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继范专利>正文

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62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低压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电动机、减速机构和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空心齿轮、棘轮、主轴、曲柄和销轴,棘轮与空心齿轮为内外同轴设置,空心齿轮的内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半圆豁口,半圆豁口的一侧设有切向半圆豁口底部的倒角,棘轮的外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凹槽,空心齿轮与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棘轮的中心设有主轴,主轴的一端与壳体上的指示盘相连,指示盘上设有手动搬手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成了电动和手动两种控制形式,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分闸、合闸操作,又可以近距离手动操作,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低压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断路器操作机构类型主要可分为液压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比如SF6、真空、GIS—般配有这种机构)、电磁操作机构(比较老,一般用在多油或少油断路器中)及永磁操作机构(比如VMl真空断路器)等三大类。在现有的电力系统的输变配电网络中一般都配有两套操作机构,一套是手动操作机构,另一套是电动操作机构,以用于避免因断电而使弹簧蓄能机构无法运行。采用两套操作机构存在以下问题:配两套操作机构,相互独立,占据空间大,安装比较困难,况且无法实现断路器远距离控制分闸、合闸断路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手动电动合一,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分闸、合闸操作,又可以近距离手动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电动机、减速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空心齿轮、棘轮、主轴、曲柄和销轴,棘轮与空心齿轮为内外同轴设置,空心齿轮的内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半圆豁口,半圆豁口的一侧设有切向半圆豁口底部的倒角,棘轮的外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凹槽,径向凹槽内设有弹簧和钢柱,钢柱直径尺寸与半圆豁口吻合,空心齿轮与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棘轮的中心设有主轴,主轴的一端与壳体上的指示盘相连,指示盘上设有手动搬手孔,主轴的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相连,曲柄的另一端设有销轴。·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滑块和断路器搬把连接座,滑块与销轴相连,滑块两端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与导向滑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断路器搬把连接座位于滑块的背部凹陷处,断路器搬把连接座也与导向柱滑动连接,导向柱上断路器搬把连接座一侧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一,断路器搬把连接座另一侧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二,断路器搬把连接座的外侧设有搬把插口。所述半圆豁口的数量与径向凹槽的数量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成了电动和手动两种控制形式,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分闸、合闸操作,又可以近距离手动操作,使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体积小、使用可靠的同时,动作电流较小,温升低,故障率也低,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视图。图中:1_壳体2-电动机3-减速机构4-空心齿轮5-棘轮6_主轴7_曲柄8-销轴9-半圆豁口 10-径向凹槽11-弹簧12-钢柱13-指示盘14-手动搬手孔15-滚珠轴承16-滑块17-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8-导向柱19-导向滑板20-复位弹簧21-弹簧一 22-弹簧二 23-搬把插口 24-外连接柱25-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是本技术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壳体I内设有电动机2、减速机构3和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可实现手动自动控制的自动切换,执行机构包括空心齿轮4、棘轮5、主轴6、曲柄7和销轴8,棘轮5与空心齿轮4为内外同轴设置,空心齿轮4的内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半圆豁口 9,半圆豁口 9的一侧设有切向半圆豁口底部的倒角,棘轮5的外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凹槽10,径向凹槽10内设有弹簧11和钢柱12,钢柱12直径尺寸与半圆豁口 9吻合,空心齿轮4与减速机构3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棘轮2的中心设有主轴6,主轴6的一端与壳体I上的指示盘13相连,指示盘13上设有手动搬手孔14,主轴6的另一端与曲柄7的一端相连,曲柄7的另一端设有销轴8,棘轮5与壳体I之间设有滚珠轴承15。半圆豁口 9的数量与径向凹槽10的数量一致。执行机构还包括滑块16和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滑块16与销轴8相连,滑块16两端与导向柱18滑动连接,滑块16的一侧与导向滑板1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0,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位于滑块16的背部凹陷处,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也与导向柱18滑动连接,导向柱18上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 —侧与滑块16之间设有弹簧一 21,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另一侧与滑块16之间设有弹簧二 22,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的外侧设有搬把插口 23。本技术断路器 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电动操作的实现:电动机2通过减速机构3传递功率到空心齿轮4上,空心齿轮4通过弹簧11和钢柱12带动棘轮11同步旋转,实现主轴6的顺时针转动。主轴6的一端通过键和压簧25与指示盘13相连,并使指示盘13压在壳体I上,主轴6与指示盘13的同步转动;棘轮5、曲柄7和销轴8传递动力到滑块16上,滑块16在复位弹簧20作用下沿着导向柱18上下滑动并能实现快回动作,镶嵌在滑块16内的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由滑块18带动相对导向滑板19平面滑动,导向滑板19镶在壳体I中并与导向柱18卡槽连接。为了平衡销轴8工作的力矩,棘轮5的另一侧与壳体I之间设有弹簧,本装置通过外连接柱24与断路器连接固定,断路器手柄插入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的搬把插口 23中,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沿着导向柱18上下滑动带动断路器的手柄偏转,实现断路器分合闸动作。手动操作的实现:将内六角扳手插入指示盘13的手动搬手孔14中顺时针转动,指示盘13带动主轴6顺时针转动,钢柱12沿着半圆豁口 9倒角侧滑出,压缩弹簧11,使空心齿轮4与棘轮5脱离,主轴6带动曲柄7和销轴8拨动滑块16,滑块16带动断路器搬把连接座17沿着导向柱18上下滑动带动断路器的手柄偏转,实现断路器分合闸动作。本技术通过空心齿轮4、棘轮5、弹簧11和钢柱12构成的离合结构,实现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手动电动功能合二为一,借助工控机和限位开关,即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分闸、合闸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电动机、减速机构和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空心齿轮、棘轮、主轴、曲柄和销轴,棘轮与空心齿轮为内外同轴设置,空心齿轮的内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半圆豁口,半圆豁口的一侧设有切向半圆豁口底部的倒角,棘轮的外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凹槽,径向凹槽内设有弹簧和钢柱,钢柱直径尺寸与半圆豁口吻合,空心齿轮与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棘轮的中心设有主轴,主轴的一端与壳体上的指示盘相连,指示盘上设有手动搬手孔,主轴的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相连,曲柄的另一端设有销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滑块和断路器搬把连接座,滑块与销轴相连,滑块两端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与导向滑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断路器搬把连接座位于滑块的背部凹陷处,断路器搬把连接座也与导向柱滑动连接,导向柱上断路器搬把连接座一侧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一,断路器搬把连接座另一侧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二,断路器搬把连接座的外侧设有搬把插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豁口的数量与径向凹槽的数量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中低压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电动机、减速机构和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空心齿轮、棘轮、主轴、曲柄和销轴,棘轮与空心齿轮为内外同轴设置,空心齿轮的内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手自动两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电动机、减速机构和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空心齿轮、棘轮、主轴、曲柄和销轴,棘轮与空心齿轮为内外同轴设置,空心齿轮的内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半圆豁口,半圆豁口的一侧设有切向半圆豁口底部的倒角,棘轮的外圆上绕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凹槽,径向凹槽内设有弹簧和钢柱,钢柱直径尺寸与半圆豁口吻合,空心齿轮与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棘轮的中心设有主轴,主轴的一端与壳体上的指示盘相连,指示盘上设有手动搬手孔,主轴的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相连,曲柄的另一端设有销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范
申请(专利权)人:杨继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