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颤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245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吉他颤音器,包括安装架、颤音杆、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所述颤音杆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且另一端与颤音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孔。颤音杆上的限位孔能够将琴弦上的卡子卡住并保持在限位孔内,从而将琴弦与颤音杆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十分简单,而且十分便于更换琴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声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颤音器。
技术介绍
颤音是带弦乐器通过人为控制琴弦而发出的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效,与普通的音效结合,能够达到很好的听觉效果。带弦乐器的颤音一般是通过颤音器得到的,传统的颤音器包括安装架、颤音杆、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琴弦固定在颤音杆上,通过拨动颤音手杆来调节琴弦的紧绷状态,从而使得乐器能够发出颤音。这种颤音器在安装琴弦时,要将琴弦上的卡子切下,再将琴弦穿过颤音器上的定位块,并拧紧螺钉将琴弦压紧在颤音器上,但是这种结构操作十分麻烦,在更换琴弦时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吉他颤音器。为此,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吉他颤音器,包括安装架、颤音杆、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所述颤音杆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且另一端与颤音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孔连通。在本技术中,颤音杆上的限位孔能够将琴弦上的卡子卡住并保持在限位孔内,从而将琴弦与颤音杆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十分简单,而且十分便于更换琴弦,并且琴弦固定在颤音器上后会置于限位槽中,这进 一步增加了琴弦固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颤音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这种吉他颤音器,包括安装架1、颤音杆2、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3,所述颤音杆2 —端与安装架I铰接,所述颤音装置包括调节螺栓6和弹簧片5,所述颤音杆2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6被夹紧固定在弹簧片5与安装架I之间,所述颤音杆2上设有限位孔8,所述限位孔8能够卡住琴弦的卡子并将其保持在限位孔8内,所述颤音杆2上设有限位槽9,琴弦在其上的卡子被卡在限位孔8后置于限位槽9中,所述限位槽9与限位孔8连通。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安装架I通过下底面上的安装轴7可转动地安装在吉他上,琴弦经过限位槽9,且其上的卡子被卡在限位孔8内,使得琴弦固定在颤音杆2上,在弹奏过程中,只要拨动颤音器上的颤音手杆3带着颤音器转动就能达到颤音的目的。当需要调弦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可以使颤音杆2以铰接点为支点摆动,从而调节琴弦的绷紧状 ,达到调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吉他颤音器,包括安装架、颤音杆、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所述颤音杆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且另一端与颤音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颤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孔连 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吉他颤音器,包括安装架、颤音杆、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所述颤音杆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且另一端与颤音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孔。颤音杆上的限位孔能够将琴弦上的卡子卡住并保持在限位孔内,从而将琴弦与颤音杆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十分简单,而且十分便于更换琴弦。文档编号G10D3/14GK203134345SQ20132017260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林瑞荣 申请人:瑞安市中联电声乐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吉他颤音器,包括安装架、颤音杆、调弦装置和颤音手杆,所述颤音杆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且另一端与颤音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颤音杆上设有限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中联电声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