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仲胶的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5787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杜仲胶的精制方法,包括对杜仲叶进行预处理,依次去除杜仲叶中的叶绿素与β-胡萝卜素,木脂素类,桃叶珊瑚甙,绿原酸,蛋白质,黄酮与多糖类化合物;接着采用石油醚提取杜仲胶;然后向石油醚提取液中加入沉淀剂,静置沉淀,得到杜仲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精制得到的杜仲胶颜色浅,解决了杜仲胶因颜色深而出口受限的难题;提取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几乎为零;能耗少,溶剂损失小,循环利用率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树脂的精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浸提法对天然植物杜仲进行精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杜仲(Eucommia Ulmoides)属杜仲科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是重要的轻工业材料,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最具开发前景的重要胶源树种。作为名贵的中药材,杜仲叶和皮含有多种药用物质,树皮可入药,叶子可制保健茶及各种饮料,被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纪的《神农木草经》。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叶、皮和种子中富含的白色丝状杜仲胶(Eucommia Ulmoide Gum, EUG),国际上称古塔胶(gutta-percha)或巴巴拉胶(balata)。杜仲胶在植物组织中,为白色丝状物,存在于含胶细胞中,从植物中提取,经高度纯化、脱色后可得白色固体。由于杜仲胶分子链的有序性,易于结晶,所以常温下为硬质固体,55°C时软化,熔点为65°C。杜仲胶基质内有两种晶体结构共存,α晶型的熔点为65°C,β晶型的熔点为55°C。温度达到60°C以上,α晶型熔化,材料即可熔融。杜仲胶与三叶胶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C5H8)n,但是三叶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是柔软的弹性体,而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杜仲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粘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和电讯器材工业。杜仲胶品质优良,是良好的绝缘材料,是制造海底电缆、高尔夫球、高压输电设备、输油管的上等材料。杜仲橡胶硫化制品,质量与天然硬橡胶一样,可以制作热记忆性材料、轮胎、多芯电缆接头、汽车缓冲器、温控开关机电雷达天线、密封材料。杜仲胶制成黏合剂,用以黏合金属、木材、岩石、皮革等。杜仲胶可以制成骨科医用夹板 和假肢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强度高、透气性能好、成型容易,而成为目前较理想的医用材料。其中用做骨科医用夹板,与国际上新出现的合成聚反式异戊二烯材料相比,杜仲胶具有强度高、价格低的优点。杜仲叶、皮、果实中均含有杜仲胶,含胶细胞分布在除树干木质部外的六大植株器官中,叶子的含胶率一般为1% 2%,而树皮为5% 8%,果实(果皮)为12% 17%。但是由于种子产量少,所以皮和叶是杜仲胶的主要来源。而树皮的采割量有限,分段割取的新皮生长周期长,一般为15 20年。在实际生产中最好采用75%的剥皮量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相比而言,杜仲叶中尽管胶的含量最低,但每年的落叶总量远远大于皮的总产量,而且每年收获,每年杜仲叶产量约为400万t,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可长期取用。杜仲胶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如发酵法、溶剂法、碱浸法、苯-甲醇法和综合法等。例如陆志科等人采用甜酒曲对杜仲叶进行发酵后采用5% NaOH溶液在90 100°C浸提发酵后的杜仲叶制得杜仲胶,但是发酵时间长,提取的胶的纯度低;溶剂法(即甲苯法)是用2% NaOH溶液在90 100°C浸提杜仲叶后,接着用甲苯回流提取杜仲叶,然后将甲苯回流提取物用5% NaOH溶液浸提即得杜仲胶,该方法虽然胶丝流失量小、纯度高,但是需要反复多次蒸馏才能将溶剂去除,并且蒸馏得到的杜仲胶结构紧密,丙酮加热回流提纯困难,不利于杜仲胶的精制;苯-甲醇法是将粉碎的杜仲叶用苯浸提后加入甲醇沉淀得到杜仲胶,苯-甲醇法具有与甲苯法同样的技术问题;欧阳辉等以杜仲翅果为原料,采用碱浸法提取杜仲胶,首先用10%碱液在90°C温度下提取杜仲翅果3h ;采用索氏提取以石油醚为溶剂在85°C下提取杜仲翅果27h ;将提取液在(TC低温冷冻Ih析出杜仲胶,采用碱浸法提取杜仲胶除了需要采用特质的提取设备外,由于需要用碱反复浸洗原料,NaOH的消耗量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胶丝损失大,产率低,橡胶烃纯度低。相对而言,溶剂法是一种高效而且提取效率高的杜仲胶提取方法,由于杜仲胶在杜仲树叶、果实等材料中以晶体微粒的形式存在,因此必需采用溶剂或机械破坏植物组织来获取。例如专利号为00135831.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以杜仲树叶、树皮或种子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粉碎后采用不同溶剂进行多种有效成份逐级提取,包括:先用水提取水溶性有效成份,干燥后,依次用乙醇提取,丙酮提取,乙酸乙脂提取,冷石油醚提取树脂类成份和低分子量杜仲胶,最后用烃类溶剂提取杜仲胶。又如专利号为200610051265.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溶剂循环提取杜仲胶的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从杜仲叶或杜仲皮中提取杜仲胶,工艺包括:①将原料在烘箱中通风干燥,经粉碎机粉碎,过筛按料液比加入石油醚,在热水浴中回流;③趁热过滤,分离出料渣,并收集滤液;④滤液经水冷、低温冷藏后,过滤,分别回收杜仲胶固体和滤液脱胶的滤液再与料渣混合并回流重复操作两次,合并杜仲胶,即为粗产品;⑦回收的石油醚可再用于继续提取杜仲胶。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化了原有的杜仲胶回收工艺,并且回收的浸提杜仲胶的溶剂,可作为提胶溶剂循环使用,实现溶剂封闭循环,不排放;采用低温析出,溶剂挥发损失量小,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小,回收的杜仲胶的纯度高;操作简便、安全。现有的杜仲胶提取方法是孤立地提取杜仲胶单一成分,杜仲胶浸提不完全,不仅胶的提取率低,而且提取得到的成品胶质地坚硬,凝聚成团块状的杜仲胶难以再解聚,使得在杜仲胶凝聚过程中包裹的杂质如叶绿素等不能有效去除,导致成品胶中杂质含量高,杜仲胶品质降低,产率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另外,采用沸点太低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时,由于有机溶剂的挥发性大,提取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对杜仲叶进行预处理,去除杜仲叶中的叶绿素等杂质后采用石油醚提取杜仲胶,并采用沉淀剂析出杜仲胶,本专利技术方法精制得到的杜仲胶呈疏松状态,杂质含量低,颜色浅,品质闻,提取成本低。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I)对杜仲叶进行预处理,去除杜仲叶中的叶绿素与β-胡萝卜素,木质素类化合物,桃叶珊瑚甙,绿原酸,蛋白质,黄酮与多糖类化合物;2)向预处理后的杜仲叶中加入石油醚,加热提取,得到含有杜仲胶的石油醚提取液;3)向含有杜仲胶的石油醚提取液中加入沉淀剂,静置,沉淀,获得杜仲胶。其中,步骤I)所述预处 理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1-A)提取叶绿素与β -胡萝卜素向杜仲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0 ± 2 %的乙醇溶液,加热提取4次,过滤,将含有叶绿素与β-胡萝卜素的乙醇提取液合并;1-Β)提取木脂素类化合物向杜仲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0 ± 2 %的乙醇溶液,加热提取4次,过滤,将含有木质素类化合物的乙醇提取液合并;1-C)提取桃叶珊瑚甙,绿原酸,蛋白质 向杜仲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2 %的乙醇溶液,加热提取4次,过滤,将含有桃叶珊瑚甙,绿原酸,蛋白质及甙元的乙醇提取液合并;1-D)提取黄酮与多糖类化合物向杜仲叶中加入碱性溶液,加热提取3次,过滤,将含有黄酮与多糖类化合物的碱性溶液合并。特别是,步骤1-D)所述碱性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 %的NaOH溶液,优选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NaOH溶液。特别是,步骤1-Α)中所述加热提取的温度为35_50°C ;步骤1_B)中所述加热提取的温度为40-55°C ;步骤1-C)中所述加热提取的温度为60-75°C ;步骤1_D)中所述加热提取的温度为40-60°C。 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杜仲胶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1)对杜仲叶进行预处理,依次去除杜仲叶中的叶绿素与β?胡萝卜素,木脂素类化合物,桃叶珊瑚甙,绿原酸,蛋白质,黄酮与多糖类化合物;2)向预处理后的杜仲叶中加入石油醚,加热提取,得到含有杜仲胶的石油醚提取液;3)向含有杜仲胶的石油醚提取液中加入沉淀剂,静置,沉淀,获得杜仲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明单芙蓉陈素文刘六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