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彪专利>正文

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731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包括底座、支架、扶手、主动轮、脚踏、被动轮、皮带和坐垫,所述被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紧配连接,在支架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健身车支架前后均增加避震摇摆机构,能够让健身者真正感觉到骑车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达到锻炼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健身车没有设置减震摇摆机构,其不能真正感受骑车的状态,难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包括底座、支架、扶手、主动轮、脚踏、被动轮、皮带和坐垫,所述被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紧配连接,在支架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所述前减震器上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前减震器下端与前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前连接板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且前连接板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后减震器上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后减震器下端通过轴承与后连接板活动连接,后连接板与支架活动连接,且后连接板两端底部与底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技术 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原有健身车支架前后均增加避震摇摆机构,能够让健身者真正感觉到骑车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达到锻炼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减震器与支架和前连接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后减震器与支架和后连接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包括底座1、支架2、扶手3、主动轮4、脚踏5、被动轮6、皮带7和坐垫8,所述被动轮6通过皮带7与主动轮4紧配连接,在支架2与底座I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前减震器9和后减震器10 ;所述前减震器9上端与支架2通过轴承连接,前减震器9下端与前连接板1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前连接板11 一端与支架2活动连接,且前连接板11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I连接;所述后减震器10上端与支架2通过轴承连接,后减震器10下端通过轴承与后连接板12活动连接,后连接板12与支架2活动连接,且后连接板12两端底部与底座I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技术在原有健身车支架前后均增加避震摇摆机构,能够让健身者真正感觉到骑车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达到锻炼的效果。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 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包括底座、支架、扶手、主动轮、脚踏、被动轮、皮带和坐垫,所述被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紧配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包括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所述前减震器上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前减震器下端与前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前连接板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且前连接板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后减震器上端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后减震器下端通过轴承与后连接板活动连接,后连接板与支架 活动连接,且后连接板两端底部与底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包括底座、支架、扶手、主动轮、脚踏、被动轮、皮带和坐垫,所述被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紧配连接,在支架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原有健身车支架前后均增加避震摇摆机构,能够让健身者真正感觉到骑车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达到锻炼的效果。文档编号A63B22/06GK203139498SQ20132014347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德彪 申请人:刘德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避震摇摆机构的健身车,包括底座、支架、扶手、主动轮、脚踏、被动轮、皮带和坐垫,所述被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紧配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彪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