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146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属变电设备操作配件技术领域。它由手柄本体、电路板、变压器、电池组构成,手柄本体内安装有电池组、电路板、变压器;手柄本体外部顶端安装有指示灯,手柄本体上部手握处安装有第一输入电极、第二输入电极;电路板由场效应管、自激振荡电路、倍压整流电路、第一输出电极、第二输出电极等组成,能产生安全的高压脉冲使裸手抓握手柄者产生电击刺激感觉,以警醒违章操作者自觉戴上绝缘手套,有效避免因遗忘、图方便而违规操作手柄带来的极大安全隐患。该防违章作业手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增强电力生产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养成操作时戴绝缘手套的良好习惯,达到自觉按操作规程作业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属电力设备重要配件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上安装的绝缘手柄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但变电设备往往工作在几千万伏的高电压、大电流状态下,一旦绝缘手柄出现绝缘性变差、漏电等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论是实际操作电力设备还是在电力安全教育实训室的培训课上均严格规定:操作手柄时必须戴绝缘手套。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常常忘记戴绝缘手套,还有些人防范意识差,图方便不愿戴绝缘手套,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高压脉冲电路,裸手抓握时可对其产生电击刺激,警醒违章操作人员自觉戴上绝缘手套,电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效果好,有效避免因遗忘、图方便而违规操作手柄带来的极大安全隐患。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警醒那些防范意识差、图方便及常常因遗忘而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问题的防违章作业手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防违章作业手柄由手柄本体、电路板、变压器T、电池组E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本体内安装有电池组E、电路板、变压器T ;手柄本体外部顶端安装有指示灯D4,手柄本体外部手握处安装有第一输入电极K1、第二输入电极K2 ;电路板由场效应管Q1、自激振荡电路、倍压整流电路、第一输出电极U1、第二输出电极U2、分压电阻R1、限流电阻R3、灯限流电阻R4组成;自激振荡电路由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绕组L3的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与三极管Q2的 基极和第一电容Cl并联连接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由三个二极管Dl、D2、D3与三个电容C2、C3、C4组成的标准电路构成;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I的一端通过导线与自激振荡电路的第二电阻R2、电池组E的正极端、灯电阻R4、第二输入电极K2并联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I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自激振荡电路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L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限流电阻R3和倍压整流电路,限流电阻R3与第一输出电极Ul连接,三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电极U2连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通过导线与第一输入电极Kl连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源极间接有分压电阻R1,场效应管Ql的漏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组E的负极连接;指示灯D4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灯电阻R4,指示灯D4的负极通过导线并联连接场效应管Ql的源极、分压电阻R1、自激振荡电路3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第一电容Cl。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防违章作业手柄将电路板安装在手柄本体内产生安全的高压脉冲使裸手抓握者产生电击刺激,以警醒违章操作者自觉戴上绝缘手套,有效避免因遗忘、图方便而违规操作手柄带来的极大安全隐患。电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警醒那些防范意识差、图方便及常常因遗忘而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的问题,是电力安全教育实训室及变电站操作手柄的优质替代品。安装使用该防违章作业手柄能让人切身体验违章操作的危险后果,从而增强电力生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达到自觉按操作规程作业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的电路板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本体,2、电路板,3、自激振荡电路,4、三倍压整流电路。具体实施方式该防违章作业手柄由手柄本体1、电路板2、变压器T、电池组E构成,手柄本体I内安装有电池组E、电路板2、变压器T ;手柄本体I外顶端安装有指示灯D4,指示灯D4采用发光二极管;手柄本体I外部手握处安装有第一输入电极K1、第二输入电极K2 ;电路板2由场效应管Ql、自激振荡电路3、三倍压整流电路4、第一输出电极Ul、第二输出电极U2、分压电阻R1、限流电阻R3、灯限流电阻R4组成;自激振荡电路4由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绕组L3的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一电容Cl并联连接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由三个二极管Dl、D2、D3与三个电容C2、C3、C4组成的标准电路构成;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I的一端通过导线与自激振荡电路3的第二电阻R2、电池组E的正极端、灯限流电阻R4、第二输入电极K2并联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I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自激振荡电路3的 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L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限流电阻R3和倍压整流电路4,限流电阻R3与第一输出电极Ul连接,三倍压整流电路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电极U2连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通过导线与第一输入电极Kl连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源极间接有分压电阻Rl,场效应管Ql的漏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组E的负极连接;指示灯D4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灯限流电阻R4,指示灯D4的负极通过导线并联连接场效应管Ql的源极、分压电阻R1、自激振荡电路3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第一电容Cl。该防违章作业手柄的工作原理是:当手握住手柄时,第一输入电极K1、第二输入电极K2被碰触,手部电阻通过电池组E和分压电阻Rl分压,使得场效应管Ql输入端呈现高电平,场效应管Ql导通,指示灯D4亮,由三极管Q2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和第三次级线圈L3组成的自激振荡电路3立即开始工作,通过变压器T进行升压,使得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L2产生600伏交流电压,再通过由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组成的三倍压整流电路4将600伏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升压后获得1800伏直流电压,然后通过限流电阻R3限流达到安全电流I毫安后输出至输出电极Ul、U2。当手部离开手柄的第一输入电极K1、第二输入电极K2后,由分压电阻Rl和手部电阻构成的分压电路不成立,场效应管Ql的栅极输入端电压为零伏,此时场效应管Ql截止,三极管Q2不工作,自激振荡电路3亦停止工作,指示灯D4不亮,该防违章作业手柄的电路板2的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它由手柄本体(I)、电路板(2)、变压器(T)和电池组(E)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板(2)、电池组(E)、变压器(T)安装在手柄本体(I)内的上部,手柄本体(I)上顶端安装有指示灯(D4),手柄本体(I)的上部手握处对称安装有第一输入电极(Kl)和第二输入电极(K2);电路板(2)由场效应管(Q1)、自激振荡电路(3)、三倍压整流电路(4)、第一输出电极(U1)、第二输出电极(U2)、分压电阻(R1)、限流电阻(R3)、灯限流电阻(R4)组成;自激振荡电路(3)由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绕组(L3)的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一电容(Cl)并联连接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4)由三个二极管(D1、D2、D3)与三个电容(C2、C3、C4)组成的标准电路构成;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I)的一端通过导线与自激振荡电路(3)的第二电阻(R2)、电池组(E)的正极端、灯限流电阻(R4)、第二输入电极(K2)并联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I)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自激振荡电路(3)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违章作业手柄,它由手柄本体(1)、电路板(2)、变压器(T)和电池组(E)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板(2)、电池组(E)、变压器(T)安装在手柄本体(1)内的上部,手柄本体(1)上顶端安装有指示灯(D4),手柄本体(1)的上部手握处对称安装有第一输入电极(K1)和第二输入电极(K2);电路板(2)由场效应管(Q1)、自激振荡电路(3)、三倍压整流电路(4)、第一输出电极(U1)、第二输出电极(U2)、分压电阻(R1)、限流电阻(R3)、灯限流电阻(R4)组成;自激振荡电路(3)由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绕组(L3)的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与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一电容(C1)并联连接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4)由三个二极管(D1、D2、D3)与三个电容(C2、C3、C4)组成的标准电路构成;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1)的一端通过导线与自激振荡电路(3)的第二电阻(R2)、电池组(E)的正极端、灯限流电阻(R4)、第二输入电极(K2)并联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自激振荡电路(3)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L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限流电阻(R3)和倍压整流电路(4),限流电阻(R3)与第一输出电极(U1)连接,倍压整流电路(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电极(U2)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通过导线与第一输入电极(K1)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源极间接有分压电阻(R1),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组(E)的负极连接;指示灯(D4)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灯限流电阻(R4),指示灯(D4)的负极通过导线并联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压电阻(R1)、自激振荡电路(3)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第一电容(C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征智刘忠诚徐贻富孙明鄢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公司荆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