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甄仁杰专利>正文

一种膝关节僵直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686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4:57
一种膝关节僵直康复器,它涉及一种康复器,以解决现有的腿部受伤后的病人的膝关节僵直的康复是通过医务人员手工进行抗阻锻炼或屈伸治疗,存在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且这样的治疗对于病人来说是被动运动,不利于病人的体能的锻炼的问题,它包括小腿压板、大腿压板、顶板、护杆、两个支柱、两套传动机构和两套四连杆机构,每个支柱上连接有一套四连杆机构,每套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每套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和螺母,每套传动机构中的螺母与相应的四连杆机构中的第四连杆连接,丝杠与螺母螺纹连接,且丝杠的一端顶靠在支柱上并能在支柱上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膝关节僵直的康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腿部受伤后膝关节僵直康复的医疗设备,属于医疗

技术介绍
人身体受到外伤经过治疗之后需要一段康复时间,腿部骨折手术治疗后康复,大都是针对膝关节进行的抗阻锻炼和屈伸治疗等,不然膝关节就会僵直僵化,活动受限,造成残疾,严重影响病人的行动能力,但是,现有腿部受伤后的病人的膝关节僵直的康复是通过医务人员手工进行抗阻锻炼或屈伸治疗,这样的治疗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且这样的治疗对于病人来说是被动运动,不利于病人的体能的锻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腿部受伤后的病人的膝关节僵直的康复是通过医务人员手工进行抗阻锻炼或屈伸治疗,存在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且这样的治疗对于病人来说是被动运动,不利于病人的体能的锻炼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膝关节僵直康复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膝关节僵直康复器包括小腿压板、大腿压板、顶板、护杆、两个支柱、两套传动机构和两套四连杆机构,所述顶板为弧形顶板,顶 板的外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柱,两个支柱正对设置,每个支柱上连接有一套四连杆机构,两套四连杆机构并列正对设置,每套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每套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设置在相应的支柱上,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能转动,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小腿压板,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大腿压板,所述小腿压板为弧形压板,所述大腿压板为弧形压板,顶板的内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护杆,每套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和螺母,两套传动机构与两套四连杆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每套传动机构中的螺母与相应的四连杆机构中的第四连杆连接,丝杠与螺母螺纹连接,且丝杠的一端顶靠在支柱上并能在支柱上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小腿压板、大腿压板、顶板、护杆、两个支柱分别与两套传动机构和两套四连杆机构配套使用,使用时小腿压板压在小腿部,大腿压板压在大腿部,顶板顶在膝盖处,通过转动两套传动机构上的丝杠来带动螺母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两套四连杆机构运动,实现小腿压板对小腿的挤压,大腿压板对大腿的挤压,护杆可用于支撑小腿,对小腿压板形成一定的抗阻,避免过度弯曲,进而实现膝关节僵直的抗阻锻炼或屈伸锻炼,使小腿能实现阶段性的弯曲和拉伸,进而实现膝关节僵直的康复,达到膝关节活动自如,使病人的行动能力不受路面的限制,达到病人良好治疗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反复使用,整体成本较低,适用人群范围大;同时,本技术使用时,病人自己通过上肢转动两套传动机构上的丝杠,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辅助人员),也使病人的上肢肢体行为得到有效的利用,也达到了对病人上肢体能的锻炼。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治疗对于病人来说是被动运动,不利于病人的体能的锻炼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膝关节僵直康复器包括小腿压板5、大腿压板6、顶板7、护杆9、两个支柱8、两套传动机构和两套四连杆机构,所述顶板7为弧形顶板,顶板的外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柱8,两个支柱8正对设置,每个支柱8上连接有一套四连杆机构,两套四连杆机构并列正对设置,每套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4,每套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I与第二连杆2均设置在相应的支柱8上,且第一连杆I与第二连杆2均能转动,第一连杆I与第三连杆3铰接,第三连杆3与第四连杆4铰接,第二连杆2与第四连杆4铰接,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I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小腿压板5,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大腿压板6,所述小腿压板5为弧形压板,所述大腿压板6为弧形压板,顶板7的内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护杆9,每套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0和螺母11,两套传动机构与两套四连杆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每套传动机构中的螺母11与相应的四连杆机构中的第四连杆4连接,丝杠10与螺母11螺纹连接,且丝杠10的一端顶靠在支柱8上并能在支柱8上转动。本实施方式的小腿压板5可以是半圆弧形压板、大腿压板6可以是半圆弧形压板和顶板7可以是半圆弧形顶板。本实施方式的护杆可以为圆柱形护杆。本实施方式的两个第二连杆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连杆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康复器还包括小腿护板14、小腿垫15、大腿护板16和大腿垫17,所述小腿护板14为弧形小腿护板,所述大腿护板16为弧形大腿护板,小腿压板5的内凹表面上设置有小腿护板14,小腿护板14的外凸表面与小腿压板5的内凹表面弧度相一致,小腿护板14的内凹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小腿垫15,大腿压板6的内凹表面上设置有大腿护板16,大腿护板16的外凸表面与大腿压板6的内凹表面弧度相一致,大腿护板16的内凹表面上铺设有一层大腿垫17。本实施方式设置小腿护板、小腿垫、大腿护板和大腿垫,是为了使小腿和大腿充分挤压以及保护小腿和大腿,避免小腿和大腿疼痛,本实施方式的小腿垫可通过粘接或固定连接的方式铺设在小腿护板上,大腿垫可通过粘接或固定连接的方式铺设在大腿护板上,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小腿垫15和大腿垫17均为橡胶弹性垫。如此设置,橡胶弹性垫弹性性能好,便于保护小腿和大腿受压,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康复器还包括第一螺栓13,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I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3与小腿压板5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连接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康复器还包括第二螺栓14,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2分别通过第二螺栓14与大腿压板6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连接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康复器还包括两个手柄12,每个丝杠10上穿设有一个手柄12。如此设置,便于转动丝杠,安装使用方便,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第一连杆I均为矩形板,每个第一连杆I的宽度方向的长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1,两个第一连杆I的宽度方向的长侧面正对设置,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I分别通过穿过第一通孔1-1的第一螺栓13与小腿压板5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连接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本实施方式的小腿压板可沿两个第一连杆上实现距离可调,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第二连杆2均为矩形板,每个第二连杆2的宽度方向的长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2,两个第二连杆2的宽度方向的长侧面正对设置,正对设置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膝关节僵直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器包括小腿压板(5)、大腿压板(6)、顶板(7)、护杆(9)、两个支柱(8)、两套传动机构和两套四连杆机构,所述顶板(7)为弧形顶板,顶板的外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柱(8),两个支柱(8)正对设置,每个支柱(8)上连接有一套四连杆机构,两套四连杆机构并列正对设置,每套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4),每套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均设置在相应的支柱(8)上,且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均能转动,第一连杆(1)与第三连杆(3)铰接,第三连杆(3)与第四连杆(4)铰接,第二连杆(2)与第四连杆(4)铰接,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小腿压板(5),两套四连杆机构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大腿压板(6),所述小腿压板(5)为弧形压板,所述大腿压板(6)为弧形压板,顶板(7)的内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护杆(9),每套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0)和螺母(11),两套传动机构与两套四连杆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每套传动机构中的螺母(11)与相应的四连杆机构中的第四连杆(4)连接,丝杠(10)与螺母(11)螺纹连接,且丝杠(10)的一端顶靠在支柱(8)上并能在支柱(8)上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甄仁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