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携式工具插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54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携式工具插置器,所述工具插置器包括两个以顶缘相互结合且相面对的插置板,各插置板上窄下宽并于两侧面之间由上而下穿设有多个由小渐大的插置孔,插置孔内分别设有一卡制凸部,且两插置板的顶缘朝上伸设有一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是将手工具依照尺寸插置于各插置孔内并受各相应卡制凸部的卡制限位,由于两插置板通过底缘可置放于平面站立,加以可提携把手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携行后站立置放的功效,能够方便收纳并提取工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置收纳手工具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站立且方便携行的提携式工具插置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具插置器是包括一插置板及一结合于插置板顶部的提把,其中插置板是直置的板体并于两侧之间由上而下水平穿设有多个插置孔。上述既有的工具插置器用于收纳手工具,例如L形六角扳手时,是将六脚扳手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插置孔内,再将提把吊挂于某处的挂钩而完成收纳动作。然而由于上述种类的工具插置器由于是板片状,在提握提把携行后,若直接放置于地上会使得插置板贴平地面而放倒,不但不易拾取且容易使工具在地上刮磨,而挂钩又不是处处都有,如此会造成收纳后携行使用不易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工具插置器于置放时会有放倒后不易拾取携行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工具插置器,主要以两片相间隔的板体提供手工具插置而达到放置时可站立的功效,藉此方便携行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提携式工具插置器,所述工具插置器包括包括两相面对设置的第一插置板及第二插置板,以及一把手,其中第一插置板与第二插置板各是具有顶缘、底缘以及两侧面的板体,第一、第二插置板的底缘之间具有间隔而以各自的顶缘相互结合,第一、第二插置板分别于两侧面之间由上而下穿设有多个插置孔;并且所述把手是一把体并由第一、第二插置板顶缘结合处朝上伸设。较佳的,所述第一、第二插置板是上窄下宽的板体,并且所述各插置孔是由上而下的由小渐大设置,各插置孔内分别于孔壁凸设有一卡制凸部,且所述第一、第二插置板分别于底缘的两侧各向下凸设有一片状的垫块。进一步,本技术将所述第一、第二插置板的顶缘之间设有一可定位的铰链构造而相互枢设结合,并且所述铰链构造包括两各设于第一插置板顶缘两侧且朝第二插置板伸设的夹块、一由第二插置板顶缘朝上伸设的枢接块、以及一枢穿设于两夹块以及枢接块的枢接组件,其中两夹块分别穿设有一枢孔,而所述枢接块是横向的长形块体而设于两夹块之间,所述枢接块对应两枢孔于两侧之间穿设有一长枢孔,所述长枢孔于中间部位的孔壁凸设有一环卡制环,且所述枢接块对应第一插置板的顶缘伸设有一与第一插置板顶缘相抵靠的卡制肋条,所述枢件组件包括两枢接钉,各枢接钉是具有内外端的杆体而分别于内外端形成一卡扣部以及一大头部,各枢接钉分别由外枢穿各枢孔而以卡扣部卡扣于所述卡制环而结合于所述长枢孔内壁的两端。更进一步,本技术将两插置板的结合方式设为另一种型态,是将所述第一、第二插置板的顶缘之间固设结合,并且于第一、第二插置板之间设有一第三插置板,第三插置板是具有顶缘、底缘以及两侧面的板体,并且第三插置板的底缘与第一、第二插置板的底缘是相互间隔而以顶缘与第一、第二插置板的顶缘结合,第三插置板于两侧面之间由上而下穿设有多个插置孔。本技术使用时是将手工具依照尺寸插置于各插置孔内而容制,并以把手提供使用者提握携行,由于两插置板为Λ形,因此本技术在置放于平面时,能通过两插置板的底缘而稳固地置放于平面站立,使得本技术具有携行后站立的功效,具有方便再次提携以及稳固不放倒的功效,不但方便利用而且不会造成工具刮伤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A第一插置板;10B第一插置板;11夹块;111枢孔;12插置孔;121卡制凸部;13垫块;20A第二插置板;20B第二插置板;21枢接块;211长枢孔;2111卡制环;212卡制肋条;22插置孔;221卡制凸部;23垫块;25枢接钉;251卡扣部;252大头部;30A把手;30B把手;40L形六角扳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提携式工具插置器,请参看图1至图4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是包括两相面对设置的第一插置板10A及第二插置板20A以及一把手30A,其中第一插置板10A是具有顶缘、底缘以及两侧面的板体,其宽度及厚度为上窄下宽且于顶缘的两侧设有两朝第二插置板伸设的夹块11,各夹块11分别穿设有一同轴向且相对的圆形枢孔111,并且所述把手30A是概呈C形的把体,并由第一、第二插置板顶缘结合处朝上伸设,其具有两底端而以两底端结合于夹块11上;而第一插置板10A并于两侧面之间由上而下穿设有九个相互平行的插置孔12,各插置孔12是圆孔且由上而下以直径由小渐大的方式设置,各插置孔12内的中间部位于孔壁凸设有一卡制凸部121,设于最上面三个插置孔的卡制凸部121是一环圆形的凸环,而其余的卡制凸部121为由插置孔12的孔壁一侧凸起的弧面,第一插置板10A的底缘形成圆弧面并于底端的两侧分别朝下凸设有一片状的垫块13。第二插置板20A是具有顶缘、底缘以及两侧面的板体,第二插置板20A的底缘与第一插置板10A的底缘之间具有间隔,而以各自的顶缘相互结合,且第二插置板20A的宽度及厚度为上窄下宽的设置,所述第二插置板20A的顶缘与第一插置板10A的顶缘之间设有一定位的铰链构造而相互枢设结合,第二插置板20A并于顶缘对应两夹块11之间而朝上伸设有一枢接块21,枢接块21是设于两夹块11之间的横向长形块体,并对应两枢孔111而于两侧之间穿设有一圆形的长枢孔211,长枢孔211于中间部位的孔壁凸设有一环卡制环2111,枢接块21并于顶缘朝第一插置板10A的顶缘伸设有一卡制肋条212,卡制肋条212是一道三角形的块体而以外端缘与第一插置板10A的顶缘相抵靠;另设有两作为枢接组件的枢接钉25,各枢接钉25是具有内外端的杆体而分别于内外端各形成一卡扣部251以及一大头部252,各枢接钉25分别由外枢穿各枢孔111而以卡扣部251卡扣结合于长枢孔211内壁的卡制环2111,藉此,两夹块11、枢接块21以及两枢钉25构成可定位的铰链构造而使第二插置板20A与第一插置板10A之间可相对枢转后定位;而第二插置板20A于两侧面之间由上而下穿设有九个相互平行的插置孔22,各插置孔22是圆孔且由上而下以直径由小渐大的方式设置,各插置孔22内的中间部位于孔壁凸设有一卡制凸部221,设于最上面三个插置孔22的卡制凸部221是一环圆形的凸环,而其余的卡制凸部221为由插置孔22的孔壁一侧凸起的弧面,第二插置板20A的底缘形成圆弧面并于底端的两侧分别朝下凸设有一片状的垫块23。本技术插置孔12、22的数量除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分别于各插置板10A、20A上设有九个以外,亦可作其它数量的设置,本技术在此不加以限制;并且第一插置板10A与第二插置板20A展开后定位的方式除以上述的卡制肋条212限位以外,亦可以于两夹块11与枢接块21之间形成凹凸棘齿、块体或者以紧配合等方式达到转动后定位的效果。请参看图5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是改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插置板与第二插置板的结合方式;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改良的第一插置板10B的顶缘与改良的第二插置板20B的顶缘并非以可定位的铰链构造相互结合,而是以两插置板10B、20B的顶缘一体固设结合而构成Λ字形的外型,并且把手30B是以两底端结合于改良的第一插置板10B顶缘的两端,而改良的第一、第二插置板1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携式工具插置器,所述工具插置器包括两相面对设置的第一插置板及第二插置板,以及一把手,其特征在于:第一插置板与第二插置板各是具有顶缘、底缘以及两侧面的板体,第一、第二插置板的底缘之间具有间隔,而以各自的顶缘相互结合,第一、第二插置板分别于两侧面之间由上而下穿设有多个插置孔;所述把手是一把体,并由第一、第二插置板顶缘结合处朝上伸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敏
申请(专利权)人:世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