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轮装置及其高度调节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348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滑轮支架及与该滑轮支架连接的吊轴,其中,所述滑轮支架内装设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外露以供操作,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吊轴,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以控制该吊轴伸出所述滑轮支架的长度。一种吊轮装置,包括滑轮组件、吊轴和固定件,所述吊轴一端与所述滑轮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其中,其采用如前所述的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吊轮装置及其高度调节机构工作平稳,可靠性高,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饰五金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推拉门或窗的吊轮装置及其高度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推拉门或窗的吊轮主要包括滑轮组件、吊轴和安装组件,依靠吊轴连接滑轮组件和安装组件,并可通过调节吊轴长度调节推拉门体或窗体的安装高度,如授权公告号为CN2521346Y公开的一种折叠移门吊轮,包括有轮子组件、吊杆、安装套和定位套,所述轮子组件包括支撑体和轮系,所述吊杆穿过支撑体上的孔,并通过顶端膨大的吊杆头与支撑体间形成转动连接结构,吊杆中部为棱柱,下部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套套在吊杆中部并可沿吊杆上下滑动,定位套上设有与吊杆中部的棱柱配合的弹性卡件,所述安装套上设有螺孔,与吊杆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套与定位套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吊杆为三段结构,顶部为吊杆头、中部为棱柱、下端设有螺纹,吊杆头的周径大于支撑体上的孔,而棱柱和螺纹部则可以穿过支撑体上的孔,从而将支撑体与安装套连接起来,螺纹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连接安装套,另一方面根据螺纹旋入安装套螺孔的长度,可以调节轮子组件与安装套间的距离,从而起到调节移门安装高度的作用。该种折叠移门吊轮安装时,需要把穿有吊杆的轮子组件置入轮子的导轨内,并在吊杆上套入定位套,使吊杆下端的螺杆对准移门内安装套上的螺孔,转动定位套,在弹性卡件的作用下,吊杆随定位套转动,与安装套螺接,调整吊杆旋入的深度,即可改变移门的安装高度。所述定位套的转动需要利用扳手才能实现,在移门与导轨间狭小的空间使用扳手,操作不便;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垫高至移门顶端,才能方便操作扳手,增加了移门的安装调整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的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吊轮装置。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滑轮支架及与该滑轮支架连接的吊轴,其中,所述滑轮支架内装设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外露以供操作,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吊轴,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以控制该吊轴伸出所述滑轮支架的长度。具体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轴相交。更优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轴以45°角相交。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包括同轴设置的齿轮端和杆端,所述齿轮端与所述从动轮的齿轮端相啮合,所述杆端的游离端的端面外露在所述滑轮支架外。更优地,所述杆端的游离端的端面外露在所述滑轮支架的侧面,并设置在靠近所述吊轴的一角。进一步地,所述端面设有剖沟,供匹配的螺丝刀刀头嵌入。更优地,对应于所述端面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滑轮支架外表面形成45°角的切面。更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中央轴向设有带内螺纹的轴孔,所述吊轴设有与该轴孔内壁相啮合的螺纹段。所述吊轴包括带外螺纹的与所述从动轮轴孔配合的固定端和游离的承重端,所述固定端和承重端利用各自提供的相匹配的螺纹部实现同轴连接。一种吊轮装置,包括滑轮组件、吊轴和固定件,所述吊轴一端与所述滑轮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其中,其采用如前所述的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势:锥齿轮传动系统可实现空间上任意夹角两周间的运动,且使用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性高,能有效进行精细调节;同时,将该吊轴长度的调整点,从推拉门和滑轮导轨间的缝隙转移到空间相对更大的门角处,利用螺丝刀进行调整,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也可减少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吊轮装置中的滑轮组件和吊轴的组装主视图。图2为图1的纵中局部剖视图,主要展示锥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吊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其滑轮组件和吊轴2的组装示意图,该吊轮装置还可包括安装在推拉门体或窗体上的固定件,但未图示。参考图1,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支架I及其上的若干个滑轮3,所述吊轴2的一端与所述滑轮支架I相固定。请参考图2,为图1的剖视图,所述滑轮支架I内部还设置有由两个锥齿轮组成的锥齿轮传动装置4,包括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 ;所述主动轮41包括同轴设置的齿轮端411和杆端412,所述齿轮端411设有外齿廓,与所述从动轮42啮合以传输动力,该外齿廓根据技术要求可设置成直齿、斜齿或曲线齿,所述杆端412 —端与所述齿轮端411底部相接,另一端为游离端,其端面外露在所述滑轮支架I的外表面,所述端面设有剖沟413,如图3所示,根据技术的实际要求,所述剖沟413可为“十字”型、“一字”型或内六角型;所述从动轮42设有与所述主动轮41的齿轮端411的外齿廓配合的外齿廓,以承接由所述主动轮41传递而来的动力,该从动轮42中央轴向设有带内螺纹的轴孔421,供所述吊轴2贯穿,所述吊轴2的杆体设有与所述轴孔421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23。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吊轴2不仅贯穿所述从动轮42,还贯穿了所述滑轮支架1,所述吊轴2包括同轴相接的固定端21和承重端22,两者提供其一端以相接,该相接端设有螺纹23,所述固定端21和承重端22相螺锁以实现连接;所述固定端21的另一端设有螺帽211,所述螺帽211被限制在所述滑轮支架I的相应的孔槽内,该螺帽211用于将所述吊轴2的固定端21限制在所述滑轮支架I上,而不因调节所述锥齿轮传动装置4而致该吊轴2脱离该滑轮支架I ;所述承重端22的另一端膨大,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相卡扣(未图示)。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所述滑轮支架I通常为非对称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滑轮3偏离设置在所述滑轮支架I的一侧,而所述吊轴2设置在两对滑轮3的中轴线上,因此所述滑轮支架I在靠近滑轮3的安装端,形成了一个平整侧面11。为了达到更好地调节效果,所述锥齿轮调节装置4中的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的轮轴,以45°角相交,具体地,所述从动轮42与吊轴2垂直设置,所述主动轮41沿垂直方向向所述滑轮支架I的侧面11偏离45°设置,对应于该主动轮41的设有外露的剖沟413的游离端的端面处,在所述滑轮支架I的外表面11形成一个45°的切面111,所述主动轮41只有往所述滑轮支架I的侧面11的方向设置,才有足够的空间用螺丝刀拧旋该主动轮41外露在滑轮支架I的切面111之外的剖沟413,对所述吊轴2伸出滑轮支架I的长度进行调节,实现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吊轮装置及其高度调节机构工作平稳,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 方式,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滑轮支架及与该滑轮支架连接的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支架内装设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外露以供操作,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吊轴,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以控制该吊轴伸出所述滑轮支架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轴相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轮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滑轮支架及与该滑轮支架连接的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支架内装设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外露以供操作,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吊轴,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以控制该吊轴伸出所述滑轮支架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