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亿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5515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8:42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参地颗粒采用中药原料制备,其有效组分按重量配比为:红参2~4份、茯苓4~6份、熟地2~4份、五味子2~4份、桑螵蛸2~4份、鸡内金2~4份、川芎2~4份;并将中药原料进行合理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和红细胞尿形成;并通过促进肾脏HGF分泌、抑制TGF-β1产生,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并达到根治慢性肾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健脾益肾、化瘀固摄功效的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并且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肾炎(CGN)是我国导致慢性肾衰竭(CRF)的首位病因,其病程渐进发展,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而被迫接受替代治疗,其巨额费用将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蛋白尿是CGN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蛋白尿对于阻止或延缓CGN的病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脾肾亏虚、精微下注”是CGN的重要发病机理。目前西药治疗慢性肾炎一 般采取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等联合应用,具有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费用高、病情易复发、药物依赖和抵抗性强、对血尿效果差等局限性,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中药治疗本病具有多靶点调节、能改善生活质量、调节免疫力、不良反应轻、副作用少、花费较低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其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肾炎,且可以达到标本兼治,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采用中药原料制备,其有效组分按重量配比为:红参2 4份、获茶4 6份、熟地2 4份、五味子2 4份、桑螵蛾2 4份、鸡内金2 4份、川弯2 4份。优选的,所述有效组分的较佳重量配比为:红参3份、茯苓5份、熟地3份、五味子3份、桑螵蛸3份、鸡内金3份、川芎3份。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取2 4份红参干燥粉碎,得到红参粗粉(40目)和红参细粉(80目),红参细粉备用;(2)将步骤⑴中得到的红参粗粉同4 6份茯苓、2 4份熟地、2 4份五味子、2 4份桑螵蛸、2 4份鸡内金和2 4份川芎加水煎煮,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提取液过滤,静置沉淀,吸取上清液;(4)将步骤(3)中得到的上清液减压浓缩,收取浸膏;(5)将步骤(4)中得到的浸膏真空干燥,干燥的浸膏粉碎得到浸膏细粉(80目);(6)将步骤(5)得到的浸膏细粉中加入步骤⑴中得到的红参细粉,同时加入与浸膏细粉重量比为1:1的糊精,并加入乙醇制软材;(7)将步骤(6)中制得的软材过筛,制粒,干燥,整粒,得到参地颗粒成品。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I)中,红参3份;步骤⑵中,茯苓5份、熟地3份、五味子3份、桑螵蛸3份、鸡内金3份、川芎3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三次提取的方法分别如下:a、第一次提取:加入以步骤(2)中药品重量计9 11倍量的水,煎煮I 2h,得到一次提取液;b、第二次提取:加入以步骤(2)中药品重量计7 9倍量的水,煎煮0.5 1.5h,得到二次提取液;C、第三次提取:加入以步骤⑵中药品重量计7 9倍量的水,煎煮0.5 1.5h,得到三次提取液;再将一次提取液、二次提取液和三次提取液合并提取液;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三次提取的方法分别如下:a、第一次提取:加入以步骤(2)中药品重量计10倍量的水,煎煮1.5h,得到一次提取液;b、第二次提取:加入以步骤(2)中药品重量计8倍量的水,煎煮lh,得到二次提取液;C、第三次提取:加入以步骤⑵中药品重量计8倍量的水,煎煮lh,得到三次提取液;再将一次提取液、二次提取液和三次提取液合并提取液;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步骤(3)中,静置沉淀的时间为48h。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真空干燥的压力为-0.02 -0.04MPa。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6)中,乙醇为90%的乙醇。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中,过筛为的目数为12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中,干燥温度为彡80°C。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中,整粒时上筛的目数为10目,下筛的目数为60目。新安医学对于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与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我们在继承新安医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实践,发现清朝新安医学名医程林删定的《圣济总录纂要 卷十三 虚劳门》所载人参汤秉承新安医学“立法重温补,着眼在肾”的学术特点,在健脾益肾的同时,又重视固摄精微,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的治疗机理重在健脾益肾,固摄精微非常吻合。因此本专利技术根据中药学理论,选取了合理的配伍药材,并对药材进行了合理的配t匕,采用合理的制备方法,制得参地颗粒,并成功地运用于临床治疗CGN脾肾亏虚证患者。由于药物剂型固定,避免了因煎药方式、方法不同而引起的疗效差异,保持疗效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各组成药物的药理作用如下:(I)红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药理作用具有抗利尿、抗过敏、抗癌等作用。研究发现人参皂试Rgl能降低TNF-a、MCP-l的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及肾脏的病理损害,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2)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药理作用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等电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中药的利尿作用与体液的利尿激素样的调节机制与肾的生理作用关系密切,茯苓素是利尿消肿的主要成分,茯苓素能激活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而ATP与利尿有关。茯苓素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体外可竞争醛固酮受体,体内逆转醛固酮效应,不影响醛固酮的合成。这些都说明茯苓素是新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有利于尿液排出,恢复肾功能,消除蛋白质。(3)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药理作用具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4)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木脂素有抗肾病变作用,戈米辛A对免疫性肾炎呈抑制作用。五味子水提液使成年小鼠睾丸重量增加了 57.1%.使曲细精管直径增加了 41%,并且光镜下生精细胞的层数及精子的数量有所增加,证明五味子有促进精子发生的作用。(5)桑螵蛸:甘、成,平。归肝、肾经。能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显示,桑螵蛸具有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及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胸腺、脾脏、睾丸指数和阳虚小鼠的体温,以及降低高脂大鼠肝中LPO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补肾、固精之功效有关。(6)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能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其酸提取液或煎剂能加速从尿中排除放射性锶。(7)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认为川芎嗪对多种致肾纤维化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如内皮素-1 (ET-1)、肿瘤坏死因子(TNF-a)、 α-平滑肌肌动蛋白(C1-SMA)都有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具有以下药理作用:①参地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和红细胞尿, 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参地颗粒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具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肾脏HGF分泌,抑制TGF-β I产生;同时也进一步增强HGF对TGF- β I的抑制作用来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章某,男,32岁,因“反复眼睑和双下肢浮肿I年”就诊于我科。患者于2008年3月感冒后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浮肿,伴腰酸乏力、咽部疼痛,查尿蛋白2+,尿红细胞3+,未予重视和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参地颗粒,采用中药原料制备,其特征在于:其有效组分按重量配比为:红参2~4份、茯苓4~6份、熟地2~4份、五味子2~4份、桑螵蛸2~4份、鸡内金2~4份、川芎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亿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亿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