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头可升降的工具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15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工具头可升降的工具盒,包含底板、容置座及顶盖,其特征在于:    一底板,其顶面开设有数个供枢设顶块的凹槽,中央设有一轴杆;    一容置座,其中央相对于轴杆位置开设有一轴孔,并于底面相对应底板各顶块位置设有数环贯通的插置孔和嵌入槽;    一具有开口槽的顶盖,中央设有穿孔,并以穿孔套置在底板的轴杆外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工用具,尤指一种工具盒容置座可旋转或上下移动的工具头盒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今,手工具之应用相当广泛,诸如用以拆卸螺丝之螺丝起子,或用以拆卸螺帽、螺栓之套筒扳手等,然不论是螺丝起子或套筒扳手,其种类琳琅满目,依形状或尺寸而区分,因此,往往一整组工具排列下来,具有数支或数十支之多,但一体成型的手工具不仅笨重且相当占据空间,目前研发的一种具嵌合端的工具握把,并搭配具有同型式或尺寸的工具头(例子如起子头或套筒)使用,以减轻携带工具的重量及便利更换各式工具头,而数支或数十支的工具头,多以工具盒收纳,或于握把内开设容置空间置放且以收纳之容置座,请参阅图1-1、1-2所示,为握把式工具盒的示意图,在一握把1的内部开设有数个夹槽2,并在侧方枢设一外盖3,进而工具头A可置放于握把1的夹槽2内以夹设定位收纳;惟,握把1以外盖3防止数个工具头A掉出,导致使用者在取用时,必须开启外盖3方可取用工具头A,且在取用时,由于工具头A受夹槽2之夹掣定位,使用者须再按压工具头A的一端,使工具头A的另端翘起,方可将工具头A取出,因此,在使用拿取工具头A时,必须先开盖,再按压工具头A,造成在取用时相当不便,以致无法迅速提供使用者取用工具头A。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具头可升降的工具盒,主要在该工具盒开设有数个插置孔的容置座,并于容置底面相对各插置孔处开设有嵌入槽,在工具盒相对应容置座嵌入槽位置枢设有顶面具斜面的顶块,顶块的底面另设有斜面;当工具盒的容置座作动时,可使插置孔中的工具头沿顶块工具头上升角度,直接并凸伸出容置座外便以取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结构是由低板、容置座及顶盖组成,其特点是主要在工具盒设有一开设有数个插置孔的容置座,并于容置座底面开设贯通各插置孔的嵌入槽,另于工具盒的底板上相对应嵌入槽位置枢设有顶面具角度较小的双斜面的顶块,且顶块的两侧底面各具有一斜面;藉此,该顶块的斜面角度较小,可缩短各工具头之间距,以增加插置孔的开设数量,当工具盒的容置座以旋转或直线往复位移作动时,可使插置孔中的工具头沿顶块的一侧斜面上升,由于顶块的双斜面角度较小,进而可利用底面的斜面以活动方式补偿工具头之上升角度,即在顶块受压时向另侧倾斜,以增加斜面之角度,以改善习式须开盖及按压工具头方可取用之不便,达到使用者易于取用工具头及有效增设工具头数量之实用效益。本技术虽为一简单结构,但在取用工具头时勿需开盖,并可使用工具头自动凸伸于容置座外,供使用者易于取用,进而大幅增加作业之便利性,确较已有工具盒更具实用性与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1为已有工具物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已有工具物件容置工具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组装平面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的顶块具60°角斜面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的顶块具30°角斜面的示意图。图4C为本技术的顶块具45°角斜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顶升工具头的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的工具头下降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部分组装平面示意图。图10为图8的使用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使用外观图。附图中标号说明已有技术1-握把2-夹槽;3-外盖4-工具头;本技术10-工具盒; 11-底板;111-凹槽;112-顶块;113、113A、113B-斜面;114,114B-斜面; 115-轴杆;12-容置座; 121-轴孔;122-插置孔; 123-嵌入槽;13-顶盖; 131-开口槽;132-穿孔;20-起子握把;21-容置空间; 211-内底面;212-顶块;213、213A、213B-斜面;214、214B-斜面; 215-开口槽; 22-容置座; 221-插置孔;222-限位凸条; 223-嵌入槽;A、B-工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下请参阅图2、3所示,工具盒为一圆盘式工具盒10,包含有一底板11,容置座12及顶盖13,其中,底板11的顶面开设有数个凹槽111供枢设成排顶块112,各顶块112两侧具有一呈30°角的斜面113,并于底面两侧各具有一向上倾斜呈15°的斜面114,在底板11的中央设有一轴杆115,可供一容置座12相对应位置开设的轴孔121穿置,在容置座12的内部开设若干的插置孔122,并于底面相对应底板11各顶块112位置设有数环贯通各插置孔122的嵌入槽123,嵌入槽123可供顶块112嵌入其内,使容置座12可在底板11上方旋转作动,一具有开口槽131的顶盖13,其中央开设有穿孔132,并以穿孔132套设于底板11的轴杆115外部,装设于容置座12上方;再请参阅图4A、4B、4C所示,本技术的顶块112何以采用30°角的斜面113,基于在相同之顶升高度H时,斜面角度愈大(以60°而言)虽可令工具头A易于上升,但相对顶块两侧之插置孔间距S较长,致使容置座仅可开设少量之插置孔以收纳工具头,反之,当斜面的角度愈小时(以30°而言)虽可缩短各插置孔之间距S以增加开设数量,但由于斜度较陡,相对导致工具头A不易上升,反观斜面113为45°时,不仅易于工具头A上升,并可使各插置孔122间距S适当,使容置座12可开设适量之插置孔122以收纳工具头A,故斜面113以45°角为最佳使用状态,并可大幅增加容置座12之插置孔122开设数量,乃将斜面113的角度设计为30°,在相同的顶升高度H下,以缩短各插置孔122之间距S,而大幅增加开设数量,并利用顶块112底面两侧各呈15°的斜面114,作一活动式角度补偿,使工具头A的上升角度为45°,达到易于上升之效益;藉此,请参阅图5~7所示,工具盒10容置座12之插置孔122可供插置工具头A(例如起子头或套筒),由于顶块112具有双斜面113A、113B,使用者于取用工具头A时,可作正或反向旋转容置座以带动各工具头A同步位移,当工具头A碰触到顶块112的斜面113A时,受斜面113A之导引而向上位移,此时,该顶块112因工具头A的下压而向另侧摆动,并利用侧底面呈15°的斜面114B,作一活动式的上升角度补偿,使工具头A原上升的30°角斜面113A再倾斜15°,即斜面113A与垂直线之角度增大为45°,换言之,使工具头A的上升角度变成45°角以易于上升,进而凸伸出容置座12,由顶盖13的开口槽131以供取用,当工具头A越过斜面113A的顶端时,即顺沿另侧的斜面113B下降位移面内缩于插置孔122中收纳,而下一个工具头B则接续受斜面113A之顶升以凸伸出容置座12,反之,当容置座12反向旋转时,亦可使工具头A向上凸伸,达到使用时易于取用工具头A之实用效益。图8~9为另一实施例,该工具盒为一起子握把20,其后端内部开设有一容置座22,插置孔221近顶端的侧方设有微凸的限位凸条222,底面开设有贯通各插置孔221的嵌入槽223,另该起子握把20容置空间21的内底面211近外端处,在相对应容置座22嵌入槽223位置枢设有一两侧具呈30°角之斜面213的顶块212,且顶块212的底面两侧各具有一向上倾斜呈15°的斜面214,在容置空间21顶面相对应容置座22位置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蔡国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