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接地故障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8155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2:46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隔离装置,属于紧急保护领域。其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小电阻、高压接触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就地控制柜和控制屏;其接地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中性点经过高压隔离开关、高压接触器和小电阻回路接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还经过高压隔离开关和消弧线圈的一次侧线圈回路接地;在所述消弧线圈的一次侧线圈的起始端,设置有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线圈与就地控制柜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融合了小电阻接地技术和消弧线圈接地技术的优点,既能有效补偿瞬时性接地故障、大大降低线路跳闸率,又能迅速隔离永久性接地故障,从而达到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的。可广泛用于变电站的系统保护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隔离装置
本技术属变电站紧急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地故障的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发展初期,容量较小,人们认为工频电压升高是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 同时,对电力设备耐受频繁过电流冲击的能力估计过高,所以,最初电力设备的中性点都采用直接接地方式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扩大,单相接地故障增多,线路断路器经常跳闸,造成频繁的停电事故,于是,遂将直接接地方式改为不接地方式运行。尔后,由于工业发展较快,使电力传输容量增大、距离延长,电压等级升高,电力系统的延伸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的接地电弧不能自行熄灭,而且,因间歇电弧接地产生的过电压往往又使事故扩大,显著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为了解决系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德国的彼得生(w.Petersen)教授在研究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和经电阻接地。后来,在中压电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类中性点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方式和大电流接地方式。前者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经高电阻接地;后者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 经低(中)电阻和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隔离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小电阻、高压接触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就地控制柜和控制屏;其特征是:其所述的接地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中性点经过高压隔离开关、高压接触器和小电阻回路接地;所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还经过高压隔离开关和消弧线圈的一次侧线圈回路接地;在所述消弧线圈的一次侧线圈的起始端,设置有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线圈与就地控制柜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朱佳佳周琰李昕霍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