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包括接强电的主端子排、以及接弱电的辅助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排与辅助端子排为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体,主端子排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扣,辅助端子排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扣接板,辅助端子排通过其扣接板与卡扣的配合安装于主端子排的后上方。一种电能表,包括电表底壳、设于电表底壳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电表底壳内的上述所述的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或电能表,其端子排结构简单、装配快捷、能节省铜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及其应用的电能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及其应用的电能表。技术背景:目前,应用于电能表的接线端子排,通常包括接强电的主端子排、以及接弱电的辅助端子排,主端子排与辅助端子排是一个整体结构,在同一个绝缘端子座中前下部安装强电接线端子形成主端子排,后上部安装弱电接线端子形成辅助端子排,强电接线端子和弱电接线端子与绝缘端子座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进行装配,所述接线端子为铜端子。上述端子排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过盈配合对端子座、以及接线端子(即铜端子)的尺寸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批量生产中往往达不到要求,常常致接线端子在端子座中因松动而向内退缩。2>目前常规所用的电能表端子排,其结构基体为一体,由于强电和弱电在一个端子座上,为了保证满足端子座的最小爬电距离和最小间隙,使得接线端子(即铜端子)的结构复杂,耗去的铜材量也较大,具体地,主端子排上的接线端子必须足够长,才能超出辅助端子排并伸入到电能表空腔内部,才能进一步与电能表内部的互感器或继电器连接,这样必然造成接线端子铜材的大大浪费,且连接装配不方便。3、端子座也设计的较为复杂,装配较困难。4、辅助端子与电能表内电路板上的逻辑单元之间是用导线一一进行连接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同时也降低了电能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其结构简单、装配快捷、能节省铜材。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包括接强电的主端子排、以及接弱电的辅助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排与辅助端子排为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体,主端子排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扣,辅助端子排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扣接板,辅助端子排通过其扣接板与卡扣的配合安装于主端子排的后上方。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上述所述主端子排包括主端子座、以及若干主接线端子,所述主端子座包括前基座、后基座以及设于前基座与后基座之间的隔板,所述卡扣凸设于隔板的上端面,其中,前基座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槽,所述主接线端子自后基座中穿过隔板后与端子槽一一对应安装。上述所述主接线端子包括筒状接线端以及自筒状接线端后端向后延伸的片状连接端,所述主端子座底部对应所述隔板处向上插设有一限位挡板,该限位挡板与所述筒状接线端的后端配合并将筒状接线端定位于所述端子槽上,而片状连接端则自隔板与限位挡板之间伸出并位于后基座中。上述所述隔板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防水密封槽,防水密封槽内设有一密封条。上述所述主端子排的两主接线端子上安装有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 上述所述辅助端子排安装在主端子排的后基座上。上述所述辅助端子排包括辅助端子座、以及辅助接线端子,辅助端子座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槽,所述辅助接线端子与端子槽一一对应安装,所述辅助接线端子包括筒状接线端以及自筒状接线端后端上侧壁向后延伸的片状连接端,其片状连接端上开设有可与电能表内的电路板电连接的螺钉孔。上述所述辅助端子座的底部还凸设有与所述防水密封槽对应的条状凸起,该条状凸起将密封条紧压于防水密封槽内,所述扣接板设于条状凸起的一侧。上述所述辅助端子座上还凸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可与所述电能表内的电路板配合使辅助接线端子的片状连接端上的螺钉孔与电路板上的接线孔一一对应。本技术之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装配快捷、能节省铜材,铜材用量可减少35%左右。2、所述主端子排与辅助端子排为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体,安装时,主端子排的主接线端子可以先与电流互感器、继电器电连接,然后再将辅助端子排与主端子排扣接成一整体,且主端子排的主接线端子不用超出辅助端子排即能实现与电流互感器、继电器的电连接,不但可以使主接线端子缩短一半,大大节省铜材,而且装配更方便快捷。3、所述限位挡板可将主接线端子固定在主端子座的端子槽上,可防止主接线端子出现位移和退缩的问题。4、隔板的防水密封槽内设有一密封条,利于整机装配完后保证电能表内、外密封隔离。5、利用辅助端子座上的定位柱,使辅助接线端子的片状连接端上的螺钉孔可与电能表内电路板上的接线孔一一对应,便于辅助接线端子直接与电路板装配成一个整体,方便生产和维护,并可提高电能表的可靠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其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结构简单、装配快捷、能节省铜材。—种电能表,包括电表底壳、设于电表底壳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电表底壳内的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包括接强电的主端子排、`以及接弱电的辅助端子排,所述主端子排与辅助端子排为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体,主端子排的主接线端子与电流互感器、继电器电连接,辅助端子排与主端子排扣接成一整体,且主端子排的主接线端子不超出辅助端子排的后侧面。本技术之电能表,其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结构简单、装配快捷、能节省铜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的另一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主端子排的A— A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之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的主端子排的爆炸图。图5为图1中的主端子排的B— B剖示图。图6为本技术之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的辅助端子排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之电能表的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之主端子排安装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后装配于电能表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包括接强电的主端子排1、以及接弱电的辅助端子排2,所述主端子排I与辅助端子排2为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体,主端子排I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扣1131,辅助端子排2上设有与卡扣1131配合的扣接板213,辅助端子排2通过其扣接板213与卡扣1131的配合安装于主端子排I的后上方。具体地,所述主端子排I包括主端子座11、以及若干主接线端子12,所述主端子座11包括前基座111、后基座112以及设于前基座与后基座之间的隔板113,所述卡扣1131凸设于隔板113的上端面,其中,前基座111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槽1110,所述主接线端子12自后基座112中穿过隔板113后与端子槽1110 —一对应安装。所述隔板113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防水密封槽1132,防水密封槽1132内设有一密封条1133。所述主接线端子12包括筒状接线端121以及自筒状接线端后端向后延伸的片状连接端122,所述主端子座I底部对应所述隔板113处向上插设有一限位挡板114,该限位挡板114与所述筒状接线端121的后端配合并将筒状接线端121定位于所述端子槽1110上,而片状连接端122则自隔板113与限位挡板114之间伸出并位于后基座112中。另外,所述主端子排I的其中两主接线端子上安装有电流互感器123,另两个主接线端子上安装有继电器124。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端子排2包括辅助端子座21、以及辅助接线端子22,辅助端子座21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槽210,所述辅助接线端子22与端子槽210 —一对应安装,所述辅助接线端子22包括筒状接线端221以及自筒状接线端后端上侧壁向后延伸的片状连接端222,其片状连接端222上开设有可与电能表内的电路板3电连接的螺钉孔2221。更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端子座2的底部还凸设有与所述防水密封槽1132对应的条状凸起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分体组合式端子排,包括接强电的主端子排、以及接弱电的辅助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排与辅助端子排为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体,主端子排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扣,辅助端子排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扣接板,辅助端子排通过其扣接板与卡扣的配合安装于主端子排的后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冠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