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伟专利>正文

运动鞋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504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鞋底,该运动鞋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底表层、鞋底中层、鞋底本体以及鞋大底;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内嵌有缓冲层;所述鞋底中层为硬质聚氨基甲酸酯层,缓冲层为高弹性聚氨基甲酸酯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运动鞋鞋底符合生物力学,穿着后在采用适当步子走路时,有助于治疗背部、臀部、腿及脚步问题;且该鞋底在有效增加后跟处高度的同时,还有效保证鞋底的弹性,提高鞋底缓冲性能,让穿着起来有一种非常轻盈的感觉;另外,利用弧形鞋底设计,有效提高行走和站立的不稳定性,提高消耗的能量,起到矫正走姿和站姿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鞋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
技术介绍
目前,运动鞋鞋底的整体材料比较单一,缓冲性能不高,脚感较差,无法矫正走姿、站姿。且一般运动鞋鞋底比较薄,若厚度高的话则鞋底又会比较硬,缓冲性能不够好,又不能起到增加消耗人体热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增加鞋底整体厚度、且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鞋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鞋鞋底,该运动鞋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底表层、鞋底中层、鞋底本体以及鞋大底;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内嵌有缓冲层;所述鞋底中层为硬质聚氨基甲酸酯层,缓冲层为高弹性聚氨基甲酸酯层。进一步地,所述鞋大底为耐磨橡胶层。优选地,所述鞋大底的外侧设有荧光层。优选地,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的厚度为5_7mm。本技术涉及的运动鞋鞋底符合生物力学,穿着后在采用适当步子走路时,有助于治疗背部、臀部、腿及脚步问题;且该鞋底在有效增加后跟处高度的同时,还有效保证鞋底的弹性,提高鞋底缓冲性能,让穿着起来有一种非常轻盈的感觉;另外,利用弧形鞋底设计,有效提高行走和站立的不稳定性 ,提高消耗的能量,起到矫正走姿和站姿的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见图1,该运动鞋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底表层1、鞋底中层2、鞋底本体3以及鞋大底4 ;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3内嵌有缓冲层5 ;所述鞋底中层2为硬质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层,缓冲层5为高弹性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层。进一步地,所述鞋大底4为耐磨橡胶层。优选地,所述鞋大底4的外侧设有荧光层,使鞋底在夜间发光,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性。优选地,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3的厚度(即为鞋底本体3和缓冲层5)为5_7mm0本技术涉及的运动鞋鞋底符合生物力学,穿着后在采用适当步子走路时,有助于治疗背部、臀部、腿及脚步问题;且该鞋底在有效增加后跟处高度的同时,还有效保证鞋底的弹性,提高鞋底缓冲性能,让穿着起来有一种非常轻盈的感觉;另外,利用弧形鞋底设计,有效提高行走和站立的不稳 定性,提高消耗的能量,起到矫正走姿和站姿的作。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该运动鞋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底表层(I)、鞋底中层(2)、鞋底本体(3)以及鞋大底(4);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3)内嵌有缓冲层(5);所述鞋底中层(2)为硬质聚氨基甲酸酯层,缓冲层(5)为高弹性聚氨基甲酸酯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大底(4)为耐磨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大底(4)的外侧设有荧光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3)的厚度为5-7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鞋底,该运动鞋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底表层、鞋底中层、鞋底本体以及鞋大底;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内嵌有缓冲层;所述鞋底中层为硬质聚氨基甲酸酯层,缓冲层为高弹性聚氨基甲酸酯层。本技术涉及的运动鞋鞋底符合生物力学,穿着后在采用适当步子走路时,有助于治疗背部、臀部、腿及脚步问题;且该鞋底在有效增加后跟处高度的同时,还有效保证鞋底的弹性,提高鞋底缓冲性能,让穿着起来有一种非常轻盈的感觉;另外,利用弧形鞋底设计,有效提高行走和站立的不稳定性,提高消耗的能量,起到矫正走姿和站姿的作用。文档编号A43B13/16GK203137227SQ20132017974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志伟 申请人:陈志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该运动鞋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底表层(1)、鞋底中层(2)、鞋底本体(3)以及鞋大底(4);在脚后跟处,所述鞋底本体(3)内嵌有缓冲层(5);所述鞋底中层(2)为硬质聚氨基甲酸酯层,缓冲层(5)为高弹性聚氨基甲酸酯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