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大斌专利>正文

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198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穿刺装置包括弧形的弹力臂和穿刺针,所述弹力臂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弹力臂的弧形弯曲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针固定夹;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所述穿刺针连通,所述注射管的侧壁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阀。该胸腔穿刺引流装置操作简单、安全、穿刺针位置固定且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胸膜腔积液。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穿刺引流的方式治疗,通过胸腔穿刺抽液可以减轻患者压迫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对抽出的积液进行化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胸腔积液患者的处理是分两步完成的:第一步,医护人员先用两手指扩撑拉紧患者胸部皮肤,以便于穿刺进针,将穿刺针垂直刺入胸内壁,用注射器通过穿刺针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出;第二步,抽液完成后再用专制的胸膜活检针进行胸膜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现有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大多包括穿刺针和注射管,用注射管抽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费时费力,穿刺针刺入患者胸腔后其针体一般会游离,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体固定装置,穿刺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将针体拔出,造成交叉感染,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穿刺针位置固定且省时省力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胸腔穿刺引流装 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穿刺装置包括弧形的弹力臂和穿刺针,所述弹力臂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弹力臂的弧形弯曲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针固定夹;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所述穿刺针连通,所述注射管的侧壁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阀。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按压板的上部设有手指放置槽,所述按压板的一侧设有吸盘。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穿刺针上靠近针头端设有针钩,所述穿刺针上设有与所述针钩相适应的开口,所述针钩的钩尖方向与所述穿刺针的针头方向相逆。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针钩设置在距离所述穿刺针的针头1.5 2cm处。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引流管连通有引流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其结构简单;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弹力臂及其连接的按压板就能实现用手指扩撑拉紧患者的胸部皮肤,按压板上设有的手指放置槽方便医护人员的手指放入其内,按压板底部设有的螺纹能够增大按压板与患者皮肤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轻易地扩撑拉紧患者皮肤,按压板一侧设有的吸盘使得按压板及弹力臂能够固定在患者胸部;穿刺针固定夹能够使穿刺后的针体固定,防止针体滑出胸腔外,造成交叉感染,伸缩杆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针刺深度调节穿刺针固定夹的位置,从而使得穿刺针得到很好地固定;通过抽拉注射管,胸腔积液会进入注射管中,然后经引流管流入引流袋内,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反复抽取即能将胸腔积液抽净,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将穿刺针抽出患者胸腔体外时,穿刺针上设有的针钩能够钩住胸膜组织,组织会滞留于穿刺针的针腔内,这样通过一次进针就能够完成胸腔穿刺抽液和胸膜活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穿刺装置,2-引流装置,3-按压板,4-伸缩杆,11-弹力臂,12-穿刺针,21-注射管,22-引流管,23-引流袋,31-手指放置槽,32-吸盘,41-穿刺针固定夹,121-针钩,221-引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技术有关的结构部分。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I和引流装置2,穿刺装置I包括弹力臂11和穿刺针12,穿刺针12上距离针头端1.5 2cm处设有针钩121,针钩的钩尖方向与穿刺针的针头方向相逆,穿刺针12上设有与针钩121相适应的开口,弹力臂11呈弧形,弹力臂11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板3,按压板3的底部设有螺纹,按压板3的上部设有手指放置槽31,按压板3的一侧设有吸盘32,弹力臂11的弧形弯点处设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端部设有穿刺针固定夹41。·引流装置2包括注射管21和引流管22,注射管21与穿刺针12连通,注射管21的一侧连通有引流管22,引流管22连通有引流袋23,引流管23上设有引流阀221。该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使用过程是:将按压板放置在患者胸部位置,医护人员的手指放在按压板上,通过弹力臂使两个按压板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撑紧患者的皮肤,通过吸盘将按压板固定在患者胸部,垂直扎入穿刺针,慢慢将穿刺针送入患者胸腔内,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将穿刺针固定在穿刺针固定夹内,抽拉注射管,胸腔积液通过注射管进入引流管内,最终流进引流袋内,退出穿刺针,穿刺针上的针钩将胸膜组织刮落至针体内,通过注射管将该胸膜组织引流至引流袋内,将该胸膜组织及胸腔积液进行检验。本技术提供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其结构简单;医护人员通过弹力臂和按压板底能够轻易地扩撑拉紧患者皮肤,吸盘使得按压板及弹力臂能够固定在患者胸部,穿刺针固定夹能够使穿刺针固定,避免了针体滑出胸腔外造成的交叉感染,引流装置能够使胸腔积液不断地流入引流袋内,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反复抽取即能将胸腔积液抽净,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针钩能够钩住胸膜组织,组织会滞留于穿刺针的针腔内,通过一次进针就能够完成胸腔穿刺抽液和胸膜活检,该胸腔穿刺引流装置使用方便、安全、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装置包括弧形的弹力臂和穿刺针,所述弹力臂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弹力臂的弧形弯曲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针固定夹; 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所述穿刺针连通,所述注射管的侧壁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的上部设有手指放置槽,所述按压板的一侧设有吸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上靠近针头端设有针钩,所述穿 刺针上设有与所述针钩相适应的开口,所述针钩的钩尖方向与所述穿刺针的针头方向相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钩设置在距离所述穿刺针的针头1.5 2cm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连通有引流袋。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穿刺装置包括弧形的弹力臂和穿刺针,所述弹力臂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弹力臂的弧形弯曲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针固定夹;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所述穿刺针连通,所述注射管的侧壁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阀。该胸腔穿刺引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和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装置包括弧形的弹力臂和穿刺针,所述弹力臂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弹力臂的弧形弯曲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针固定夹;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所述穿刺针连通,所述注射管的侧壁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大斌
申请(专利权)人:庞大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