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988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调节器和带连接杆的坠套,还包括:所述坠套由带有转换基座的配重杆与套筒构成,所述配重杆上端设有配重,且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配套形成空气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了传统削铅方式改变鱼坠重量,达到调整鱼坠受力的方式,并且对水体和人体无任何污染,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进行调漂时,只需要扭转调节器,使之伸缩,进而通过调整调节器与带连接杆的坠套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体积,达到精准调漂的目的,并且还增加了配重容量,缩短了体积,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加小巧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钓鱼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内藏式调漂器
技术介绍
当前,钓鱼者根据现场的水情和鱼情,决定鱼漂的大小和调目的高低,并用剪刀修剪铅皮鱼坠的重量来调整鱼漂示标的高度。加上铅的比重大,价格低,可塑型强等特性也决定它是做鱼坠的天然材料,一度收到钓鱼者的青睐。鱼坠及修剪过程中产生的铅皮碎屑,就遗弃在水塘边或落入水中,其数量由0.5克至2克不等。由于调漂要根据当时现场的风力、气温、水温、水深、鱼的品种、生口鱼还是滑鱼等各个要素决定,每钓一次鱼就要调一次或数次漂。一个经营多年的钓鱼池塘,累计落入中水中的铅皮有几十千克不止。水体的含铅量大大超过安全标准,人们一量食用了受污染的鱼类,必定会造成铅过量。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儿童、妊娠妇女和老年人是最易感的基本人群。除了经营性的鱼塘之夕卜,人们在江、河湖、海的野钓中也使用铅坠。长年累月的垂钓,断线等原因落入水中的铅坠数量累计量很大,污染水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重金属污染、使用便捷、调节精准、安装方便,通过调节鱼坠的空腔体积来调漂的内藏式调漂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调节器和带连接杆的坠套,还包括:所述坠套由带有转换基座的配重杆与套筒构成,所述配重杆上端设有配重,且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配套形成空气仓。作为优选地,所述配重杆与所述转换基座一体成型。作为优选地,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形成封闭的空气仓。作为优选地,所述调节器与所述坠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配合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作为优选地,所述配重隐藏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坠套配套形成的空腔内部。作为优选地,所述调节器的下端还设有固定钩。作为优选地,所述调节器的下端还设有8字转环。作为优选地,所述调节器的下端还设有半球型结构的转动体。作为优选地,所述调节器的下部还设有防滑纹。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鱼坠采用了调节空腔体积的方法,来调整鱼坠的受力,从而取代了传统削铅方式改变鱼坠重量,达到调整鱼坠受力的方法。因此,用环保材料代替铅金属,对水体和人体无任何污染,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进行调漂时,只需要扭转调节器,使之伸缩,进而通过调整调节器与带连接杆的坠套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体积,,达到精准调漂的目的。每次调漂的效率高,只需要数秒的时间。通过更换调节器达到较大改变垂钓鱼重范围的目的。另外由于配重杆配合套筒形成了封闭的空气仓,并将配重隐藏与连接杆与所述坠套之间,使得体积缩短并且增加了配重的容量达1-1.5倍,并且由于体积减小使其更加小巧美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爆炸图;图1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装配结构爆炸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装配结构爆炸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调节器 2、坠套 3、套筒 4、配重杆5、配重 6、转换基座7、8字转环8、转动体9、固定钩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重金属污染、使用便捷、调节精准、安装方便,通过调节鱼坠的空腔体积来调漂的内藏式调漂器。如图1a至3b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它包括带有内螺纹的柱状调节器I和坠套2,该调节器I与坠套2之间相配合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还包括:由带有转换基座的配重杆4与套筒3构成,所述配重杆4上端设有配重5,将带有配重5的连接到套筒3内配重杆4螺纹且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配套形成空气仓。其中,配重杆4与转换基座6 —体成型,配重杆4与套筒3螺纹连接,形成封闭的空气仓。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器I与坠套2之间通过连接杆相配合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而连接杆的配重杆4上穿有配重5,并将该配重5隐藏于调节器I与坠套2配套形成的空腔内部。可基于调目的需要增加减少配重的数量,本技术将配重杆4与转换基座6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加大了配重范围,可更好的调节鱼坠重量范围值。另外在不设配重时,还减少了本技术的体积长度,使得本技术的外观更加小巧美观。如图1a及图1b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调节器I的下端还设有固定钩9。如图2a及图2b所示,在实施例二中,调节器I的下端还设有8字转环7。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实施例三中,调节器I的下端还设有半球型结构的转动体8。在调节器下端还可以设有带转环结构,例如转动体8以及8字转环7,其中,8字转环7以及转动体8可随鱼线方向灵活转动,减少对鱼线的阻力,本实施例中各个不同的调节器I的下部还设有防滑纹。旋转调节器1,控制调节器I进入坠套2的深度,防滑纹可以增加调漂器的摩擦力,便捷省力。本技术的鱼坠采用了调节空腔体积的方法,来调整鱼坠的受力,从而取代了传统削铅方式改变鱼坠重量,达到调整鱼坠受力的方法。因此,用环保材料代替铅金属,对水体和人体无任何污染,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进行调漂时,只需要扭转调节器,使之伸缩,进而通过调整调节器与带连接杆的坠套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体积,,达到精准调漂的目的。每次调漂的效率高,只需要数秒的时间。通过更换调节器达到较大改变垂钓鱼重范围的目的。另外由于配重杆配合套筒形成了封闭的空气仓,并将配重隐藏与连接杆与所述坠套之间,使得体积缩短并且增加了配重的容量达1-1.5倍,并且由于体积减小使其更加小巧美观。虽然本技术己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内容为准。任何熟习本
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或等同替换,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调节器和带连接杆的坠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坠套由带有转换基座的配重杆与套筒构成,所述配重杆上端设有配重,且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配套形成空气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杆与所述转换基座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形成封闭的空气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与所述坠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配合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隐藏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坠套配套形成的空腔内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的下端还设有固定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的下端还设有8字转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的下端还设有半球型结构的转动体。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调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的下部还设有防滑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调节器和带连接杆的坠套,还包括所述坠套由带有转换基座的配重杆与套筒构成,所述配重杆上端设有配重,且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配套形成空气仓。本技术取代了传统削铅方式改变鱼坠重量,达到调整鱼坠受力的方式,并且对水体和人体无任何污染,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进行调漂时,只需要扭转调节器,使之伸缩,进而通过调整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藏式调漂器,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调节器和带连接杆的坠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坠套由带有转换基座的配重杆与套筒构成,所述配重杆上端设有配重,且所述配重杆与所述套筒配套形成空气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纳龙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