部24、电枢25以及电路板26。壳体21为配置在基底22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壳体21例如通过冲压加工镀锌钢板等金属而得到。基底22在壳体21的下方,沿径向以及周向呈大致平板状地延展。使用例如树脂作为基底22的材料。圆筒部件23、轴承部24、电枢25、电路板26、后述的转子保持架32以及后述的多个磁铁33被容纳在由壳体21和基底22包围的内部空间。因此,配置在电路板26的上表面的电子部件也被容纳在壳体21的内部。图3是壳体21以及电路板26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壳体21的中央,设置了用于使后述的轴31穿过的圆孔40。并且,壳体21具有第I顶板部41、第I侧壁部42、第2顶板部43、第2侧壁部44以及轮圈部45。第I顶板部41从圆孔40的周缘部向径向外侧呈大致圆板状地延展。第I侧壁部42从第I顶板部41的外周部向下侧呈大致圆筒状地延伸。第2顶板部43从第I侧壁部42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第2侧壁部44从第2顶板部43的外周部向下侧呈大致圆筒状地延伸。第2顶板部43比第I顶板部41接近电路板26的上表面。并且,第I侧壁部42以及第2侧壁部44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配置。轮圈部45从第2侧壁部44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也就是说,轮圈部45在比电枢2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径向以及周向延展。如图2所示,由弹性树脂制成的呈环状的密封部件27介于基底22和轮圈部45之间。密封部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马达,该无刷马达具有: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可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其与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同轴配置;多个齿,其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绝缘体,其安装于所述铁芯背部以及所述齿;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体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基板,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上方;以及有盖圆筒状的壳体,其将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电子部件容纳在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具有:壁部,其配置在所述铁芯背部的上方;以及弹性部,其从所述壁部朝向上方延伸,在俯视时,所述弹性部的基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弹性部的末端部的位置不同,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被所述壳体支撑,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被所述弹性部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馆荣次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